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新课改? 它指的是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等诸方面的深刻变革。简言之,即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突破与创新。那么,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会面临哪些问题? 历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和洗礼? 如何按新课改的要求实现角色的转变和调整而走进新课程呢? 作为奋战在高中历史新课改下的第一线教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角色向“新”理念的转变等问题试进行探究。
一、新课改下的“旧”问题
贵州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自 2010 年秋季实施以来,现在正“如火如荼”地步入“正轨”,但纵观改革,其成效并不显着,这不得不让我们“驻足”问题的症结所在。总的来说,新课改在师生、教学等方面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境,使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心存困惑,主要有:
(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
部分高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笔者仍时常听到周围的同事在抱怨:“这些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实在是太糟糕了,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常常张冠李戴,好像是第一次听老师讲似的。”升入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笔者对此也深有体会。毋庸置疑,高中历史的学习是建立在初中历史基础之上的,然而在现行应试教育下,初中历史课程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初中学校把历史课视为“豆芽科”或“副科”,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学生也就“走马观花”,尤其是到了初三,升学采取开卷考试,历史课被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中考主科所挤占、覆盖而形同虚设。学生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历史知识薄弱,直接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步伐跟不上,兴趣低下,甚至厌恶历史学习,从而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推进带来了不利影响。而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以专题的方式展开,更加重视历史知识的整合,从而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线索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系统而全面的通史知识。所以,学生初中基础薄弱,使初高中历史的衔接性不紧密,不仅成为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也使现有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失去了依托,为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教学进度偏紧,课时严重不足
高中新教材课程采用古今中外历史合编的“模块 + 专题”式结构进行教学,内容精炼、跳跃性大、学术性强、思维层次高、教学难度大,给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短短的45 分钟,要想完成压缩成“太空饼干”式的内容,其教学任务可见一斑。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太过“肤浅”,使初高中教材内容无法衔接。
如笔者在讲解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专题三第3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中的“五四运动”时,既要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又必须讲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的联系,由此牺牲太多的教学时间。但如果大讲特讲五四运动而不讲解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就不能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显然与新课改理念大相径庭。此外,该教材(必修Ⅰ)专题二第 3 课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因内容庞杂、繁多、时间跨度大,要想 2 课时讲授完显然力不从心,该内容老教材至少也需要 3 课时。目前,我省大部分完全高中在历史课的安排上也是“忍痛割爱”,每周 2 课时,且不连排。课时少、内容多而杂,教师的教学怎能呈现出“天光云影”般的多姿景象呢? 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新教材的专题模块在一些内容的编排上忽视了教学课时,无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受影响,最后导致教师教学进度不能“与时俱进”,从而使高中新课程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负重”前行。
(三)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混乱
据笔者调查,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诸多高中历史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根深蒂固。在新课改形势下,新课改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落实。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较为沉闷,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教师讲授如“雾里看花”,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其学习的热情和智慧的火花已不再闪现,探索创新的精神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试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何而来呢? 即使部分教师更新教学“现代化手段”,却是滥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影音像资料)。教师动不动就采用探讨(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历史人物扮演),让学生当众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
可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便可发现,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讨论、思考,实则是一出“木偶戏”,热闹但没有思想,许多学生并未因此学到应学到的知识。也就是说,历史教育的目标并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真正完成。如果听任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将会大打折扣,新课改的预期目标也会如昙花一现而“凋谢”。学生未很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观点,也就无法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那么这种探究性的学习俨然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
二、新课改中教师的“新”理念
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既是反映新课改的“晴雨表”,也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助推器”。尽管新课改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困扰和问题,但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找到各自的“交集”,毕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笔者认为当前新课改的根本出路是要更新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现其教学方式的转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教师要做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
(一)强化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初中是通史式的基础教学,而高中是专题式的能力素质教学。二者教材的衔接不够紧密、跳跃性大、内容庞杂、理论性强,其教学模式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从教材内容上看,初中历史教材删减了大量基础知识和繁杂的内容,内容相对简浅化;而高中历史教材却集古今中外的历史于一体,采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式模块进行教学,其内容繁多而专深,学术性较强。因此,高中与初中历史的学习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即初中的学习是为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高中的学习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为此,历史教师要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使其构成一个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有必要在相关内容上为其“补课”。如《历史》(必修Ⅰ)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及其演变,重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历程,但大部分高中生对其中涉及到的古代中国朝代更替变化的相关历史问题还很陌生,在此教师就很有必要给学生补充与之相关的内容,使初、高中的内容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此外,教师要在学生思想上加以引导和历史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开始学习历史时就认识到历史教育可以借助历史文化营养来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智慧”,使得高中的历史教学得以延续并有效开展。
