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关于利率市场化论文范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范文第一篇: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措施研究
作者:尹炜
作者单位:富滇银行楚雄分行
摘要:利率市场化的形势背景下,银行的盈利方式以及盈利结构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的获得利润方式是以利息为主,目前则是逐渐向着利息和非利息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获取利润。文章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发展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经济;效益;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挑战,内部环境变化下,各个银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对金融市场变化的探索,实现对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和优化,银行的各项业务经济效益在多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开发与推广下有所提高,形成了商业银行向服务型金融机构的转型。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业务受到强烈的冲击,银行经济效益的提升成为了重点课题。
一、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发展形成的影响
(一)影响银行业务办理的经济收益
在原有的市场环境中,银行方面在贷款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利率收取是相同的,这是因为没进入利率市场化之前,金融利率管制方面较为严格,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深入,各个银行之间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形成了互相竞争和对立的关系。银行会通过对利率进行调整这一方式增加用户群体的数量,以达到提高自身市场影响力的目的,这一举措导致贷款业务办理的利率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改变,降低了银行获取的经济收益和综合效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不断调整,银行也必须要调整经营战略,无法再运用原有的经营模式展开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效益,利率市场化给银行的经济收益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二)银行资金压力增加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崛起,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的贷款利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导致银行的资金压力大大增加,因为面临着形势一片大好的金融行业,用户可以选择的资金储存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和变化,用户可以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根据不同的资金储存需求和使用需求,用户通常会经过对多家银行机构的对比分析,选择最偏好、最适合自己的资金储存方式。不管是储存资金还是办理贷款业务,用户最常考虑的就是利率这一大要素,通常情况下,用户会排除掉利率偏低的银行,我国各个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逐渐拉大了利率之间的差异。有些银行利率偏高,因此受到了用户的普遍喜爱,而有些银行利率较低,导致人们的资金储存均有所减少,此类银行的经营收益降低,限制了银行未来的长足发展,增加了银行方面的资金压力。
(三)外资银行数量减少
外资银行一直以来都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在银行总数中占据相应的比例,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外资银行面临着激烈的银行竞争,目前已经出现了数量逐渐减少的形势,这一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针对此类问题,银行间的竞争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约束、金融市场的规范性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会持续导致金融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这是亟待改善的一大现状。金融市场必须要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入驻,我国市场强化金融产业的发展动力,通过规范金融市场、降低竞争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才能够保证我国金融行业长足发展,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改革和优化业务体系与业务结构
立足于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时期,为了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银行有必要加快改革进程,实现对业务体系的改革和优化,针对业务结构也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探索。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我国政府在银行利率的控制方面逐渐减轻了力度、放宽了要求,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发展目标以及现阶段的经营状况调整利率。银行对利率的调整给人们的贷款利息带来了影响,面对逐渐调低的发展态势,银行的经济效益必然会有所降低,包括贷款业务的收益也受到了不良影响,银行的经营资金面临着减少这一不良局面。银行面临市场化的发展形势,应加强对全新经营理念和多种多样融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面临日益增多的银行业务项目最大程度地向用户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银行需要加强对自身业务体系和业务结构的改进与优化,强化竞争实力,占据竞争优势地位。始终围绕着用户为主体核心,将用户需求作为银行发展的关键,着手于这一理念,向用户提供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业务,提高银行业务对用户群体的吸引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银行的经济效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的发展需要围绕着用户的实际需求,在市场导向下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进入利率市场化之前,银行的贷款业务面向的主体包括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此类用户为主,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提出的相关标准要求设置贷款利率。这样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小微型企业,导致小微型企业出现了融资难度大的问题,限制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市场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推进以来,政府方面监管政策有所放宽,体现在了贷款利率方面,为了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强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原动力,建立起了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因此银行方面必须要对原有的经营结构和经营模式进行改变,创新发展理念,围绕着服务大众这一关键核心实现对经营模式的优化和升级。调整经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银行自身资金的利用效率,以达到提高经营收益、强化综合效益的发展目标。拓展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开发中间隐藏业务,对客户需求进行全方位分析,运用现有资源建立起具有独特特色的业务模式,根据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市场发展前景的判断,强调业务模式特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应用中间业务的阶段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银行需要强调全方位的风险管控,深入分析各项业务操作的不同环节,加强对各项目运行之间关联的分析,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中间业务,保证开发中间业务的各个事项能顺利展开和运行。
