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太后本纪》和《外戚世家》对后宫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2)
来源:文学教育(上) 作者:李裕好
发布于:2017-07-04 共4000字
在《汉书》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多体现在语言方面。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班固的《汉书·高后传》,《史记·吕太后本纪》的细节描写似乎更为突出。比如,同是记叙太子欲图谋反这件事,班固在《汉书·高后传》中对吕后的描写是“皇太后幽之永巷”[3]98,而司马迁的描写却是“太后闻而患之,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巷”.[1]403通过“患”和“恐”这样的心理描写表现出吕后的紧张心理。由此可见,同是描写吕后,司马迁更注重细节方面的塑造。
三 以深入典型的事件凸显人格。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事件、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要求事件要“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所以司马迁在对后宫女性人物进行塑造的时候,注重选材,突出重点,会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去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件来进行论述,由此而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对于吕后临朝执政的行为,司马迁也是带有些许批判意味的。
在《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为塑造吕后这一女性人物形象而选取的几件典型事件包括:杀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与齐王宴饮,欲毒死齐王;太后称制,立诸吕为王;取美人子为孝惠皇后子等。通过这些事件的描写,把吕后强势、刚毅、而又阴狠毒辣、权欲熏心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对于吕后的政治功绩,只在传记的末尾简单提及。此外,对于《吕太后本纪》中的另一个后宫女性人物戚夫人,她虽然并不是本传的中心,但是通过文中所描写的两件事,也大致能看出戚夫人的性格与一生的命运。一是高祖在世时,得高祖宠幸,想要立其儿子如意为太子;二是高祖死后,戚夫人被吕后囚禁于永巷,之后又被断手足、去眼、辉耳、饮哑药,被称为人彘。文中对戚夫人的描写不多,然而通过这两件典型的事件却可以看出戚夫人一生命运的变化及悲惨的结局。
在《外戚世家》中,由于是人物的合传,所以司马迁在叙述事件的时候更加注重精挑细选,在为每个人物作传的时候,往往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命运变化的事件来进行叙述。在薄太后传记中,所选择的事件主要以薄姬儿与管夫人、赵子儿时之约为切入点。在王太后传记中,所写的是王太后因其母占卜而被强行纳于太子宫之事。在卫子夫传记中,写的是卫子夫何以入宫,何以被立为皇后。在钩弋夫人传记中,主要写了“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王,而杀掉了钩弋夫人”这件事,表现了钩弋夫人“子贵而母亡”的悲惨结局。所以,司马迁对于人物事件的选择是极为慎重的,特别是对于后宫女性人物这一类特殊的对象,所选择的事件多是能表现其盛衰荣辱,能反映其性格或命运变化的事件。常常在传记中会写到这些后宫女性人物因何事而入宫,因何事而受宠,又因何事而衰败。在《汉书》、《后汉书》中,这种选择典型事件进行描写的创作方法也多有体现。例如班固的《汉书·高后纪》,班固为了表现吕后突出的政治才能,选取的主要是一些政治方面的事件,比如废除三族罪、妖言令,行八铢钱、行五分钱等。在班固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出吕后在治理国家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又比如《后汉书》中蛮横专权的章德窦皇后,诬陷宋贵人,使宋贵人自杀。又抢梁贵人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并且陷害梁贵人之父。通过这一系列典型事件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章德窦皇后蛮横专权的性格。因此,典型事件的选择,往往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是为了表现或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而选择的事件。
总之,《史记》在展现后宫女性人物命运、表现人物个性与人格方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并对后世的后宫女性人物传记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原文出处:李裕好. 论《史记》对后宫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J]. 文学教育(上),2017,(02):48-49.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