(二)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也是教学的参与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1、导入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部好的电视剧若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观众定会目不转睛;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读者就会手不释卷;而一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自然能触动学生心弦,“立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如笔者在讲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首先讲解“酎金夺爵”、“杯酒释兵权”的故事,通过故事导入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时所采取的措施;在学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笔者讲述了左宗棠少年时就胸怀大志(15 岁时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年近 70 岁带棺出关收复新疆的故事,表明誓与俄国决一死战的决心,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军事保障,最后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加深了他们对左宗棠的评价,还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总之,通过引人入胜的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效完成了教学三维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2、创设问题情景。即向学生提出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的历史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笔者在《外交关系的突破》中讲解“重返联合国”时,创设这一情景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对此作何回应?
提问涉及到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中国的国家主权等问题,这有一定深度而又具开放性的设问,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自主创新的活力像开闸的泉水一样汩汩涌出,还揭露了美国的丑恶嘴脸,更使学生认识到了美国提这一“方案”的本质。
而且,教学情景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如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教师通过即兴演唱《大刀进行曲》,把学生引入到如火如荼的战争场面。然后要求学生就歌词中的“鬼子”“抗战”“东北义勇军”“全国爱国同胞”“军民团结”等信息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战争场面? 学生通过歌词提供的信息确定为抗日战争。接着,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分析并提出:“现在我们将走进抗战现场,不仅要通过这场残酷的战争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罪行,更要从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中去认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民族意志。”于是,通过情景使师生与文本的多次对话,激荡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这样,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中,唤醒了自我、激发了感觉、调动了情感、孕育了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方“沃土”。总之,好的教学情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密切师生关系,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多媒体的运用。历史学习的方式日趋多样化,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历史学习的最佳氛围就是要有真实或较为真实的历史学习环境,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进行着“生动”或乏味的表演,学生则是各种类型的观众。他们抑或静听默记,抑或漫不经心,抑或进入半睡眠状态,这种只靠教师单纯而无趣的讲解,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的。如果用多媒体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学生可从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中见其形,从激情丰富的音响效果中闻其声而受益,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富有人文色彩的全方位发展”。如笔者在讲授《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播放了电影《太行山上》片段,视频让学生体验到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岁月,使他们在战火中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以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而取得抗战的胜利”这一历史事件。于是,历史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学生也在愉悦的合作中逐渐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体。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已将传统教学中抽象晦涩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音像画面,其直观性、可视性使学生感同身受,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还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取舍也要有“度”。如果对教学内容“不闻不问”,整节课都用“五光十色”的图画、音效来展示,不仅使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学生在各种图画、视频的诱惑下习惯了感官刺激,最终会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所以,“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高中历史教学多样性的内在要求,丰富多彩的教学技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利用。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历史学习过程,体验历史、解读历史,使教与学日趋和谐、统一,给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正如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上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可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师生的互动往往也会在愉悦的笑声中“心有灵犀”,从而再次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不再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技巧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选用,精心设计。因此,新课改形势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养成教学“新”
理念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然而,新课改不是朝夕之功,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战斗在教学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才能走出迷茫和困境!
参考文献:
[1]周道贵.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和实验探索[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522(3):27 -30.
[2]徐立峰. 高效课堂—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综合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7.
[3]邢宇峰. 如何做好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J]. 黑龙江史志,2013(17) :234.
[4]严先元. 教师的教学技能[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64.
[5]陈辉.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2.
[6]吴秀辉.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高策略[J]. 文学教育(中),2012(09):156.
[7][苏]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 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