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天津剪纸的取材、分类及技法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9 共3682字
摘要

  民间剪纸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奇葩,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普通老百姓,来自民间,它散发出的是一种纯朴美,它有着鲜明的乡土气息和浓烈的生活情趣。这也决定了剪纸艺术表现内容的丰富和表现手法的雅俗共赏。

  一、剪纸与天津民俗文化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它是中国民间民俗艺术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分为剪和刻两类,其主要特色就是通透感。剪纸的材料除了纸张之外还有如布、皮革等材料。剪纸表达的就是劳动人民的喜悦之情,其多被用于民间民俗传统的活动中,主要是在春节,以增强节日气氛,除此之外,还有婚丧嫁娶的活动之中。剪纸的简洁方便与其造型的纯朴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其民间民俗特色浓厚。我们通过对剪纸的研究可以间接了解和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剪纸艺术在我国不同地域均有分布,风格各异。

  尤其是天津剪纸,更是独具特色,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天津比邻渤海,地处九河下梢,明代设卫,担负着防海寇、运货物的重要职责。随着漕运的不断成熟,南粮北运、海外货物的进口等不断增长,天津逐渐成为华北地区海运的重要码头。自1860年以后,天津开放为商埠,西方文化的侵入,加之天津人来自五湖四方,使天津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形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民间传统文化、以9国租界区为中心的租界文化和以海河三岔河口为中心的漕运(码头)文化相互交融又各具风采的民俗文化风貌,具有都市民俗所特有的个性和魅力。天津着名年画重镇杨柳青,更是剪纸的故乡、剪纸的集散之地,在年画的影响下,剪纸从题材上、材料上、反应的素材上,还有表达方式上都具有其独到之处,在这种大的民间民俗环境下,天津的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既有北方的古朴厚重、豪放粗犷的特点,又有南方剪纸玲珑剔透、纤细秀丽的艺术风格,在我国剪纸艺术中占有重要一席。

  二、天津剪纸的取材和分类

  (一)天津剪纸的取材

  民间剪纸涉猎的范围非常广阔,有历史经典事件、神话传说,有戏曲人物,也有美好的爱情故事,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花草蔬果、虫鱼鸟兽、林木山水,有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着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主题反映新生活、城市建设的作品。天津剪纸的取材内容在民俗应用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家居装饰类,包括窗花、吊钱、炕围花、房顶转花等。

  天津窗花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年都可以张贴的以四季平安、花开富贵、财源广进等为永恒主题的常用窗花;一类是以当年生肖为主要形象,周围配以花卉、铜钱聚宝盆、喜鹊等吉祥纹样的窗花,预示着当年的生活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天津窗花多以剪纸纹样为主,以文字为辅。多以圆形为主,预示着团圆、圆满之意。吊钱,多是在过年过节时张贴。作为门窗上的点缀,使用红绵纸凋镂,中间大都刻有四个吉祥字,如“合家欢乐”“人财两旺”“接福迎祥”等。

  文字的两边还刻有“连钱”“方胜、回文”等图案花纹。有的大吊钱上刻有聚宝盆、摇钱树等,雕完后另用金色纸刻出“福”“禄”“寿”“喜”等吉祥字,每幅吊钱中间贴上一个字,四幅为一组,在新年期间天津老百姓家里都要悬挂,增添欢乐、幸福、热闹的氛围。肥猪拱门,这是天津特有的春节装饰剪纸。它贴于大门外侧。一般大门上有吊钱,两侧以春联相称,下有大福字,中间则是肥猪拱门。远远望去红红火火甚是好看。肥猪拱门采用套色剪纸的方法制作。多以黑色蜡光纸剪刻成黑猪的形象(后来也有用金色纸制作的金猪)。将各色彩纸贴于猪的后面,形成以黑色为主的彩色剪纸。肥猪拱门一般要剪成一对,对脸张贴。每头猪的身上驮着一个红色的聚宝盆,每头猪的嘴下还斜贴着一个金元宝。远观肥猪驮着聚宝盆、拱着元宝,正向家中走来,预示着本家财源广进、来年生活更加幸福。聚宝盆,天津的聚宝盆与全国各地的不同,它是用套色剪纸的方法制作的。用金色纸剪(刻)出聚宝盆,再用各色彩纸贴于金纸背面,形成色彩丰富的聚宝盆形象。集宝盆多是对称的,有的是两只相对的小猪立在大集宝盆上,背上驮着小聚宝盆,有的是用当年的生肖动物驮着聚宝盆。

  礼仪习俗类,用于婚嫁、丧礼、社会交往等,包括标志喜事的“喜花”、婚丧习俗的“纸扎”、表示生日寿礼的“福禄双全”“天保九如”,还有表示人丁兴旺的“榴生百子”等。喜花,是专供结婚人家用的,剪纸里这类喜花大部分全是圆形,象征着团圆美好,一般都用大红纸,分放于陪嫁的物品上,如脸盆、香盒、皂具、帽筒、花盆、痰盂便器等,作为点缀观赏,喜花的内容都是吉祥题材,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还有墙壁喜花,尺寸较大,中间刻双喜字,周围衬托花卉鱼禽鸟兽,还有一种是放置在糕点、寿面、供桌上的。

