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5G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监管问题与策略

来源:中国市场 作者:林芳
发布于:2021-10-28 共418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互联网金融监管论文(精心编辑整理6篇)
【第3篇】互联网金融市场创新事中监管秩序和科学设计惩处机制
【第4篇】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与方法
【第5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风险监管应对策略
【第6篇】 5G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监管问题与策略

互联网金融监管论文范文第六篇:5G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监管问题与策略

  摘要:在"新基建"持续升温的热潮上,备受大众关注的5G时代悄然而至。"5G商用元年"已正式开启,辐射千行百业,被视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大飞跃。科技新势能正激发互联网金融行业。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金融也面临着新的风险和考验,金融监管迫在眉睫。文章试着从5G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监管策略,以期为互联网金融服务适应新时代发展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基建; 5G时代;移动互联网金融;监管策略;

  作者简介:林芳(1989-),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经济学学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1 引言

  当下,互联网金融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大众生活,人们早已习惯和依赖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捷和舒适。可能许久未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利用智能手机APP,就可以轻松完成二维码收付、转账汇款、理财、小额贷款等金融行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使用需求会不断促动传统金融业的升级改造,催生出新的金融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因此迫切需要对金融服务监管进行研究,提升金融服务监管水平,激发高效能低成本的服务效率,让互联网金融更好地为社会、企业及个人发展服务。

互联网金融监管.png

  2 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监管问题

  2.1 发展现状分析

  (1)服务形态和特征。移动互联网金融是将传统金融行业与移动互联网深入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兴产物。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众筹和点对点网贷等。通过智慧型手机、便携式电脑和银联POS机等工具,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原有的模式。这种"第三种金融模式"的特征有:一是以大数据和电子商务为依托,发展速度快;二是业务处理效率高,用户体验更好;三是利用网络平台,无传统中介,节约交易成本;四是风控弱、监管弱,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风险。

  (2)快速发展期及上升期。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满足了当下经济社会形势和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并催生许多深受大众欢迎的商业模式,如外卖服务、共享单车、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每一种新型的网络商业模式自诞生运转之日起,就不仅仅是商业体,而自动变成了一个网络虚拟的资金池。比如共享单车不再是一辆普通的单车,而是一个能储存多个用户押金的"钱袋子",类似于互联网金融中的融资众筹。对于筹资者而言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以此产生的利益十分可观。互联网金融目前处在快速发展上升期,主要体现在:一是移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整体联系十分紧密,比如理财、保险、证券、信用卡等传统金融服务可以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在线开展身份核验、签约办理、征信调查客服咨询,为客户提供灵活、便利、安全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各种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迅猛,例如大众筹资、点对点信贷、数字货币等。一些实力雄厚的电子商务企业公司,比如阿里巴巴推出的网络信贷和理财业务、平安保险的综合服务模式等也都参与其中。[1]

  2.2 监管存在的困难

  (1)监管制度亟待完善。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金融在组织形式、机构性质以及经营范围等方面都没有充分的监管制度予以支持。监管职责、主体及标准都还未明确建立,极易产生各种问题。比如欺诈交易、洗钱、用户信息泄露、网购支付安全性没有保障等,给客户的基本权利带来了损害,交易双方也无法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2]所熟悉的共享单车背后的风险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本身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事物的配套管理还不完善,监管制度不严谨,可能会导致押金被挪用或恶性经营。当用户押金不能及时清退到位,就会造成公共恶性事件。同时,监管领域的整体纪律管理还比较松散,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容易埋下风险和隐患。

  (2)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受到挑战。随着5G技术的普及,用户使用流量率、连接频率、数量将不断攀升,接入移动网络的服务器类型也随之呈多样化。大部分移动APP需要用户使用个人信息注册才能运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加速了万物互联,但也引发了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问题的担忧。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来说,可能会因企业技术漏洞而出现被黑客攻击、客户信息被盗取等问题。

  3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点

  3.1 业务风险监管

  互联网本身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可以吸引大量投资者以及相关的资金需求者,这就使得整体监管工作变得更为复杂、烦琐。然而我国当前的征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种大量的信用空白会给正常的监管工作以及信用风险评价等带来影响。

