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论文(期刊范文8篇)之第六篇
摘要:国学的内容体现了艺术特征与国家文化等诸多学科知识, 这些知识内涵及学科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发展性、国家性、历史性、现代性和延伸性, 其中其延伸性所体现的古代文学价值不仅在古代得到有效发展, 甚至对当今社会的文学性依旧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古代学说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 其直接与中国所有学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挂钩。
关键词:国学,古代文学,思想价值
一、国学思想的思考
国学的内涵极其深厚, 主要包涵中国古代的历史学、经济学、思想文学、技术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科学以及建筑学、数学、书画学、星象学、音乐学、医学等众多方面。换言概之, 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学说。我国国学起源于清代末期, 由于人们常把传入中国的欧美学术称之为“西学”和“新学”, 因此, 中国学问固有的形式则被“国学”一词代表。国学大师们眼中的国学内涵都各不相同, 但不管从何种国学思想中分析, 我们都能得知其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必然联系。国学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中国学术文化中的所有内容, 而狭义上则简称为儒学, 在几千年前, 我国着名的思想大家孔子便在其论诗中表明“群”、“兴”、“怨”、“观”的作用, 由此可见, 对于实践思想的重视与儒家思想的入世早已深入到我国思想文化价值的内涵中。此外, 国学还分为传统与新兴两大类, 传统的国学主要包括学术研究与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 以郦学为例, 通过深入研究这部作品, 从而形成一门学问。国学在某程度上体现了文人的爱国情节, 在中国文学历史思想价值的发展过程中, 文学艺术逐渐由传统的思想向现代转变, 这一转型的过程对现代与传统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承接的作用, 立足现代的文学形式, 看待传统国学的思想内涵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
二、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
(一) 史部
在史部中, 对史书进行收隶是其主要内容, 这些史书的涵盖面非常广, 包括地理类、时令类、杂史类、正史类、别史类、编年类和职官类等十五大类, 在史记中, 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古人的壮志豪情。在史部中, 有一部恢宏着作是不得不提的, 那便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着的《史记》, 这部优秀的作品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 被其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相当的时期内, 同一事件对人们的不同看法都被记录在内。《史记》为史学奠定了独特的文学地位, 不仅对通史体裁进行了先行的开辟, 更对我国古代散文、戏曲、小说和纪传等文学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二) 经部
作为国学的核心部分, 学习经学是提升文学涵养的主要内容, 其主要分书类、易类、四书类、诗类、小学类和孝经类等十类。纵观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 不难发现, 以儒家着作的思想精髓为主力的作品不在少数, 多数作品的美学范畴与审美观念都与儒家经典密不可分。以我国古代的诗歌为例, 其表现特征主要含蓄委婉, 而对意境的追求则要求诗歌的含义深刻, 使人品味无穷,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将送别的思念延伸至远方, 就很好得体现了这一内容要求。加强我国古代理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学习, 能够帮助我们多加了解文学的范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 集部
集部主要分为总集、文学理论和别集这三大类。对诗词的专集与总集进行详细收录, 包括诗文评、别集、词曲、楚辞和总集这五类。在集部中, 我们主要对《诗经》进行深入的剖析。早初期, 《诗经》的普遍称呼为《唐诗三百首》, 作为一种流传极其广泛的唐诗选集, 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儿童启蒙性读物, 还是一部经过历史沉淀历久不衰的文学经典。而《唐诗三百首》最早又被称为“诗三百”, 相传, 经过孔子的删订, “诗三百”在后世的经典地位被确定, 因此统称为“诗经”。《诗经》以优美的词句来体现感情的丰富, 这种借诗抒情的形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诗歌具有象征性, 一首诗歌中常常除了表达显意之外, 还能体现出言外之意, 一首仅仅对事物进行阐述的诗歌不能算是好诗, 将寓意与显意结合在一起, 不仅能使诗歌内涵更具层次感, 还能使诗的主题思想更加意味深长。
(四) 子部
子部主要是对诸子百家的类书及着作进行采集, 包括道家类、法家类、儒家类、农家类、兵家类、释家类、杂家类和医学类等十四种。在子部中, 道家与儒家是最具代表性的着作, 因此, 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来进行详细的解析。道家崇尚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 庄子与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中, 《庄子》一书详尽阐述了庄子倡导的理论和思想。这本着作通过对虚拟寓言故事的采用, 体现了生动奇特、想象丰富、寓意深刻且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长河中, 庄子与周子早已将文学方面的语言发展到玄远高深的境界, 对后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 “道”达到了其思想主张的最高境界。如若对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哲学理论没有深入的研究与了解, 便无法立足古代文人的角度, 认识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及精神世界, 最终也无法分析与研究他们的经典作品。
