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涉足金融,银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增加一重。就像有些人说的,银行需要改变,模式需要创新。而资管产品作为银行新的创新模式,似乎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013年10月 底,有14家 商 业 银行 获 得 理 财 管理 计 划 试 点 资格,并多数已经发行了相关产品。2013年12月,银行开始真正涉足资管产品,玩起了代客理财。发行之初,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市场销售火爆,被众多投资者青睐,甚至有人分析,银行加入资管产品,不仅给大资管时代的竞争添了几分“火药味”,也让代客理财的大资管时代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清晰。
但是,随着前人试水的不断尝试,银行代客理财存在的弊端与漏洞也慢慢地凸显,让不少投资者止步观望。尽管有银行业内人士称,银行发行资管理财产品,是对资产池“一一对应”模式的尝试,资金投向、产品风险都趋于透明。但仍然不能否认,对于许多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资管理财产品与投资者仍待进一步的磨合。
银行资管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的特点目前,已有多家银行获得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两项业务。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已经陆续推出了自己的资产管理计划试点产品。
作为一种创新式的银行理财模式,银行资管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首先,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多数资管产品“去预期化”,尽管存在少数提供预期年化收益率,但预期年化收益率也相对较低,大都在5%左右,且收益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与同时期信托8.5%左右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差距甚大。例如,工行的资管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既不提供保证承诺,也不保障本金,投资者需自担风险。也就是说,产品到期到底能收回多少收益,甚至能不能实现收益并没有明确的保障。
其次,银行资管计划产品的交易形式为开放式,不再有刚性兑付性质,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形式。
由银行作为资产管理人,实现了银行理财向代客理财转变,同时银行资管产品越来越基金化。
再次,银行资管产品大都投向债券、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正是因为资产的高流动性,使得银行资管产品的收益性和风险性都相应地增高,这也是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资管产品的高费率与高风险银行资管产品除了没有明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或者是预期年化收益率较低外,相比银行发行的其他理财产品,首批银行资管产品的高费率也显得有些苛刻。同样以工商银行为例,首期资管产品管理费或者是手续费就包括托管费0.1%、销售费0.4%、固定管理费0.6%。除此之外还有浮动管理费。按照保守的计算方法估算,该款资管产品的各项管理费将达到1.1%以上,而对普通银行产品的管理(托管费0.02%~0.05%,销售费0.2%~0.4%,个别产品会收取固定管理费0.2%)进行估算,大约在0.65%。这与银行资管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按照人们的传统思想,一般高费率的产品往往收益比较高或者风险比较小。然而,银行资管产品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明确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或者预期年化收益率较低。尽管收益率较低,但并不能保证银行资管产品的无风险收益。因为在目前几家银行发行的资管产品中,大多数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且资产保持较高的资金流动性。这就显示银行高资管产品的风险并没有明确的保证。同时,如果留意银行资管产品的说明不难发现,银行自身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风险提示,尽管产品说明中资管产品属于低风险产品。这也是银行资管产品遭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银行代客理财时代的到来仍有待磨合暂且不论银行资管产品的高费率还是风险性遭受人们的诟病,还是这些产品并没有明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让许多投资者心里没底。事实上,对于银行的首批产品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可“染指”,因为银行资管产品的高门槛并不是一般投资者就可以尝试的事情。
同样是工商银行,在它推出的首款资管产品说明书中就明确指出,该产品计划发行规模为75亿元。这款产品的销售对象为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以上超高净值客户,认购起点为10万元,追加金额为1万元的整数倍,银行资管产品的高门槛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相比工行资管产品的高门槛,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等降低门槛拉拢客户,推出的理财管理计划主要面向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的全体个人客户。同时在认购起点方面,也相对“亲民”。其中,交行认购起点为10万元,对客户金融资产规模也没有具体要求,而兴业和浦发更是进一步降低门槛认购起点均为5万元。但是这仍然不是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能够满足的条件,同时再加上资管产品的“去预期年化收益率”对于传统的银行理财客户来讲,这仍然是一个高门槛的投资方式。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处于试点阶段,多数银行此次设置的投资门槛要求较高,几乎均面向有投资经验的高资产净值客户,产品费率也相对高一些,更重要的是,对于银行代客理财的风险,银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提示,信息披露不足。同时,目前虽然银行获得了发行资管产品的允许权,但是有关部门对于银行资管产品的监管并不十分健全,也没有相应的条文给予明确的规定约束,这就难免造成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的摩擦发生。
随着银行资管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产品的费率、门槛都将更加“亲民”,银行理财产品如果想真正成为代客理财工具,除了这些还远远不够。银行内部人士陆珊久在博客中关于银行资管产品就曾提到,银行资管产品要想迎来大资管时代,银行真正成为代客理财工具,还需要资管产品自身不断地与市场磨合。
同时,“理财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要想有所突破就需要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的服务。
只有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市场营销过程、投资操作过程以及业务结束过程等全方位、多环节加强风险管理,才能形成互补和支撑,最终有效控制相关风险,从而避免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避免银行理财身陷零收益、负收益泥沼。”其中,银行产品设计科学、信息披露充足、反馈机制灵活等也是银行涉足资管产品,进行代客理财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