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储蓄、黄金、房地产、基金、股票、债券和保险等的理财意识愈发强烈。中国大妈们壕置黄金的行为,虽有些盲目投资的意味,但也肯定了个人理财存在必要性和发展空间之大。
二、主要理财渠道
1.储蓄。对中国居民而言,储蓄是一种十分传统的理财手段。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中国的储蓄率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35%开始,一路上行,直到现在也一直维持在50%左右,居高不下。期间即使是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央行的降准降息也没能阻挡大家储蓄的步伐。我国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究其因,其一,储蓄中的活期银行存款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流动资产的形式之一;其二,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但在庞大人口的低阶层人民心中,他们并没有投资,或者说是“钱生钱”的意识,他们只是单纯的在存钱。虽然储蓄率现在还维持在50%左右,但不增长就是另一层面上的下降,随着人们对投资意识和投资知识的不断增强和深化,大家的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和稳定,储蓄率则会一定程度的下降并维持在一水平。
2.黄金。在这几种理财渠道中,黄金投资算是辈分最大的了。黄金是独立于任何国家的价值型投资工具和资源,几乎不受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等环境的影响。千百年来,黄金作为货币流通的工具,一直为人们广泛使用和投资。然而,我国建国以来对黄金实行严格管制的行为,限制了黄金市场的发展。直到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才让黄金投资--这一古老的投资手段回到社会大众的视野中来。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开始了黄金类投资产品的研发。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黄金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交易总额过少,产品结构单一,与国际并未完全接轨。虽然如此,但我国的黄金交易总额年年攀升,再2014年我国更是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不过,对于进行个人理财的散户而言,进行黄金投资还是要谨慎操作,小心杠杆类产品。在目前黄金处于低位时可以适当补仓,做长期投资的打算。
3.房地产。对进行房地产投资的的个人来说,近十年可谓是顺风顺水。虽然政府一再打压楼市,提出了保障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多项措施,但由于人口问题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动,楼市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呈供不应求的态势,房价更是直线上涨。有剩余资金的投资者看出了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但加入的同时,也将楼市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购房高潮。有人说,“资金池里的资金是有限的,不是在这转,就是在那转。”2014年股市的暴涨吸引了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目光,此时,楼市低迷不起,可是即便是这样,房价也依旧没有大落。反而是2015年股市还未暴跌之时,楼市便已悄然回暖,房地产成交量明显回升,一二线城市房价全面上涨。不少人猜测,新一轮的楼市上涨即将来临。
持此观念的投资者要理性慎重。十年的增长,十年的建造,到如今,有些城市已出现了“空城现象”.这段时间内,中国的住房问题,人民的生活习惯也都发生着变化。总量上供不应求,大批量从没房住的买房人群早已是过去式,现下更多的是对小区绿化、软硬件设施等周围环境,住房标准的更高要求。人们的“要住房”正逐渐被“住好房”所替代。这便出现了住房结构上的不平衡。因而楼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朝着多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投资者在进行房产投资时要理性分析该房的投资价值,不能一味的抱着“只要是房子就会增值”的想法,要进行合理优化的选择。
4.基金。虽然基金市场已成为我国个人投资者理财渠道中的第二名,但对于传统而且占GDP达50%的庞大的储蓄而言,发展空间依旧十分有限。基金行业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发展,与其操作上的优越性密不可分。其一,购买基金要求的最低投资者十分低。扩宽了社会低阶层的投资投资渠道,赢得了广大的投资群体和十分可观的资金量;其二,人均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继而增加社会闲散资金,使基金公司得以吸收拥有庞大的资金量。其三,基金公司的运作是将个人理财者的资金存款委托给专业的投资团队,使得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普通投资者在可以享受股票债券市场带来的收益的同时避免分散市场带来的过大的风险。
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若是对其他高风险市场不熟悉,又想获得较高收益的话,可以考虑基金。当然,基金市场的兴衰往往决定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当身处牛市时,购买股票等风险较大的金融工具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其他时候基金都会“稳一些”,不会造成太大损失,当然收益也低于股票市场。
在选择基金是要考虑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最重要的是基金类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类型;其二,基金经理的能力和历史业绩也是重要的考虑方面,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人;其三,基金公司总体的实力和基金经理人变动的频率,总体实力代表着客户的信赖度,基金经理人的时常变动则会造成投资者的被动选择的无奈。
5.股票。常言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确是这样,自股市开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2007年和2014年两轮牛市,以及牛市之后的熊市和长时间的调整。这种高收益的背后有着极大风险的支撑。但对于个人投资者的理财行为而言,个人理财,在一定程度上更多追求的是价值的保值以及稳定的增值,而非高风险下的利益追逐。这便使得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要尽量避免短线操作,要采取“投资”行为而非单纯的“投机”行为。要做一个长线投资者,进行价值上的预测,而不是进行追涨杀跌,过分自信的非理性行为。然而,股票市场上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可能是证券市场制度的部分缺陷所导致的。虽然国家一再加大对个人投资者入市财产的利益保证力度,但无论是从定价机制上还是购买机制上机构投资者都占了很大的优惠,这种优惠从未取消或弱化过。况且,中国的散户交易量能达到整个市场交易的80%,这其中多数都是投资者自己进行操作,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时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更有人说:“十个投资者中,八个赔,一个平,只有一个赚了钱。”基于以上情况,对于想要通过股票交易进行理财的投资者而言,可以将投入股票市场的资金设置在一定比例的范围内,这种范围是投资者个人内心可以接受的。同时,要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正确看待股市的涨涨跌跌,尽量进行价值性的投资。
6.债券。债券市场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三种。其中,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个人投资者进入的不多,而进行个人理财的更是少之又少,国债则是个人理财者进行债券市场投资时的主要手段。我们的国债市场占到整个GDP总量的12%左右,余额接近7万亿,这个数字还是十分可观的。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国债回报率十分有限,但风险极小,信用极高,对于存养老金和一些强烈要求保值的资金的理财人而言,这是十分合适的,当然转让以及也要注意其是否可以流通流通转让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它作为储蓄的替代品。它的免税给了它一定的优势,但在流通提现方面,营业网点的办理方面则十分逊色于普通储蓄了。
7.保险。保险,作为理财工具的一种,对个人而言,其最大的特点是保障和保证。我们常说的前六种理财手段,都是进行手中财产的增值保值方式,以期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保证与保障,保险则恰恰相反。保险是前期进行保障,并在保障的过程中进行小额保费的支付,是用社会大家的财产对自身进行的一定程度的保障。
我国的保险业算是起步较晚的,即使现在保险业的增长速度依旧很快,然而至今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实际生活中,大家对于保险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这也是保险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的保险,是包括投保,理赔等所有的流程。这其中,让大家意见最大的便是保险推销员的推销问题。若是这方面得到优化,或者是保险公司可以彻底断掉投保前期的活动,而将这些承包给其他公司,保险业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其实,在生活中,保险无处不在,例如出行时买的火车票、飞机票,游玩时景区的门票,上学工作时的义务的或自愿的各种保险形式。而保险潜在的发展空间,则在于群众的保险意识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手中的财产逐渐增加,对生命养老各方面的认识逐渐加强,保险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这会极大地推动保险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