笔者认为,充分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是一个城市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需要,科学处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本文对水资源利用及其水环境保护的论述,希望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1 加强水环境的保护
流经龙口市的河流有泳汶河、南栾河、八里沙河、黄水河、龙口河、北马河等,且有 68.38km 的海岸线,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尽管总体水资源相当丰富,但也存在水体会污染的风险,多条河流、湖泊尽管水质达标,但水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有时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加强公共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目的是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具体举措有:水资源治理的统一规划,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制定水污染综合治理的规划与措施;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同时,要配合城建部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减少污水排放。加大对龙口市城区备用水源地的深度保护。
注重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逐步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和工艺,尽快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运行流程和出水水质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抓好水环境保护改善工作,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做活水资源综合利用,惠及广大市民。污水的处理应站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高度上,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以进一步提升水质为核心、以建设污水处理厂为重点来开展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为保护水资源和提升水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1].在开展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秉承“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规划理念,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切实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充分了解新建污水处理厂环境友好、经济高效、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的优势,营造全民关心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2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匮乏与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凸显我国水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治要统筹兼顾。当前一要抓紧制定水安全保障的战略,做好用水、管水、治水制度的顶层设计。二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合理保藏、科学有效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三要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陈竺强调,应认真总结地方政府用水、管水、治水的成功经验,在国家政策顶层设计时予以吸收采纳。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过程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解决好市民的水源问题,更要探索出了许多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经验。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且,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应当有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参加,节约用水设施投入使用后,应当加强维护管理,保持正常运行。完善节水制度建设,加大审查程序。对节水措施方案进行审查把关,要求所有新建工程项目必须同期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特别是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条件的,必须同期配套建设,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在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切实配合把关。
3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例分析
随着龙口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带动了洗车行业迅速发展。洗车业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民需求,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环境和水资源利用带来诸多问题。“按每洗一辆车用水 200 升计算,洗车行业的耗水量是十分惊人的。”对此可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如洗车行必须有循环水设备、每个洗车行至少有两个车位、循环水经化验达到标准后才能给予营业执照、严禁私采地下水、按照特殊行业水费标准收费等。同时,加强洗车行业的监管,确保洗车行能认真执行上述规定,真正落实有关洗车点场所选择、污水排放、使用节水设备等要求,取缔不符合节水环保要求的洗车点;鼓励较大型的加油站和汽车修理厂建设标准的洗车点,配备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节水洗车设备。要想建设水生态文明,水资源是重要支撑因素,规范洗车行业刻不容缓。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传统的灌溉方式比较粗放,就是用水浸满农田,不仅浪费水,还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如果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还能省肥、省人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水肥一体化滴灌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高效、环保等特点。它利用微灌系统,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给植物打“点滴”.
4 结语
对此应拿出“水决定生死”的气魄,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应建立常态化的机制来引导生产、生活用水,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影响一个节约用水,自居保护水环境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何文学,李茶青。多视角探讨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创新体系[J].水资源保护,2014,30(2):74-77.
[2]俞宪忠,赵永乐。水环境优先与兼顾水资源---关于水发展秩序的一个新型战略发展框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