三、国学思想体现古代的文学价值方面
(一) 综合性思维的引入
现代文学学科的多方面发展给文学创造了独立的机会, 文学与史学合一的局面被制度化与专业化打破, 文学、史学和哲学被“分家”。其中, 文学主要分外国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和当代文学这几大类, 而古代文学则被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和唐宋元明清层面, 在各个不相同的层面中, 按照戏剧、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体裁进行了更深入的划分。详细的分门别类使研究范围更加明确, 在当代学术研究中, 学者进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问而学问, 并没有通过科学合作与独立品性产生一种传统学问通研古今的责任感。现代化的文学学术专家取代了古代的通儒, 现代文学的严格限定、艺术特色、明确指向、实践方法和独立系统等一些文学特性能够加快研究者的模仿操作能力, 能快速提高社会意义、人物时代背景的分析与古代艺术特色的叠加的文学研究的步伐。狭隘批判的古代文学研究观念降低其本身的学术气度, 造成历史意识流失, 在对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中, 学者要统筹全局, 引入综合性思维, 加强专业的研究技能, 拓宽广阔的研究视野, 才能更深入得体现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思想价值。
(二) 历史观念的角度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对古代文学所持有的同情态度与历史意识相互制约与平衡。文学者们通过有限的历史文献综合了解与连接, 常常将自身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和学说纳入到古代文学说, 以此来阐述古人的思想意志。由于现代学科在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观念进行了摒除, 且改变了旧式研究范式不成系统的局面, 研究者们可以一边享受研究思维解禁后的自由, 另一边也要担负起对新范式进行优化和创新的使命, 从自然科学领域和西方科学理论中学习相关的方法, 对其进行吸收与借鉴。历史意识是语境的一种还原思想, 它要求学者在研究时要站在作者的心理世界与原始时代方面, 为双方创造平等对话的条件, 其中, 研究者的思维模式处于自由状态, 可以在对话中随意展现, 但不能直接通过文学着作进入作者的生活, 否则, 超越了历史的限制, 我们看到的, 仅仅是一个现代人的独角戏, 而不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文学对话。
(三) 对传统文学的珍视
在当代的学科文化研究中, 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传统的文学进行研究。西方理性学派认为, 对待传统文学要在批判中继承, 这种思想实质上已经对传统文学持否定态度, 在对传统文学进行研究前就已经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排斥的思想, 尊敬与信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扬与继承, 从而形成传统民族文化思想层面上的断裂现象, 进一步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批判。古代文学少不了理性与科学精神, 传统文学遗产并不仅仅表现古老文字的形成与古代文学文明的发展, 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和性情才是文学研究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 通过国学以珍视的态度来对待古代文学是对传统优秀文学的一种肯定。
四、两者思想价值的共通之处
国学的思想核心主要为忠德思想、信德思想和孝道思想这三种, 这三种思想与古代文学所体现的价值有共通之处。“百行孝为先”, 这是古代文人对孝道的首要看法, 古代社会的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古人称其为万物善良的源头, 《弟子规》中指出:“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这句诗表明,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损伤时, 父母会担心, 但当我们的德行品性受到破坏时, 父母会因此感到羞耻, 这样称之为不孝。古代人用忠德来感化百姓, 使百姓受到合理的教育, 并将此种品性教化给后人, 普通百姓要忠于自己的上级, 对君主的美好德行进行继承与发扬, 忠与孝是相互统一的, 百姓不仅要恪守忠孝之德, 以此治家, 还要孝顺自己的父母, 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 对他人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也要适当的关心孝敬, 这是作为普通百姓应恪守的最基本忠德。信道, 信是做人立身的根本, 信德是治国、利国的根本要素, 在古代社会活动中, 信德是人们修身律己的法则, 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信”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 对于社会的稳定亦有重要作用, 因此, 无论是治国, 还是交往相处, 诚信是基石, 是决定一个人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
结语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立足传统, 能够对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国学能够弥补现代学科与古代文学两者间的文化裂痕, 在古代文学的推动下, 人文学科在发展中能够创造属于其本身的时代特色。通过国学的视角对古代文学进行研究, 是体现两者文学价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龚红林, 王兆鹏, 朱向红等.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5) :67-71.
[2]蔡朔冰.关于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关系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7 (1) :134-135.
[3] 付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初探[J].东京文学, 201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