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
中国人发现竹的使用价值并将之利用到生产生活中,乃至将其带入诗歌创作中,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物质层面逐步深化到精神层面,竹制器物体现的是竹的实用价值,是物质文化,以竹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式则体现了竹的精神价值。竹作为一种普通植物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被带入诗歌创作之中,进而以高节的君子风范为世人所咏赞,这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积淀与发展,经受了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洗礼。竹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经历了从雏形期、形成期、鼎盛期到最终衰弱的整个过程。
2.1 秦汉时期:竹文化的雏形期。
自从秦统一中国(前 221 年),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方面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巩固政权,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都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残忍的焚书坑儒却无情地摧毁了文学所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所以秦朝文学成就相较其他朝代而言,成就甚微。
汉代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达到的第一个高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也得到了有力的发展。汉代初期统治者主推黄老思想,以"自然无为"治国,当时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文人入世的热情高涨。汉武帝时期,汉代走进了封建盛世,政治繁荣,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针,文人的文学创作激情昂扬,学术境界开阔。而东汉中后期,由于外戚、宦官乱政,导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文士的入世愿望也受到了阻碍,东汉后期逐渐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清议风气,"天下名士"对人物的品评直接影响着舆论和大众的思想,儒家思想开始衰弱,老庄思想兴起,文士在充满矛盾的思想斗争中,由入世治国转向注重表现个人的生活和意趣。
汉代诗歌主要分为乐府民歌和文人诗,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创作精神,注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多采用"赋、比、兴"手法。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它是在民间五言歌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诗十九首》是主要代表作品之一。秦汉时期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的最初时期,也是中国文学逐步走向自觉的时期。竹文化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从中国现存典籍作品来看,原古歌谣《弹歌》
中就曾出现过"竹:""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但这里提及的竹只是弓的制作材料,是实实在在的竹子,歌谣的主题也并非赞咏竹本身,而是表现竹的实用价值及其用于打猎的过程。《诗经》和《楚辞》中有关竹的作品较多,其中直接咏竹的篇章主要有:《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这里从表面看主要是描述绿竹青翠、茂盛之情状,描写用竹制成的竹席清凉、舒适,但是实质上这是为赞美卫武公修政之德而作,诗人"以竹起兴,将他比作淇水岸边茂盛的翠竹"1;《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
远莫致之……"这里的竹纤细而长,可做鱼竿垂钓;《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此处的绿竹苍翠稠密,以竹起兴咏叹兄弟之间应相互友爱,不要欺诈;屈原《楚辞》中写道"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艰兮独后来,""幽篁"在这里是指阴暗的竹林,竹林遮住天日,喻作者所处的艰难环境。汉代《古诗十九首》的《冉冉孤生竹》中有云:"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以山中翠竹寄予相思之情,塑造了一个已有婚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因此产生疑虑而不禁哀伤的女子形象。
班固《竹扇赋》(录入《古文苑》):"青青之竹形兆直,妙华长竿纷实翼。杳丛生于水泽,疾风时纷纷萧飒。削为扇翣成器美,托御君王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避暑致清凉。安体定神达消息,百王传之赖功力,寿考安宁累万亿。"由这里可以看出,姿态优美、茂密翠绿的竹及扇子上的竹画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但是纵观这些作品可以发现,在秦汉时期的咏竹诗文中,竹与诗文中的其它动植物一样,只是承担着起兴的作用,即先言竹而引起所咏之辞也。
