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8 共770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促进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第一章】淮海城市群研究背景分析与方法 
【第二章】淮海城市群现状和制约因素 
【第三章】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和思路及布局 
【第四章】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   
【第五章】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淮海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第 4 章 淮海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研究

  4.1 产业发展基础与制约因素

  4.1.1 发展基础

  4.1.1.1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淮海城市群是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特别是重化工业产业基础雄厚,近些年来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表 4-1)。截止到 2012 年,徐州、济宁、连云港分别以 8882.29 亿元、4353.09 亿元和 3413.38 亿元排在工业总产值的前三位。

  4.1.1.2 产业门类齐全

  淮海城市群初步建立了以能源、化工、医药、机械、建材、纺织、服装、食品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工程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及农用汽车、煤炭与石油化工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从服务业来看,淮海城市群的商贸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徐州、济宁的物流产业发展领先一步,各城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4.1.1.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淮海城市群的产业经济以煤炭和电力工业为支柱,产业结构初步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比例的转换;上世纪 90 年之后,淮海城市群产业经济以轻重工业并举为特征,机械、食品等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又实现了向“二三一”位序的调整;进入新世纪后,淮海城市群在保持了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4.1.1.4 产业优势领域突出

  淮海城市群产业体系完整,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保持领先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徐工机械、维维股份、洋河股份、山推股份一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成长,已成为带动城市群内上下游相关企业协同发展的“领头羊”.

  4.1.2 制约因素

  4.1.2.1 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淮海城市群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实现了第二、第三、第一布局,但产业结构优化还有很大空间。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高,2013 年全国第三产业的 GDP 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达到 46.1%,淮海城市群八市的第三产业(表 5-2)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更强,消耗能源少,对环境污染轻,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增加绿色 GDP,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能优化都有重要意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淮海城市群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

  4.1.2.2 产业雷同现象明显

  淮海城市群各地市根据要素禀赋,逐渐发展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各城市主导优势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如表 5-3,徐州、连云港、淮北、宿州、济宁和商丘均把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主要产业;徐州、淮北、宿州、济宁和枣庄把煤化工作为主要产业;宿迁、淮北、济宁、枣庄、宿州把纺织服装作为主要发展产业。

  

  4.1.2.3. 产业创新驱动能力不强

  近年来淮海城市群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各市的支柱产业多是位于产业链低端的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等产业,虽然积极发展高端制造、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但规模还不大,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强。

  由于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弱,导致产业利润不高,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偏低。

  4.2 重点任务

  发挥淮海城市群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同时,通过加强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合理分工和优化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4.2.1 协同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业流通领域的区域合作,突破资源和空间制约,促进农业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建立若干具有特色优势的区域农产品和农资交易中心,不断改造提升区域内传统农业经营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色农业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合作。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共同打造淮海城市群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共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整合区域资源优势,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间农业科技推广和交流,促进农资连锁配送,加强农机跨区作业协调合作,提高区域间农业社会化支撑服务水平。针对区域内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上存在的“分布散、小而全”现象,应进一步培育壮大和提升已具备基础和优势的粮油、畜牧、蔬菜、果品等农业支柱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农业资源配置集中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整合区域内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农业综合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农民以及相关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

  4.2.2 合力推进新型工业

  4.2.2.1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淮海城市群内农业基础雄厚,原料供给充分,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已经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值、竞争力。鼓励区域内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走联合、联营、联盟的道路,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尽快形成自主开发的技术力量。

  --矿产资源加工制造业。作为沿海煤炭富集区,淮海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着名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基地。要着眼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在煤炭开采中大力推广应用脱硫、脱氢、除尘等新工艺和洁净技术;发展煤化工,拓展产业链,逐步摆脱单纯的一次性能源形象。在徐州、淮北、宿州、枣庄、济宁等地推动形成煤化工产业集聚。同时,对于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要进一步开展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建材工业。作为淮海城市群的重要产业,突出表现为“大而不强”,应从改造落后工艺、减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生产集中度、提高科技含量等等方面入手,推动建材生产的规模化和过程自动化,做大做强建材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将绿色建材作为推动本区域建材行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冶金工业。充分挖掘钢铁冶炼及铝加工产业的发展潜力,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引领结构升级,重点采用国内成熟的生产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区域内产业集聚度,形成城市间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新格局。