  服饰习俗装饰类的剪纸,过去妇女自己做衣、裤、裙、鞋和香囊等物,上面绣一些花样图案来装饰,天津剪纸中就出现了一种专为闺门妇女们绣花用的花样子,形式和内容则根据具体物件决定,两幅正反为一对。刺绣花样大致有枕头、衣襟、袖口、鞋面、兜肚、围裙、童帽、香囊、披肩、门帘、墙围等等几十种,形式随物型而定,其花纹内容丰富多彩。

  随着天津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天津剪纸艺人也把天津城市风景作为天津剪纸创作的主要素材。如1998年4人共同创作的百米剪纸长卷《悠悠沽水情》,近年来创作的“天津十景”、具有天津地域文化象征的“天津小洋楼”“海河之桥”“津沽漕运”,以及春节窗花里加入了高楼大厦、海河美景等均以大胆的虚实对比、坚实的线条、加上赋予传统的剪纸语言,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又较好地保留了天津剪纸的传统韵味。

  天津剪纸尽管取材广泛,但其主题仍然围绕着祈福纳祥、富贵安康、辟邪驱灾、多字增寿的美好愿景,反映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和愿望,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富贵吉祥、健康长寿、人丁兴旺成为了剪纸艺术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

  (二)天津剪纸的分类

  天津剪纸分为工艺剪纸和民俗剪纸。工艺剪纸以杨柳青剪纸为代表。杨柳青剪纸从清朝兴起,已有300多年历史,包括窗花、刺绣花样、吊笺、喜花四类。近年来,以花鸟草虫、人物山水为内容,具有年画、国画韵味的新型剪纸日渐兴起,以娃娃抱鱼、五子登科等杨柳青年画为素材的年画系列、以经典名着为题材的人物系列,如“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作品,运用剪纸语言制作成精美的剪纸作品,其纤细的线条、独特的造型、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形成了天津工艺剪纸的风格。

  天津民俗剪纸在全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全国剪纸业享有盛誉。因为只有天津在春节时候较好地保留了贴窗花的习俗。每逢春节各家各户包括厂矿企业、商场商铺门窗上都会张贴各种各样的吊钱、窗花等剪纸。天津窗花多以物象的谐音来表现美好寓意,有的窗花还配以相应的文字,文字也都是人们易于接受的俗话、俗语,如四季平安、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喜鹊登梅、年年有余、五福临门、喜事连连、财源广进等。可以说天津是把民俗剪纸保留并传承最好的大都市,其春节剪纸体现出“民”“俗”的特点。“民”

  指其广泛的群众性。在天津,除了家中当年有丧事的家庭不能张贴吊钱、窗花之外(若张贴一般使用蓝色纸张制作、内容多是花卉图案),其他各家都要张贴。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贴的还要非常的“全”.除了窗花、吊钱外还要张贴聚宝盆、肥猪拱门等门花。“俗”指剪纸上面的图案、纹样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寓意,预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添福、增寿、平安、发财、富贵等。正是这“俗”让老百姓更加易于接受,并且喜欢张贴。

  三、天津剪纸的技法特点

  天津刻纸的方法与南方刻纸有所不同。南方刻纸多是左手持一削尖的竹签,右手持刀,垫在下面的蜡盘是以蜡为主,质地很硬。天津剪纸以刻为主,剪刻结合。天津刻纸一般为两把刻刀,一把较大刻长线和大块面,一把较细小刻精细部分。下面的蜡盘以蜡、草木灰(或炒面)、油(植物油或动物油)炒制而成,比例一般为4:3:3.蜡盘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制作。一般刻纸艺人要有两块蜡盘:一块放蜡比较多,相对比较硬,适合夏秋季节使用,因为天热蜡盘太软容易使线条刻断;一块放草木灰比较多,相对软些,这种蜡盘比较适合初春和寒冷冬季使用。

  天津刻纸艺人习惯于用右手持刀,左手食指紧贴刀尖,左右手互相配合。每次刻一打纸称为一刀,一刀纸为20-40张,一般不太复杂的窗花为40张一刀,吊钱一般为100张一刀。刻纸的数量也与纸的种类相关,最好的纸是丝红纸,这种纸是手工刷制的,脆而不断,韧性较好。剪纸常用的纸还有双面红纸,这种纸比较绵软,色彩好,相对比较厚。

  随着时代的进步,天津剪纸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加进了很多现代人的审美元素。从背景到配饰的设计等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又较好地保留了天津剪纸的传统韵味。但不可否认,在信息化经济化社会的今天,旧日民间剪纸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剪纸现在只在少数地方、少数场合出现。民间剪纸已经进入了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经济化发展和艺术性发展的新时代。天津剪纸艺术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特别是如何在经济化、产业化保护过程中走出天津特色,需要广大剪纸艺人、剪纸艺术研究者、各级给类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广大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7.

  [2]田浩。《刀尖上的艺术:生活中的剪纸》。大舞台,2015(7)。

  [3]田浩。《柳青木版年画的审美价值取向》。芒种,201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