  3.2 技术风险监管

  互联网的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主要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的。由系统产生的漏洞会引发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一旦遭到黑客组织的攻击,个人信息和资金有可能被恶意软件应用窃取,扰乱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例如在两年前,比特币崩盘前夕,其价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我国最大的一个区块链数字资产平台就遭到了黑客攻击,大量用户数据被入侵,有组织地将其做空,比特币大幅贬值。事实上比特币并未失窃,而是黑客使用了一些简单的技术干预引起整个市场的恐慌,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应激反应,给区块链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加大对技术层面的监管。

  3.3 信用方面监管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关业务要求和操作规范均不够成熟。交易的双方只能通过虚拟网络发生联系,交易者身份确认、信用评价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导致信用风险。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对用户们的交易缺乏有力的监管审查,就容易让不法分子钻了空,使得企业与个人的信息被窃取、泄露甚至非法利用。加上电子支付流程中,交易双方的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处沉淀,当出现信用危机时,很有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或洗钱提供便利。

  3.4 系统监管

  互联网金融行业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资金流转率高,交易方式比较灵活,仅仅在几秒钟就完全解决收支问题,这势必会导致实际的风险控制和监管受到巨大制约。而互联网的受众范围广,一个风险爆发容易导致大量消费者的利益受到牵连。

  4 监管策略

  4.1 优化监管体系

  移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兴产物,自身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尤其是刚进入5G时代,整体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整体监管难度较大,亟须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此政府机构的监管部门就应当先明确自身的职责,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明晰监管范围;招聘专业的监管人才对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实施严格监管;同时构建完善严格的惩罚机制,对于违反法规的各项行为实施严厉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直接追究其刑事责任,促进整体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维护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的平衡和基本秩序;还要充分运用5G技术低时延、万物互联等优势,打破原来金融监管信息不灵、监管手段相对滞后的局限性,优化高效、快速、准确的经济监管体系,使其更适应于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实际要求。

  4.2 填补法律法规空白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都给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同时也都普遍认为它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资金融通率,补充当前的金融体系,[3]这就为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最近几年国家已制定《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政策,但针对网络金融的市场准入、交易双方的身份核实、签约合同的法律效应、隐私保护等都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法律规范。相关法律界限有些含混不清,现有法律条例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针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台和互联网金融监察监管相关的行政法规,促使相关互联网金融服务活动在监管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尽可能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保证互联网金融用户的资金安全,并使各项金融活动能够得以修正,维护良好的活动环境。

  4.3 推进信用制度建设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在完善阶段,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制度体系,维护市场的持续稳步发展,充分规范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准则,减少非法集资等各种乱象丛生的现状。5G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逆转性的金融监管形式,因此这就需要确保征信体系的全面覆盖。实际落实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和完善个人与企业的信用评估制度及体系,全面评估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情况。同时,利用5G新技术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监察体系,对互联网身份认证进行完善和优化,保证整体监察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维护各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安全性,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4.4 优化检测系统

  针对当前互联网的系统风险,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技术优化互联网的检测体系。在公开、公平、公正及保护大众合法权益等原则的基础上,出台一些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应对的规则内容,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宏观调控顺利推进。对当前检测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对各类因素及各种环境引起的漏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效维护双方利益,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发展。

  4.5 促进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互联网金融创新速度飞快,越来越多的新兴互联网公司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创新的金融产品种类、投资理财模式和线上支付方式。如果普通金融消费者的风险判断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就容易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通金融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相对浅薄。这就需要加强对相关业务的普及和宣传,以互联网宣传、报刊、开展讲座等形式给公众全方位讲解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存在的优势以及可能会带来的风险,确保大众对其内容有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未来,还可以积极发挥5G移动技术推出"线上金融教育",特别是要助力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群众,做好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我国拥有近10亿网民量,工作、生活和发展都依赖着网络,网民要积极主动发挥好监督角色,集合群众力量,提前规避风险,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4.6 创新监管方式

  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原先的监管方式无法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有效创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相关监管机构可以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实施监控,比如加强和各金融机构共同建立起信息库,方便共享金融信息,实现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督;同时接受大众投资者参与监管,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加强合作,引入新型的监管主体,并积极探索更多创新的监管方式。

  参考文献

  [1]吕士品,翟锡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29)111-112.

  [2]张凯。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落实策略[J].消费导刊, 2018(16):190,192.

  [3]赵晓怡。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其监管策略研究[J] .财讯, 2019(13):156.

作者单位:福建经济学校
原文出处:林芳.5G时代下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监管策略[J].中国市场,2021(15):192-1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