竹因其青翠、修长的独特属性进入诗歌并成为诗歌抒情和咏叹的背景或引子,但此时的竹只是诗歌内容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而并非诗歌所要抒发的主题情感或中心思想,此时的"竹"字出现的频率较低,提及竹的诗歌数量也较少,虽然在此阶段所形成的竹文化尚处于萌芽期,但是至少在这个阶段,竹已经被文人从众多的植物中挑选出来,被文人发现了它有别于其他植物花木的独特属性,且不论这样的区别是否有积极意义,毕竟竹自此开始进入了文人的视野,赞扬也好批评也罢,文人愿意将眼神停留在竹干、竹枝、竹叶上,不可否认的是,这为竹文化的正式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文化的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时社会空前黑暗、政治动荡不安,在战乱频繁的处境下,人的生命显得脆弱无比,士人们的心态也异常敏感,血腥的政治高压迫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逐渐走向崩溃,与此同时崇尚"清谈"、"玄谈"的玄学日渐兴起,东晋佛教的融入,更助长了玄学的发展,玄学美学观念强调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玄学家们对抗司马氏的残暴统治,逐渐形成"崇尚自然、""放任旷达"的名士风气,玄学"贵无"思想注重探求个体人生意义和价值,以完善理想人格为课题,但事实却很残酷,时局动荡不安,士人们渴望超脱现实,寄希望于美酒和大自然,隐逸生活成为高洁名士的追求,他们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终日与花草木鱼相依为伴,虽不在官场,但是士人们心目中也不可能完全地抛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报负和宏愿,文学日益改变了它作为宣扬儒家政教工具的性质,更多地表现为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宣泄和审美追求,文学开始渐渐地呈现出更多的自觉性。
汉代儒学重"经世致用"的精神,因此诗的核心就是能够指导世人如何入世,如何实现诗歌的美刺讽喻作用。首先应当肯定的是,儒学的"礼"有其利于政治稳定、人际关系协调、社会上下秩序合理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这样的"礼"约束得过了头,强调得超出了它本身该有的程度那么将会使人性和"情"被过分压制,从而显出它的腐朽性和落后性,魏晋时期人内心深处的"情"逐渐开始反抗,因此在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学观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的"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 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1,之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风骨"的概念,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审美标准,是文人在理想受到黑暗现实的压制而表现出来的抗争和奋斗精神。这时的诗歌作品逐渐开始追求诗歌的言外之意,绘画求象外之象,音乐求弦外之音,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之下发展并形成了新的特征和变化:文学不再是政治教化和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是个人情感、思想的表达和宣泄的寄托物。"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王粲、陆机、谢灵运、鲍照、谢朓、都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将个人情思诉诸于诗歌作品之中,而并不是为了宣传政治教化。
在这样的诗学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隐逸文学成了士人抒发情怀、针砭时弊的产物,自然山水、游仙、怀古咏史等题材尤其为士人所钟爱。竹也因其常青不凋、顽强的生命力而进入士人人格移情的对象行列之中,与其他题材一同被带入文学创作之中。崇尚自然山水成为魏晋玄学名士的生活情趣,竹在此阶段出现在文学中则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和思想,即成为了"人化的自然".南朝贺循《赋得夹池竹》"绿竹影参差,葳蕤带曲池。逢秋叶不落,经寒色讵移。来风韵晚径,集凤动春枝。所欣高蹈客,未待伶伦吹,"谢眺《咏竹》"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王羲之《竹诗》"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王玄之《上巳日会兰亭曲水诗》"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鲍照《中兴歌》"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谢庄《竹赞》"瞻彼中唐,绿竹猗猗。贞而不介,弱而不亏,"沈约《咏檐前竹》"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刘孝先《咏竹》"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刘孝威《枯叶竹》"枯肠犹更绿,卧柳尚还生。勿嫌凤不至,终当待圣明,"张正见《赋得山中翠竹》"修竹映岩垂,来风共夹池。复涧藏高节,重林隐劲枝。云生龙未上,花落凤将移。莫言栖嶰谷,伶伦不复吹。"从诗歌题目上来看,不难看出此时的咏竹作品已经不仅仅是把竹作为咏叹对象的引子或者铺垫,而是直接成为诗歌咏唱的对象,或唱竹林或唱竹之品性。
