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太极图说论》主张尽伦之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4-16 共2468字
温馨提示:该篇为学术论文部分章节,如需阅读全文,请移至本文末尾

  (四)尽伦之教
  
  王嗣槐之所以费力撰写《太极图说论》,极力批判二氏,主要还是关怀教化与士习。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举天下之人皆不能自知人之所以为人、何以为人。他说:圣人之道之大明于天下,犹天之有日也,二氏之说特云雾之四起而障之耳,王者兴而圣人出,本吾道以正之,不足正也,所可痛者,举天下无智愚贤不肖之人,未有能自知人所以为人,何以为人者耳。
  夫不知人之所以为人,又安知道之所以为道?不知道之所以为道,又安知天之所以为天?
  王嗣槐将世人之所以不能知何以为人,归咎於二氏之教的影响,他说二氏之教在中国传衍久远,影响遍天下且深入人心。改革之道,除非「先取天下之人心尽举而变革之」,否则不可能。
  换言之,只有从思想观念入手才有可能改变,此也是他必须长篇大论地从本体、人性、生死、鬼神、理数、明教一系列地批判二氏的主因。王嗣槐说人们因相信二氏否定有形世界的看法,才会转而追求空无之真,也才会有守气以求长生(道)或离气以求不生(释)的作法,而有种种欲绝圣弃智、明心见性的工夫实践,以及膜拜鬼神、斋醮祈禳的仪式活动。

  人们甚至会将这些活动的重要性置於日常人伦之上,都是因为相信它们能领人进入另一个更真实、永恒的世界。而王嗣槐拒斥二氏的方法,就是阐明儒学终极存有、幽明一致的道理,说明这有形世界及一切人伦日用本身即源於天、是真实而具永恒意义的。他强调:「同乎此命、此性、此道,是吾教也;不同乎此命、此性、此道,非吾教也。」他书中一再阐释的道理是:我们生活中的人伦秩序与符合人心的平实道理本身就是天理,这些道理就是贯通死生幽明的不变之道,也是圣人之教的精华。
  他说:圣人曰:「未知生,焉知死?」非问死而不言死也。人处其常,率天德以尽人伦,为忠臣,为孝子,为节妇,为悌弟,为义友,以成己者成物。其生也,无忝乎所命之性而生;其死也,自无愧乎所命之性而死。苟处其变,臣死忠,子死孝,妇死节,弟死恭,友死义,以成物者成己。其死也,无愧乎所命之性而死;其生也,自无忝乎所命之性而生。故当圣人之道,大明於天下之时,无智愚贤不肖之人,莫不明天赋予人归全之理,非不自爱其生,恶愧其死也;非不自爱其死,恶忝其生也。
  人之所以为人之首务即在率天德以尽伦职,而且「先之以人伦,而天德在其中,成己成物亦在其中。」他又说:「三纲五常之大道,推之五帝三王以前未之能易也」;「圣人止教人以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存吾天性之仁」。
  惟遵从亲亲、仁民、爱物之伦序,以孝弟为本,逐渐推致出去,才合乎圣贤之教。
  也因此,王嗣槐反对〈西铭〉以天地为大父母及民胞物与的思想,认为有违儒家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伦序,乃「好仁之过」。

  因为血脉之亲不是外人可以取代的,人对父母的尽孝也不能被任意转移。他也说古代圣王之制,四十强仕,并不是因为天下没有奇才之人,乃是因为顾及家必有亲,不忍夺之之故。又略引《孟子》说「父母俱存,王天下不与」,强调亲亲为尽伦之首务。
  圣人教化既以孝弟人伦为主,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克尽伦职,并不需要从事心性修养的工夫,或刻意去追求契悟天道的经验,因为人世间平实的伦理道德正是人知天事天的关键,也是决定人死後,其神可升天的主要凭据。这样的想法,在清初学界有一定的共识,笔者已於另文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嗣槐的观念中,人道与天道相贯通,故尽管他强调人伦日用之道,却始终未忽略天道的向度。
  他也谈论鬼神赏罚之事,基本上他不相信道家斋醮符录或佛教修荐救拔等事,认为个人的道德修为在死亡之时已定,後世子孙无法靠着宗教仪式来改变。不过,他并不否定「积善之家有余庆」,甚至推论出子孙之善可上及祖先的看法。他说道:人之祖考,既已死亡,其善与恶自其生平而已定矣。善固不必言,其不善者,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然人子不忘其亲,伤痛迫切,惟修行立身以父母之遗体,弭父母之过愆。祖考之积善可下贻于子孙者,子孙之积善独不可上及其祖父乎?孝子慈孙之处心积虑当如是耳。
  另外,王嗣槐强调圣人之教平实不奇,他说:「使贤知者不可俯而就,愚不肖者不可跂而及,圣人必不以立矣」;「天下惟共有者为天道,而独有者非天道,曲学之小道矣。天下惟坦白者为天道,而秘密者非天道,异端之鬼道矣。」这种平实、符合庶众、又以孝弟为首之教化思想,承继了明代泰州学的基调,更与明清之际重视人伦日用的声音相呼应,加上他重视家庭及血脉的传衍,都使他的思想更具有照顾全体庶民的一面,也相当程度呼应了明清之际「达情遂欲」的思想。他说圣人之教必不要人禁欲,而是要让人能遂其所欲,同时教导人能合礼地规范欲望:民生有欲,不能无私,私与欲与生俱来者也,无是私,则民亦不可以为己,即不可以为人矣。圣人曰民之有生,欲之所由生也,民之有欲,私之所由生也。吾欲与为无欲,必先有以养其欲;吾欲与为无私,必先有以遂其私。……圣人岂不知人之有欲有私,而必不禁之、令之断之绝之,亦以养其欲而後可教以去欲,遂其私而後可教以无私也。且吾所养所遂者,乃人口体之欲与私,与人心性之无欲无私,本无与焉者也。

  此处王嗣槐是将人正常的生理欲求与具道德负面意涵的私欲分开,强调圣人之教以养遂人之正常欲求为前提,这与明末清初肯定情欲、强调达情遂欲的思潮相呼应。不过,王嗣槐对人性的看法与戴震等气性论学者不同,此已於上文说明。
  综言之,王嗣槐的教化虽以尽人伦为首务,并照顾到生命生存的基本欲求与愿望,但是他的思想仍明显有天道、天理的向度,不仅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大本(性)源於天,而且相信人死後为神或为鬼乃取决於在世是否能尽伦职。
  他说:「吾之圣贤,身具六根,心载八识,为人伦之至。以之修己,为天德之至;以之成己成物,为盛德大业之至;以之尽性至命,为参天配地之至;以之为鬼为神,日星河岳,陟降上下,为赞相阴阳之至。」这种贯穿死生幽明的看法,让王嗣槐的教化思想带有某种宗教性的意涵,既承袭了明清普遍相信善恶果报的阴骘思想,也反映了清儒强调在人伦日用上作工夫的主流看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