  --纺织服装业。充分利用本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特别是无锡、常州、镇江等苏南地区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打造知名服装品牌,加快规模扩张和产业延伸。

  4.2.2.2 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把大力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淮海城市群支柱产业。立足淮海城市群内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充分考虑各城市比较优势,促进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紧密依靠本区域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

  --石化产业。在淮海城市群临海地区连云港发展大型石油化工产业,依托沿海深水港口,结合周边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需求大的高附加值石化深加工产品。在连云港发展石化产业,为城市群提供成品油及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缓解区域内石化产业原料短缺的矛盾。通过发展临港石化产业,带动腹地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淮海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2.2.3 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在巩固区域内传统煤电能源优势基础上,把发展光伏光电、生物质发电、风电等非化石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开发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推进光伏光电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风电设备、燃控设备和生物质能利用装备,推动风电设备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建设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将新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提升徐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效整合济宁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电动汽车、LED 等新能源应用产业加快形成聚集效应。依托连云港的临海优势,积极推进连云港的核电建设,在条件适宜的沿海地区鼓励发展潮汐能。通过优化提升传统的煤电能源和积极发展以风能、核能、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新能源,将淮海城市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顺应国内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立足城市群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和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产业特色,坚持有限突破和重点培育相结合,着力发展微电子与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绿色化工材料、新型金属与电子陶瓷材料等五大新材料领域,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龙头型企业,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徐州、济宁、连云港等城市,重点发展电子材料、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积极发展光纤、光缆、智能交换系统、光隔离器等光通信产业;依托宿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功能材料等产业;依托连云港、徐州、济宁等城市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开发硅单晶片、碳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等产业。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把城市群内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集聚,着力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新医药技术及产品,着力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形成以新药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链,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和化学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农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依托徐州、连云港城市,积极研发生物化学、工程菌发酵、蛋白质工程等关键技术,加快心血管新药、器官免疫抑制剂、单细胞蛋白酶、氨基酸类生物制品及系列产品的研发步伐,加强饮片加工、提取物生产和中药产品制造重点环节,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医药和中医药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按照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要求,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开发推广,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推动节能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整体水平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向服务业态转型升级,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

  特别是要依托具有明显生产专业化优势的淮北、宿州、连云港等城市,发展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抢抓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城市群内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整合科教和人才资源,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为重点,开拓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举,引进与培育并重,着力吸引一批在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徐州、宿州等地落户,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4.2.3 聚力提升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淮海城市群区位、资源和人文优势,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旅游、文化和信息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旅游业。挖掘和整合淮海城市群的旅游资源,不断强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精心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和传统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区域内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旅游产业作为淮海城市群产业合作的切入点,整合旅游资源,共同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携手打造旅游品牌。

  将徐州打造成淮海城市群旅游核心区。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实施多元驱动的大旅游战略,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汉文化、军事文化、山水文化、商务休闲”四大旅游品牌,精心塑造“汉风徐州、风云徐州、养生徐州、商旅徐州”四大旅游形象。重点培育旅游品牌产品,拓展客源市场,带动徐州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确立区域旅游中心地位。同时结合城市群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立以徐州为中心的区域性旅游促销协作组织,充分发挥旅游市场的组织中心作用,确立区域旅游中心地位。

  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坚持“资源互补、线路互连、市场共享、品牌共建”原则,面向更大范围构建一体化无障碍旅游区。加强与淮海城市群各市联动,利用亲缘、地缘、文化渊源优势,打造“一山一水、两汉三孔”、“江苏旅游新三角”精品线路,构建区域一体化旅游市场。发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优势,加快融入“长三角”和“环渤海”旅游经济圈。