竹高节多茎和四季常青的自然属性被人为地加入了文学关照,"高节"因而成为士人"高洁、""清高"的品格象征,"四季常青"被人为地认为是"贞心不变"的坚贞品性。在这个阶段,人们借歌咏竹的高节、不畏严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坚贞和不屈,竹成为了诗人咏赞的对象,尤其经过当时名家的咏叹使竹在文学中的文化符号得以形成并确立,为诗歌中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唐宋时期:竹文化的顶峰期。
唐朝诗歌发展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期。这一时期,唐诗的题材宽泛: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等题材;唐诗流派纷呈、风格多样,有浪漫诗派,以李白为代表,有现实诗派,以杜甫为代表,还有边塞诗派,主要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唐诗的写作者不计其数,不论是皇帝贵族、名士佳人还是普通布衣或者出家僧人,总之全国上下之人都能作诗写诗,日常生活物象皆能入诗传唱,不论是文人的政治生活、怀古咏史、妇怨愁长、战争边塞、自然花草、爱恋情仇、思乡怀家等,都能被写进诗歌,而且都给世人留下了许多久唱不衰的经典作品。唐代诗歌的繁荣发达建立在《诗经》、《楚辞》的文化基础之上,中国古典诗歌从汉乐府、民歌、三曹和建安诗歌、晋代诗歌、南北朝乐府诗歌发展而来,五言诗和七言诗在唐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诗人对诗歌的"平仄、""对仗"等韵律要求和写作技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唐诗的兴盛还离不开"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贵族和文士的雅集、赠别、酬应、唱和,还有题诗于壁"1,唐诗在前代诗歌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汲取养料,这为唐诗的鼎盛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唐代是一个文学异常繁荣的朝代,诗歌在这里绽放出了异样的光彩,在各种动植物纷纷被引入唐诗创作之中时,竹也再次引起诗人的关注和热爱,竹诗数量大增,咏竹的诗人也多得数不胜数,不仅皇权贵族和名家名士咏唱竹诗,普通百姓也深深喜爱竹诗。唐代咏竹名家众多,在初唐、中唐、盛唐、晚唐皆有杰出的代表诗人和优秀作品,杨炯《竹》"俗物不到眼,好书还上心。底事忘羁旅,此君同此襟"、李世民《赋得临池竹》"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贞心世所知。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孟浩然《洗然弟竹亭》"逸气假毫干,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慈姥竹》"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音待我归、"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皎然《寒竹》"苍翠摇劲风,婵娟带寒月。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薛涛《酬人雨后玩竹》"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韩愈《竹溪》"蔼蔼溪流幔,梢梢岸筱长"、刘禹锡《庭竹》"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白居易《池上竹下作》"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虚心即我师"、元稹《新竹》"唯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等咏诗大家皆有咏竹佳作传世。
宋代承接唐代的竹文化积淀,丰富了竹文化的内容和志趣,宋代名家咏竹作品数量仅《历代名家竹诗新注》1记载就多达 107 首,宋代出现的咏竹名着甚多:
林逋《竹林》、《寄题僧院庭竹》;宋诗僧释智圆《庭竹》、《新栽竹二首》;宋祁《竹》、《新竹》等;梅尧臣《县署丛竹》;王安石《竹里》、《此君亭咏竹》、《钟山即事》;苏轼《竹坞》、《于潜僧绿竹轩》、《霜筠亭》、《游七宝寺题竹上》等;苏辙《大雨后咏南轩竹二首》、《筼筜谷》、《此君庵》;黄庭坚《题竹石牧牛》、《竹颂》、《题李夫人墨竹》、《题子瞻画竹石》等;陆游《云溪观竹绝句》、《东湖新竹》、《嘉佑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杨万里《梅竹赋》、《咏竹》、《竹林二首》、《直节轩》;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直竹》、《对竹一绝》等。宋时,咏竹诗歌理趣横生,使诗歌中所呈现的竹文化有了更为丰富的深意,竹不仅是被赞誉的对象,同时也是人们得以展开说理的媒介和假托。
宋代是一个诗、书、画相结合的艺术新时代,诗人不仅工诗,而且工画,同时书法技艺精湛,而画家同时又是诗人、书法家,文人绘画常题诗在旁,加上梅、兰、菊等题材顺利进入诗歌和绘画作品中,竹因潇洒、修长、竹叶青翠而深受画家的喜爱,因此文人写竹、画竹、书竹的热情更加高涨,宋代文与可偏爱画竹,他自创了一套"胸有成竹"的绘竹理论,苏轼创作竹诗也画竹,他常将竹和石头画于一起,偏爱竹石画,并题诗于画上,呈现竹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
在前代人的文化基础之上,竹在唐宋诗歌中的文化象征和意蕴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其代表着的高节、坚忍不拔的文化象征和人格品性也更为深入人心,"竹"作为中国文学中的其中一个重要母题到达了鼎盛发展时期,这也使竹艺术正式进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林,竹文化至今代表着中国文人特有的传统文化气息。
