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是目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现今全球经济活动约有1/10来自建筑业,1/6以上的资源消耗与建筑业直接相关[1].除大量兴建的新建筑外,旧建筑尤其是旧工业建筑不恰当地"大拆大建"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消耗,并污染环境。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于尚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建筑结构安全性能良好的旧工业建筑,合理地注入新功能,使其满足新的使用需求,从而实现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循环经济与旧建筑再利用
1.1 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2].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经济是线性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则是循环流动且不断更新的模式,提倡的是一种与地球生态承载力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传统经济认为物质因为具有使用价值才具有经济价值;循环经济则以资源价值论为理论基础,追求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
1.2 旧建筑再利用
旧建筑的再利用(Reuse)是在建筑领域中创造一种新的使用机能,或者是重新组构一栋建筑,以一种满足新需求之新形式将其原有机能重新延续的行为[3],通常也称作适应性利用(Adaptive Reuse)。实际上,旧建筑再利用是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物质寿命与机能寿命之间差距的调整。
利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物质寿命与机能寿命之间的差距,在机能寿命已经消失、物质寿命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机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从而使其整个生命周期达到动态平衡[4].
2 循环经济理念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价值解析
旧工业建筑是否需要再利用、如何再利用以及再利用的经济、生态、文化效益如何等,是项目论证与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课题组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对资源循环全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旧工业建筑合理再利用的综合价值体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通过为旧工业建筑注入新的使用功能,使原有旧建筑免于拆除且重新投入使用,减少了输入端的投入,降低了输出端的污染排放,并实现全过程的物质循环。
结合资源价值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念,本文(以下称"课题组")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等角度讨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
2.1 生态环境价值
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损耗与污染可以认为,一座旧建筑代表一定能量的投入,毁掉它就意味着消耗另外一些能量驱散这些已有能量,同时排放大量废物。旧工业建筑的合理再利用则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建筑在生命周期内不断更新使用,避免重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难看出,合理再利用是对旧建筑最好的保护,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产生的损耗和污染进行修复性治理,可以减少城市建设污染程度,对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2 经济价值
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不仅对生态环境大有助益,也能产生不菲的经济价值。据有关数据显示[5],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比起新建同样规模、同样标准的建筑可节约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费用。再利用之所以可以大幅度降低开支,其根本在于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资源节约可以表达为生态环境价值;而根据资源价值理论,资源的循环利用则为再利用项目增添了两大经济优势:其一,再利用项目比新建项目节约多项资金投入,大大降低了成本;其二,再利用项目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助其在后期经营中获得更大收益。
2.3 社会价值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不仅自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一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对维护社会和谐的影响。其中,前者包括影响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和促进城市更新两个方面。
2.4 历史文化价值
旧工业建筑拥有任何新建筑都无法比拟的重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是判定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旧工业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人类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利用。如Rossi所言[6]:"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趋向于演化而非保护,在演化过程中历史性建筑能保留下来,形成城市发展的推动元素。"通过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可以织补城市环境机理,延续城市历史风貌,更好地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2.5 美学科技价值
许多旧工业建筑本身就是科技和美学的彰显。它们记录着建筑史和艺术史,体现着当时建筑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观;它们也记载着建筑技术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史,其所蕴含的"技术"和"美学"价值不仅便于人们了解建筑技术发展史和美学发展史,也为人们建造与自然、文化相协调的新建筑提供了灵感。
3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价值评价实证
3.1 项目再利用案例概况
成都东郊曾是成都市的工业聚集区,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郊的企业过度集聚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发挥。2001年,成都市决定对东郊老工业基地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在原工业旧址上打造了国内首家数字音乐产业聚集区和以音乐为主题的体验公园--"东郊记忆"."东郊记忆"项目是四川省唯一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项目,也是西部首例工业遗址景观基地,该项目不仅保持了厂房原貌,还通过合理利用与改造,艺术地呈现上个世纪50年代的成都工业文明,成为成都市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场所。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总结"东郊记忆"项目的成功经验,课题组通过大量社会调查,构建旧建筑再利用价值的综合评价体系,希望为规划与建设部门在决定是否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与低消耗、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走访了环境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城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综合价值的评价,首先要考虑工业建筑的生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相对于以上四项指标,美学科技价值的重要性较弱,不计入指标体系中。结合成都东郊工业区"东郊记忆"项目,基于115份问卷调查表,在图1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价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项目价值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项目总体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借助模糊数学的概念,对实际综合评价问题提供评价的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能够逐对象进行评判,不受被评价对象所处集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