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一直把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副科”看待,总认为历史不重要,只要记住课本内容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历史知识的考查日益灵活,在考试中很少出现课本中的原题,而是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多数试题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然而,许多教师仍然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仍有不少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简单,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很少在教学中应用。有的教师更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生硬地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学习的机器。这就使得学生对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单纯地将历史课作为让大脑休息的时间,更有个别学生在历史课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课本线索展开讲解,如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地点、经过和结果等,这样的教学看起来条理清晰,学生学起来也简单明了,但缺少灵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便成为了每一个历史教师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精心进行课前准备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一)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教师就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即备好课。有的教师之所以在讲课时出现“卡壳”现象,就是因为其在课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不连贯。
其实,备课不仅仅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备课时教师也绝不能只是照抄照搬教案内容,而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思考,把相关的知识串连在一起。只有在课前认真备课,全面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节奏和教学环节,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优化、完善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就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并通过查阅资料、在网上搜索等多种途径收集与所讲内容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融入教学内容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尽量使教学内容适合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愉悦地学习和接受历史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加工,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更加完美,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历史知识。
(三)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启发性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思维。具体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讲解要有很强的启发性,在讲解知识点时要适当地向学生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来讲,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所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要突出教学难点、重点;二是问题的设置要简明扼要、难易结合,要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通过思考都能顺利回答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三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问题,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积极思维、认真思考。如在教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结束唐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唐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样问题拓展了知识的深度,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
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创设问题让各小组讨论,待各小组得出结论后再分别给予回答,最后比较哪个小组的准确率更高,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之后,教师再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五代时期政权频繁更替的实质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可进一步地提出:吸取五代的教训,北宋的第一任皇帝赵匡胤采取了何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对北宋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通过进一步讨论,从中发现了历史知识内在的必然联系,不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了合作精神,还有效提高了历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积极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l]时海萍.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4).
[2]柳延东.基于建构主义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