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民经济学论文

城镇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加速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6 共2648字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城镇化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能够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带动经济长期增长.截至 2009 年底,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6%,“十二五”期间将达到并超过50%,到2030年约有3 亿农民将转为市民。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今后每年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约有2,000 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据估算可拉动基础设施投资超过40万亿元,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来消费扩大、促进社会和谐,还将创造出一个以万亿元为单位计算的巨大的市场空间,使中国经济再次迅猛增长.

  (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李克强在《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提出“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真正把消费刺激起来,其爆发出的能量将是无与伦比的.有研究表明,在现有消费水平下,城镇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总需求将增加1.2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0.4 个百分点。

  (三)有利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影响着工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积聚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影响着区域结构优化;城镇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着城乡结构完善.没有工业,城镇失去依托,没有城镇,二三产业就缺乏载体.一个城市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既会抑制内需的释放,也会阻碍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可以加快推进资源要素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能有效优化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五)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大国,以占地球 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成就是无国能比的。18 亿亩耕地的红线,要想保障粮食安全,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就必须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后有更多的农民进城,留在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大幅提升,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六)促进社会和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加快由农民-农民工-城镇居民的转变过程,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农民也能享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有效的缩小贫富差距,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七)保障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李克强在《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称:房地产与城镇化紧密相连,一方面要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等建设,解决好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等普通商品房供应,规范发展住房市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满足不同层次居民住房需求.

  (八)补充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不断有新的劳动力需求,而城镇化率提升使更多的农民进城打工正好满足这种需求,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劳动力.

  二、加速我国城镇化的途径

  (一)创新机制,推进城镇化发展.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准入制,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解决好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困难问题;二是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对区域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特色镇的发展予以重点倾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进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管理权限,合理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加强政策协调,改进城镇化的宏观管理;四是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统一规划,集中用地,盘活土地存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五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解决资金来源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可转移问题.逐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保账户全国性可转移.

  (二)合理布局城镇.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是要重视和解决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功能区过于集中、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三是加强城镇化管理,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三)积极发展城镇经济.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二是提高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把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扶持乡企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吸引企业进镇.鼓励农村新办企业向镇区集中,抓住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机遇,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

  (四)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形成工作联动机制,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做到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二是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健全考核机制.组织专班,定期对城镇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四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1.
  [2]祝华军。对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思考---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J].科学发展,2010.1.
  [3]周毅。加快城市化进程新思路---中国城市化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