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机构要主动展现金融担当,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信贷结构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加大重点支持领域投放,做到信贷精准滴灌等三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应用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但金融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诸多矛盾和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注重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防控风险,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使命。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实体经济在改善民生状况、促进社会稳定、提升全民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实体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与金融政策的扶持有着重要关系,目前国民经济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相较大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承受了更大经营压力。要促进实体经济健康且有序的发展,不仅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还需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商业银行要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制定合理的金融扶持政策,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商业银行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境
(一)风险指标牵制
商业银行的发展往往受到不良率等各方面指标的掣肘,一旦贷款发生了风险将会带来许多问题。因此,为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对小微型企业普遍采取审慎介入的策略,而往往这类企业却是最需要金融支持的群体,小微企业出险率高,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更好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及管理手段也需随之改革和发展,如果无法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无法掌握全面资料信息,只做简单的评估和分析,就不能充分了解客户的核心需求,就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短板现象。
(二)粗放型量化增长模式尚未扭转
传统的粗放业绩量化增长方式尚未扭转,各家银行年末、季末、月末各时点的业务指标压力较大,“垒大户”情况严重,商业银行普遍偏向支持有利于派生存款的行业及客户,行业投向集中化反映了银行业经营同质化情况未得到很好的缓解。另一方面,实体企业对金融支持的过高期待与市场发展的长期性形成了结构性的矛盾。对部分的小微企业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最先追求和实现的是盈利及生存的基本目标,而夹在两者之间的决策者们左右为难。
从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现状来看,发展瓶颈不在于金融服务的意愿与理念不足,而在于能力与水平都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优化配置能力不足,营销渠道也缺乏创新和改革,导致实体经济服务水平无法保障、银行运行成本偏高。
(三)产品创新度不足
我国正处于大数据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金融+科技”是突破商业银行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要从众多商业银行机构中脱颖而出,金融科技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产品实施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实现产品的创新和优化,但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未能认识到创新改革的重要性,导致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商业要通过信息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此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
三、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党的十九大对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指出明确方向,要以国家政策作为执行依据,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任务,提高融资的速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服务水准。为了顺应时代不断前进的发展步伐,党和国家对金融行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商业银行要将促进银行内部改革提上日程,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商业银行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改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科技手段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充分了解客户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需求。第一,制定完善的营销模式,前提是充分了解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客户实现产业及经营模式的优化升级。第二,信息大数据支持下,可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获客,精准获取小微客户数据,进一步分析测算需求额度,同时帮助商业银行筛选优质的企业,评估企业的价值,在构建产业链和合理应用金融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产品优化升级,拓宽服务范畴,为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创造一个完善的服务平台。
(二)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第一,利用金融科技优势,制订合理的金融服务管理对策。金融科学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水平,也能满足客户对商业银行提出的不同需求,各家商业银行应组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的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第二,搭建行业数据库。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区域产业链与业务的结合,商业银行可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为客户构建行业数据库,有助于客户不断调整管理方案以及发展方向。第三,优化客户经理团队。除了科技支持以外,商业银行应延续部分传统的授信支持模式,贷款投放后要定期拜访,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这就需要专业高效的市场团队,能及时发现客户贷后的需求和发展方面的变化,及时动态调整授信支持策略。
(三)加大重点支持领域投放,做到信贷精准滴灌
商业银行应将有限资源精准投放,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加强精准滴灌的意义重大。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发展、“三农”经济、绿色产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最需要资金,因此,这三个方向应是金融支持的重点投放领域,这就要求央行综合运用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流动性更有效率地流向这些领域。
如何将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三农”经济三者辩证统一起来,是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支持服务质效的重要课题,目前,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做到在改善环境、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我国在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上面临的主要痛点包括: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范围尚不明确、缺乏针对绿色农业融资主体的信用体系、缺乏绿色农业金融风险化解政策支持机制,要解决三者统一的问题,除了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支持力度以外,还需要农业、金融、地方政府等多部门的协同合力。
四、小结
商业银行要提高在实体经济中的金融服务水平,要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加大重点支持领域投放,做到信贷精准滴灌等各方面着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促进服务管理对策的创新优化,打造专业的团队,拓展金融支持业务范围,保障金融支持对策能够落到实处,为全面提升金融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广析,孔荫莹.商业银行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配置效率测度——基于贷款结构和盈利模式差异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6(07):62-68.
[2] 张其馨.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1):148-149.
[3] 陶然,张丽.当前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策略[J].农银学刊,2018(02):17-20.
[4] 鄢广容.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14):198.
[5] 杨晔,吴丽娜.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困境及路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8(08):6-12.
[6] 李涛.商业银行大数据创新产品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100-101.
[7] 孙红梅.从风险防控角度看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问题———以商业银行为例[J].商情,2018(3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