(三)强化金融服务水平
根据对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金融产品的性质基本相同,但是却有着多种多样类型的金融产品充斥在金融市场上,各银行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为了吸引用户需要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加强对金融服务水平的关注,切实增强金融服务水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银行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金融业务需求,使用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增强银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通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强化用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依赖度,建立银行的品牌效应,使银行能够在巨大的金融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金融服务的优化,实现与用户之间的紧密连接,即使是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银行也可以在定价权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利,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及风险水平,使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降低银行资金可能面临的风险,促进银行收益增加。
(四)实现精细化管理
面对利率市场化,银行有必要建立起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并将精细化的管理措施落实到实际的银行发展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银行内部的经济资源,使银行的经济效益能够持续提高。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导下,银行需要对目标客户进行准确的定位,按照精准营销原则,牢牢抓住目标客户,结合对目标客户实际需求的分析,建立完善的内部利率定价政策,制定个性化的业务产品,提高定价主动性,实现差异化的产品营销模式,真正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将精细化的理念落实到实际,例如,银行可以适当下调低收益存贷款产品的绩效计件价格,例如住房按揭贷款、申请差异化定价存款、扶贫贷款等,大力营销高效益的存贷款产品,对客户经理提出明确的要求,需要客户经理在营销活动中加大对高效益存贷款产品的营销力度,提高营销水平,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效果。针对现有的银行财务核算模式,财务管理工作也要立足于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督促和管理,融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会计理念,构建起扁平化的内部管理体系。打破传统的事后静态核算方式,实现动态化的控制模式,促进银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存贷款产品为例,存贷款产品类型各有不同,期限也各有不同,银行可以将不同的FTP价格设定其中,将业务条线以及部门条线直接展示出来,推进盈利模式的精细化运营活动开展进程。不仅如此,银行在面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问题时,应结合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对错配资产与负债合理管控,定期进行利率重新定价风险评估表的填写与重新计算。集中分析年化收益,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合理适当的调整现阶段银行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到期期限。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银行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在贷款业务、储蓄业务等方面均发生了模式和形式上的改变。为了促进银行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银行的管理者,必须要站在利率市场化高度,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细化和优化,围绕着客户这一重点,加强对金融市场导向的研究,对银行内部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控,促进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强化银行的运行效率、提高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佳维。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16):60.
[2]王蕊绿色信贷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梁罗诗琪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措施[J]财经界,2020(03):23-24.
[4]王照侠终身学习理念下构建青海学分银行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374-375.
[5]杨立斌周志明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会计损益与经济效益分析[J]金融会计,2018(10):12-17.
[6]何伟承C银行网点分布与效益研究[D]武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7]齐娣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330.
文献来源:尹炜。 利率市场化下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措施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21,(34):110-111.
利率市场化论文范文第二篇: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
作者:黄颖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利率的全面开放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商业银行以往业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选择何种贷款定价模式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四种定价模式的缺点和优点并提出建议,供商业银行选择和参考。
关键词:利率开放;贷款定价;风险量化;
在利率市场化全面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利率自主调控权给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往业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互联网经济的横空出世对商业银行存贷差利润的获取带来了更多的冲击。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对贷款科学定价,选择适合的贷款定价模式以获得更多利润,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贷款定价背景与意义
