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做好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呢?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同时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立德树人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悠悠中华,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精忠报国,忧国忧民。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为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留青史;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如出色领导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则是他的真实写照;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勇赴国难,公而忘私,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传承精神。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有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等坚定的信念啊!国人们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品德和信念,才换来了现在的祖国强大!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文景两帝提倡节俭,减轻农民负担;雷锋关心他人,服务群众,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勿忘国耻。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在中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 一片瓦砾,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进而去勾画未来的美好远景。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
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实现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历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方法
(一)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寻找感悟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人、英雄、仁人志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涉及,这些人物令学生敬慕崇拜。他们迫切想了解探究,甚至想一睹为快。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开展读书活动,开展了“伟人少年时代”演讲比赛、“英雄在我心中”讨论会、“革命先烈”故事会等活动,激发了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刻苦读书、求学,寻求探索革命真理的艰难曲折历程,常常吸引着学生,打动着学生的心灵,以至在讲故事听故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读书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们了解了历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我们还搞了“我最崇拜的英雄”主题会,“学习先烈诗抄有感征文”、“历史上科学家专题讲座”等,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在学校逐渐形成。
(二)通过讨论让学生受到启发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讲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我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对历史缺乏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受电视电影的影响,只看到了他们的功绩,看不到他们的过失。为此,我引导学生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在班上展开大讨论。使学生既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功绩,又看到他们不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的灾难,培养了学生全面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既要学习历史人物好的品质和优点,又要摒弃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三)通过分析比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讲《辛丑条约》时,引导学生将已经了解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从时间、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意义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了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再通过这三次条约的赔款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受苦受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分析比较中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名言品析激励法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名言。这些简洁精辟的名言警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学生品字析句,不但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能深化思想教育。
比如在讲有关唐太宗纳谏相关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品析了李世民说魏征之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段话。使学生领会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听取臣下的意见,所以他把忠心向他纳谏的魏征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品析,学生不但掌握了较全面的知识,而且从中受到了启示:做人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少做错事,少犯错误。
(五)情境感染、潜移默化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视电影和文艺节目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水平。还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美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红军长征》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了长征路线图和飞夺沪定桥的材料,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经历了一个极端艰苦的历程,这在世界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长征精神鼓励了学生,他们好好学习,刻苦读书,树立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下册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