2.4 元以后:竹文化的衰弱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蒙古族统治的朝代,统治的疆域广阔。来自北方的蒙古族统治者们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善骑马、射箭,独特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草原文化系统,他们是好"动、"性格豪爽的游牧文明,游牧民族衣食住行都取之于动物,吃牛羊肉、穿动物皮衣、驻扎帐篷、善骑马,他们离不开草原和牲畜,哪里有草原就需要往哪里去,一旦牲畜得瘟疫发生大量死亡将会直接威胁到游牧民族的生存,迫使他们进行掠夺和劫取,所以游牧民族是"动"的民族;而中原大陆的人们是典型"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中华民族是古老的农业民族"1,他们是与土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农民,土地是固定不动的,农民也将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而且土地的产量基本上是稳定的是可以预计的,年年都无大变但是年年都有,属于源源不断、细水长流,因此农耕民族是"静"的民族,他们求稳求平安、易于满足。
蒙古族统治者所带来的那种外向型的文化与中原人们长久以来所积累的内向型文化相碰撞时,必然导致元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审美标准向有别于唐宋时期的方向发展。游牧民族深受草原文化系统的陶冶和启迪,经过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饮食、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等游牧文明,由于游牧文明 "动、""游"的特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因此游牧民族的文化积累方式多为口耳相传,口耳相传的效果不能像文字记载那样准确无误,口耳相传所承载的信息量也无法达到文字书写那样庞大和系统,为了使得口耳相传的传达效果更佳,人们想方设法将信息提炼得更加朗朗上口、易记,因此游牧民族更喜爱歌舞,歌舞比之文字更易传唱,所以富有元代色彩的元曲就是元代艺术的代表之一,游牧民族并不像中原士大夫文人那样追求文学的"植纲常而厚风俗"的政教功能,反而更为重视文学的愉悦性和观赏性,因此在元代,代表民间大众化艺术的元代戏曲因其通俗、直率受到了统治者和百姓的欢迎,是大众娱乐的首选,蒙古族的游牧民族性格使他们不易于对讲求含蓄、以教化为目的的高雅的文艺感兴趣,他们对娱乐性的歌舞有特别的嗜好。而唐宋以来的诗歌文学都是建立在以中原农耕文化、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基础之上,重文学艺术的政治教化功能,在审美上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的含蓄美、温柔美,这就使得诗歌艺术在元代受到一定的削弱,诗歌艺术成就较之前代有所下降。诗歌中咏竹的作品也就更少。
唐宋之后,代表文人高雅旨趣的诗歌逐渐被市民文学--市井小说和戏曲所掩蔽,咏竹诗歌渐渐消弥,体现在诗歌中的竹文化已然没有唐宋时那么繁荣和丰富,虽然此时的竹文化已趋向衰弱但是并不代表没有。金朝四世皇帝完颜亮曾做《以事出使,道驿有竹辄咏之》:"孤驿潇潇竹一丛,不同凡卉媚东风。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月轩》:"一幅清风竹写生,月华霜白纸如冰。天公老笔今无古,枉却坡诗说右丞;"元代吴师道《雨竹图》"千年舜妃泪,一幅湘川雨。掩卷不忍题,余心正怀古。"在元代,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相互融合的进展,一方面,北方统治阶层所代表的游牧文化渐渐敞开心扉,意识到中原文化的优势和特点,逐渐以主人翁的姿态向农耕文化以及南方文明学习,汲取中原定居民族统治和管理的经验;另一方面,中原地区、江南地域所代表的农耕文化,在北方游牧统治者的示好意识下,也努力期望达成新的转型,南方农耕文化对北方游牧族群潜移默化的、外在的影响力逐步转换成他们内在的、主动的、有意识的学习驱动力,也正是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北人才终于开始对南方文化学习,才重新恢复科举,科举制度的恢复使得一直被冷落的中原士人重新有机会进入仕途,诗歌文学才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此时的诗歌毕竟已经没有曾经的繁荣。元代柯久思善画墨竹,也常做题画诗,他的《自题晴竹》中又"岁寒有贞姿,孤竹劲而直。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元代文学家虞集《高竹临水上》"高竹临上水,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竹画诗相当精妙,如《题仲宾竹》"此君有高节,不与草木同。箫箫两三竿,自足来清风。;"明代文学家徐渭也有不少咏竹佳作,如《月竹》、《题画竹》、《风竹二首》,还有《雨竹》、《雪竹》,明代画家唐寅也有较多咏竹诗《题枯木竹石》、《题画竹》、《一林寒竹》、《竹枝图》;清代郑燮不仅是咏竹名家同时也是画竹大家,写过许多竹诗,如《新竹》、《平安竹青》、《题画竹》、《秋风竹石》、《幽篁雪夜》、《题竹兰石》等,他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脍炙人口,此诗将竹子人格化,同时这也是郑燮自己像竹子一样傲骨凌云的晚年人格之写照。
元以后诗歌中呈现出的竹文化日渐消弱,其中有一大部分的竹诗都是为了配合竹画而创作的题画诗,诗是为了映衬画,画是主角而诗只是配角,诗中的竹文化地位已经不可避免地下降。"五四"运动之后,白话小说和自由诗崛起,以"竹"为主题的新诗创作已经很少,但是竹文化留给世人的审美体验以及刚劲正直的人格象征却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