目前,通过发放贷款获取收益仍然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方式。合理的贷款定价不仅能使商业银行获取最大利润,还可以给予优质客户相匹配的优惠,使其更忠诚于本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会遇到许多风险,比如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必须能够覆盖其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贷款定价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义务,且弥补了商业银行让渡资金使用权而损失的收益。在利率市场化全面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压力,应主动求变,选择适合的贷款定价模式,这样才能更加贴合市场,在飞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过往的利率政策条件下,银行大都不愿将贷款给中小企业,而争相将贷款投放国企或其他大型企业,以及一些政府建设项目,这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但中小企业对GDP和对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有了更多的贷款利率自主调控权,为改变过往业务模式,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点创造了有利条件。商业银行如果能抓住利率自主调控这个时机,合理地对贷款进行定价,抢占中小企业市场,就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贷款定价原则与方法
贷款定价问题本质上是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模式,综合贷款的资金成本、经营管理费用、风险溢价和补偿以及目标利润等因素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和能维持客户关系的贷款利率问题。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成本、银企关系、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资产规模以及资本的机会成本。
--贷款定价必须遵循的七大原则。一是设计的原则。包括效益原则、覆盖风险原则、成本覆盖原则、竞争性原则、差异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二是效益原则。包括商业银行属于企业性质,那么必将追求盈利性,利润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商业银行在目前的市场上,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贷款,所以贷款定价的效益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覆盖风险原则。商业银行在整个发放贷款流程中,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如影随形,因此,贷款定价的价格应补偿这一部分预期的损失。四是成本覆盖原则。贷款业务所产生的费用和资金成本是贷款定价的底线,因此,贷款定价应在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加价。五是竞争性原则。在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应凸显出价格优势,既要保证盈利,也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优势。六是差异化原则。每个客户的风险程度、对银行的贡献程度和未来发展的潜力都是不同的,银行应该实行差异化定价,使优质的客户获得更大更多的优惠,从而能够有效地维护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七是可操作性原则。如果贷款定价的公式太过复杂,且计算要求不能与现代科技相匹配,那么会给银行带来很多额外的负担。所以,商业银行选择贷款定价模式时要精准和全面地测算合理的价格。
--贷款定价的四种主要方式。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方式主要有成本加成定价、基准利率加点定价、客户盈利分析定价以及RAROC贷款定价四种。
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指商业银行确定的最终贷款价格必须能够覆盖银行的资金成本、经营费用以及与该笔贷款有关的风险成本。其贷款利率的测算是对贷款费用率、资金成本率、风险溢价率、银行目标利润率的简单加总。这种方式虽然操作简便,但没有考虑到客户需求和同业竞争等因素。
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法是指银行根据已公布的基准利率加减不同水平的利差。不同水平的利差主要是根据客户自身资质情况来确定。该方法相对来说既考虑了市场,也考虑了客户的自身优势,而且容易操作。
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法则要求银行在对每笔贷款进行定价时,都必须考虑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除了贷款之外,还包括各种中间业务。这种贷款定价方式的思路是商业银行应首先测算客户能够给银行带来总体收益和总体支出的多少,然后结合银行自身制定的利润目标,最终确定贷款的价格。
客户盈利分析定价法采用差别定价的方式,可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但成本计算要求高,有客户违约风险计算的要求。
RAROC贷款定价法将经济资本与风险同时考虑到贷款定价中。RAROC模型的基本思路就是预期损失靠计提准备抵补,非预期损失通过精准计量后等价通过经济资本弥补。其公式为:风险调整后收益除以经济资本,再运用数学平移则可求出贷款利率r.RAROC定价模型相比于其他三个定价模型,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将非预期损失也考虑进来,充分计量银行贷款所将面临的风险。就目前来看,RAROC贷款定价模型是最符合市场要求的一种定价方式,但唯一的缺点就是它对数据的要求较高,我国还未建立起完整的数据系统。同时要运用RAROC模型得到准确的利率,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首先确定合理的RAROC值,一般取值为15%.然后就是对资金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经营费用的精确度量。资金成本可以运用内部的FTP系统,内部资金的转移价格即为资金成本的使用价格。预期损失可以用KMV模型来测量预期违约率,从而得到最终的预期损失。该方法只需要寻找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再利用MATLAB软件,即可测量。唯一的缺点就是那些非上市公司的违约率将无法测量。经济资本也就是非预期损失,利用VAR值来测算。经营费用可以从以往公司的年度报表中测算出来。
商业银行在日趋竞争的市场中要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加快构建完整的贷款定价流程,使贷款定价不仅能覆盖风险,而且有利于银行盈利。在现代宏观经济条件下,能够差异化定价,精准服务每位客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建议
--建立专业化贷款定价部门。在现有的商业银行中,大多数都没有专业的贷款定价部门,导致商业银行定价还是基于以往的方式,而从前的贷款定价已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应聘请专业贷款定价人才成立专业的贷款定价部门,构建基于贷款利率定价的信贷绩效评估体系。借助贷款利率价格机制,高效配置信贷资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内部资金价格政策传导、落地管理。
--建立专业的贷款数据库。大数据时代,数据才是根本,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有利于定价部门获取所需数据。建立单独的客户数据库,有助于银行充分了解贷款人过去的诚信度并有利于创建差异化贷款定价,更好地测量违约风险。
--创新贷款利率定价方式。现阶段贷款利率定价还缺乏科学的模型,定价技术含量低,人为性质较大。为此,应成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加大研发力度,开发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系统,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客户承受能力和自身效益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
--加强信用风险计量,完善风险量化体系。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尤其在贷款定价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计量贯穿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始终,必须保证精度。
文献来源:黄颖。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 当代县域经济,2021,(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