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加上年轻患者长期伏案工作,发病人数逐日上升,有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大约在15%,颈椎病是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根据表现不同有诸多分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疼痛和麻木,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神经根型颈椎病之疼痛主要发生在颈肩、肩背及头部,疼痛多为钝痛、酸痛等。个别急性发作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剧烈,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起居,造成坐立不安,日夜失眠,虽说临床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我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外,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92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观察组(联用中医综合治疗组)46例中,18例女,28例男,年龄42~68岁,平均55岁,均为神经根型,颈肩部疼痛患者22例,头部疼痛患者2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46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均为神经根型,23例为头部疼痛患者,23例为颈肩部疼痛患者;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颈椎CT、MRI检查后确诊。两组从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概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颈肩疼痛,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疼痛为绞痛、钝痛或灼痛,颈部后伸时或咳嗽、喷嚏、用力大便时疼痛加剧。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根性痛者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变性和髓核后突,髓核甚至可突向根管、椎管内,且大多偏向患侧。
1.3方法
1.3.1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在积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锻炼,防寒保暖前提下使用营养神经药如B1B12、改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的药物如丹参片、骨刺平片,芦丁片,抗炎止痛药美洛昔康等。
1.3.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具体如下:基础措施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颈肩部保暖,保持乐观心态。中医辨证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痹阻型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蠲痹止痛为主,方药用羌活胜湿汤、蠲痹汤;气滞血瘀型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用血府逐瘀汤;肝肾亏虚型,以温养肝肾,益气,疏筋通络为主,方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肾阳虚兼挟寒湿型可用肾气丸加减或八珍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药渣炒热布包热敷颈部,对不适宜服用汤剂者使用中成药如木瓜丸、舒筋活血片。中药熏蒸治疗以姜独活、伸筋草、透骨草、牛膝、乳香、没药、红花、赤芍、桑枝等为主药,患者仰卧熏制蒸床上,对颈肩部进行熏蒸治疗,每次40min。针灸治疗进行电频针刺,使用经穴治疗仪以天柱、列缺、风池、曲池、内外关、合谷、局部颈夹脊穴位、压痛点为主穴,神经根型配肩髃、手三里、八邪,得气后留针采用连续波及疏密波相结合进行25min针刺。兼寒性体质患者配合温针灸治疗。推拿配合在针灸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推拿放松,从枕骨粗隆下由内向外推按至耳乳突处,进行枕大、小神经、臂丛神经按摩,接着拿捏颈后肌群,采用揉、按、捏、拿、分筋、理筋手法治疗,进行拍打,并点按风池、人迎、缺盆、肩井、大椎等穴,以畅通气穴,通调经络。其它中医配合方法令患者进行自我康复和养生训练,如有氧训练是改善疼痛耐受性的方法,可以增加机体的氧摄取量,提高患者的颈部肌力并提高机体的疼痛阈值,要求每次行走或骑车20~30min,每周3次。
1.4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8周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无阳性体征;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仍对工作学习有影响。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善。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脾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反复,治愈困难,目前西药疗效有限。而中医辨证治疗的核心在于临床辨证诊治,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疗的核心所在。本调查的患者全部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的标准,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嗳气痞满、胃脘胀痛、厌食呕吐等。这些患者,症结多在脾胃部,脾胃合为后天之本,是体内气血化生之源,外邪、情志、饮食等不调都能导致胃部的损害。胃部受损日久,患者体质下降,就会导致疾病由实转虚,进而出现脾虚胃弱,气息不调,伴胃痞或者胃胀痛。本方给出的方药中,君药为党参,其性平,味甘,归脾肺经,《本草从新》中曰: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而臣药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经,《本草通玄》中曰: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用白术来助党参补益脾胃,改善腹胀、嗳气、吐酸的情况。灸甘草作为使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胃经,《本草汇言》称其为和中益气,补虚解读之药。和君药臣药共用,增补补脾益气之功效,并且调和诸药,故称之为佐使药。本方的主要用途是益气补脾,兼补肺气,并以活血行气为辅。对于脾胃虚寒、胃隐疼、呕吐、纳差的疾病临床特点,治疗应该以中药方剂为主,针灸为辅,配合中医手法按摩保健。本研究中根据中医理论,取内关、足三里、中脘行针灸治疗,配合膻中、胃腧、天枢行针刺治疗,脾肠虚者给以艾灸补气治疗。药针相辅,动静相宜,补泻并重,内外相兼,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这个结果表明,中医辨证诊疗比起西医对症治疗,优点在于调动了患者的整体诊疗积极性,结合生物医学、社会、心理等社会资源,共同服务于中医辨证施诊,这本身是辨证思想的延续。从本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在有效治疗一项上两者无明显差异外,其他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在大的治疗方向上基本无差异,但是在彻底治愈方面,中医辨证治疗是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并且中医能实现标本兼治,是脾、肠疾病中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闰江屏.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1):1488-1489.
[2]张冰.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9,1(1):1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74.
[4]王永炎,鲁兆麟.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8-403.
[5]胡颖,崔舒展.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3(21):303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