  打造区域内“文化+休闲+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旅游新格局。加强文化要素与旅游的融合,协调徐州“两汉文化”、济宁“儒家文化”、枣庄“墨家文化”的各自定位及发展方向,用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形象,打造历史文化游;加强自然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沿连云港市区-东海-新沂-徐州市区-萧县和徐州市区-微山-济宁市区两条路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游;深入挖掘“花卉之乡”沭阳、“意杨之乡”泗阳、“螃蟹之乡” 泗洪等地的生态农业资源,培育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打造丰县-睢宁-宿迁-泗洪-泗阳-沭阳和丰县-枣庄-微山生态农业游。依托故黄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打造集民俗风情、文化娱乐、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百里故黄河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走廊。

  完善旅游发展各要素,打造区域内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区域内海陆空交通设施,提升城市旅游交通的便捷性,提高旅游交通的舒适性;提高区域内景区规划水平、加强景区科学管理、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精品、特色景区;建设适宜各种层次游客、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的住宿设施;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批发零售、市场细分、分工明确的旅行社体系;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打造集美食、文娱、购物等服务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现代物流。充分发挥淮海城市群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铁公水空集疏运体系,加快整合物流资源,着力形成综合型物流、口岸转运型物流、专业市场型物流、产业型物流、都市消费品配送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不断增强联通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辐射全国的物流功能。

  优化物流通道与节点布局。重点打造以京沪线、陇海线为主要通道的“十”字形物流通道。充分利用徐州五通汇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汇集的有利条件,将徐州打造为淮海城市群核心物流枢纽、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国际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对接中西部,实现东西联合;依托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联系东南部,实现南北互动;依托淮海经济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区域合作,实现淮海城市群物流信息资源互联互通。确立和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优势地位,以港口转型升级为突破,以功能提升、完善服务、拓展腹地为主线,提升港口增值服务能力,壮大港口物流产业规模,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淮海城市群国际物流枢纽。在淮北建设辐射苏浙皖地区的煤炭物流枢纽,把济宁建设成为汇聚客流、货流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把宿州建设成为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主要物流驿站及甩挂中心城市。

  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城市群范围内积极推进企业物流外包,强化主业竞争力,将采购、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壮大企业规模。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吸引世界 500 强和国内 100 强物流企业建立区域物流节点和区域总部。

  大力发展特色专业物流,打造现代物流体系。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徐州现代商圈建设的战略决策,通过推进徐州核心商业中心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加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全面对接周边城市,充分发挥徐州商圈的综合服务、消费集聚和带动引领作用。结合城市群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加快发展煤炭、钢材、建材、工程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物流,以及食品、医药、烟草等生活资料物流。结合城市群内的铁路、公路、航空、运河以及管道运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完善物流体系。

  搭建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物流业运作一体化、技术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发展。推进形成沿运河临港物流集聚带、沿东陇海线物流集聚带、环城物流集聚带。

  --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淮海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极探索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建立完善文化消费市场,开发中高端文化消费,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形成分众化的文化消费增长点;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改造现有设施,积极推进区域共享的大型会展中心、剧院、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设备先进、规模合理的文体设施体系;加快淮海文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促进形成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区域文化产业孵化器和发展极,打造有龙头企业参与的文化产业园升级版。

  --金融业。加快推进城市群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依法有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提升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服务水平。

  4.2.4 共同建设产业园和创新平台

  以重点领域产业对接转移为重心,着手开展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区内承接产业转移综合对接活动。推动徐州、枣庄机械产业两手合作,重点推动机械配件精加工项目发展。

  创新合作机制,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加大对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产业转移园区的扶持力度;完善区内互动交流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等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应安排资金扶持建设有关产业转移园区,并积极引导和利用全社会各种资源,鼓励多种投资主体以各种方式参与投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园区的基础设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连云港市开展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宿迁市依托南北共建园区,推进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

  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提高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投资促进机构,加强与江苏沿江产业、山东半岛、济南都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以及安徽的皖江经济带的联系和协作。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与开发管理园区的新机制、新模式,采用“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与市场化运作、合力发展的开发模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