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保持学生积极思维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8 共1612字
论文摘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 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 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认真研究新课标,深刻理解高中历史

  教学目标的内涵是真正实践新课改的前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理,关爱人类的高尚情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着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同时新课标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展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因而,教师只有在充分重视并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去培养发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也只有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历史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达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与主动性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因为要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现行教材的系统性是很强的,但是由于教学实际不同,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一教师的要求。 因此,对教材进行调整、重新加以组织,是完全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一节课内容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也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状态。

  例如,我在讲授“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一部分内容时, 就将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两节内容整合在一起,对“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三种制度分别从其产生、发展、完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五个方面为学生设置思考题,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阅读有关材料、组织讨论,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点评,效果很好。 因此,对于建立在初中历史教学正常开展基础之上的新教材,而高一学生并没有多少历史知识的新情况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使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比较紧密,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思维保持积极状态。

  三、坚持教学中的史论结合,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思维状态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不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历史学科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 其落脚点主要在史论知识方面。 因此,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深度,发现隐含在教材里的有关理论问题, 引导学生加深认识, 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些隐含性的理论问题,往往是通过具体史实体现出来的。 因此,一定要以史实为根据,来得出每一个论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例如,讲《辛亥革命》一节,可以这样安排:通过分析爆发原因(史),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论);通过武昌起义(史),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论);通过临时政府人员组成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论)。 当然,训练方式不一而定,也可反其道而行之,先把教材内所隐含的史学理论告诉学生,引导学生找史实对号入座, 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做到观点与史料辩证统一。 这样边讲边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样能保持积极状态, 同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总之, 无论以何种方式实施历史课堂教学,只有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 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日臻完善, 使历史教学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能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