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教育部发出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也进入了改革的实验性阶段。历史知识的纷繁复杂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进行选取,使其更加符合高中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更加能够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就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目标。
1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1.1 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于生活化教学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老师通过对生活中的学科知识进行捕捉,将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使得较为抽象的教学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建立起来,进而使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而有的学者将生活化教学较为简单地概括为将生活的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其要求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我们高中历史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们的发展需要,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挑选较为有兴趣的材料,实现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的密切结合,从而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增强学生们运用历史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
1.2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从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推广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比如说生活化的历史教学要求老师们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使用接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单一、被动地进行读、写、背教学等,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们除了讲述一些乏味单调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穿插某个事件的诸多小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生活化教学需要历史教师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从而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并帮助增加了教师们的历史知识素养;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现实生活和知识的联系,并对学生们的生活情感体验加入关注。其教学围绕着人与自然、他人、自我、文化等内容展开,能够给学生培养出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
2 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2.1 政治色彩浓厚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的一种记载方式,影响着高中生对历史的初步印象。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受到了严重的“左倾”思想的影响,历史书成为了政治统治的工具,受到了政治思潮的严重影响。历史教学成为“无产阶级”宣扬自身统治思想的工具,历史学科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受到一定影响。在“为无产阶级统治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高中历史教课书往往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为教科书编写的中心,将阶级斗争变成了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线索。高中生往往更加注重对政治学的研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历史之上。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时往往将农民战争、中国人民的阶级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讲授的重点,而忽略了对世界文化史、科技史和思想史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往往认为只有政治史是最重要的,经济史和文化史只是其次。在这样的教科书编写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政治斗争的研究之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十分不利。例外,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将历史记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也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判断,影响了历史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单纯的政治斗争教育,加入了经济史和文化史,但是经济、文化、科学、思想等方面的历史说明仍然稍显不足,这种局面亟需加以改善。
2.2 应试目的性极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步发生改变,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对当前的教育产生着十分严重的影响。高中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我国高中教育往往将升学率作为最重要的评定标准,学校教育的好坏往往只决定于学校升学率的高低。高中教育仅仅围绕着高考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成为高考拉分的影响因素。应试教育仅仅将应对考试,提高考试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作为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学则只注重对历史教科书的记忆和背诵,很少设计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学生往往仅仅注重对教科书本身的背诵,而忽视了对教科书相关知识的考查和鉴别,学生很难对某个历史阶段进行广泛的了解。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意义进行机械性的分析和记忆,而忽视了历史本身丰富的生活内涵。同时在内容上,历史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从中获取更多有益的趣味知识,因此,很少有教师上课能够将课本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向同学讲授其中的背景,也难以通过课堂授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2.3 教学大纲的禁锢
我国的教学大纲一般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和编写,没有反映地区的差异性,初高中一般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活力和生活感。学生需要通过了解历史来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从各种历史事件中获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教学大纲如果仅仅关注基本知识和概念,学生就难以从教学知识中获取个性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也难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因此,统一的教学大纲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实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3 加强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应注意的问题
3.1 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表达的优劣将会对学生们接受知识、分析并理解历史的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语言作为老师们展开课堂教育的直接载体,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于老师们教学语言的要求是要言简意赅、谈吐清楚并富于感染力。而生活化的教学语言除了一般性要求外,还需要老师们能够将语言表现得通俗明白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历史知识的讲解中。需要注意的是,通俗直白的教学语言要避免无益的低级趣味。
3.2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课堂授课无非就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其表现形式主要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然而新的高中历史教程课标中提出要将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相结合,积极探索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为此,与生活更为贴近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应当被大力推广。老师们应当结合历史教学内容,积极构建适合的情景。比如说在讲授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司法制度时,可以通过相关书籍了解到古代的“牢房”、“衙门”等,并组织学生对其模拟。生活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具备善于发现并挖掘出生活中教学资源的能力。
3.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由于历史已成过去,单单从书本上了解历史事件、人物缺乏直观的感受,是较为困难的。即使老师们能够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历史进行表述,仍然使得学生的理解稍显乏力。此时,如果能善于运用图片、模型、视频影像以及实物等,将抽象的历史人物、事件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无疑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并理解历史。比如在讲授“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时,老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文革”的纪录片,引起学生们对于这段历史探究的兴趣。
3.4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与教师的互动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各高校应当在新课标要求的指引下,将生活中的历史信息引入课堂,把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挖掘,让学生主动寻找历史资料,并向同学讲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找到贴合生活的素材把学生关心的事情搬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要敢于将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造,让学生在主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将深层次的历史知识向学生传达。这个目标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既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广博的社会经历,还需要学生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谈谈其体会,提高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其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另外,教师要选择具有生活色彩的思考题,让学生有意识地将历史事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从自身和他人的生活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从现实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教师同样要将历史事件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教师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让学生通过微博、网易新闻或者报纸等途径让学生将现实事件与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讲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可以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展过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将社会责任系于己身。
4 结语
当前,在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的理念已经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同时关于生活化教学在实践中贯彻的研究也不断增多。虽然学界尚未对生活化教学作出统一、严格的概念界定,但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加强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 赵彦芳.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3(17).
[2] 王银.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构建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模式[J].长三角(教育),2012(2).
[3] 毛铭丰.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现实是流动的历史———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化与生活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2).
[4] 丁玲玲.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J].海峡科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