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新传播理念下现场直播在正面报道中的作用(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0 共11399字

  题目:新传播理念下现场直播在正面报道中的作用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 传播理念的转换与正面报道的瓶颈 
  (一)平等的“受传关系”渐成主流
  (二)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和新时期受众对正面报道的需求 
  (三)正面报道的瓶颈 
  
  二、 传播理念的转换将现场直播推向新闻报道的前沿
  (一)现场直播的演变 
  (二)直播节目的走向  
  
  三、 直播--激活正面报道
  (一)现场直播将正面报道从“抽象”转换为“具象” 
  (二)正面报道从“静态”转换为“动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的采集、加工、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有效。中国电视新闻从技术手段到内容风格,从理论建构到业务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电视新闻传播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节目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立台之本”,都是提振电视台层次的不可或缺的一块“阵地”。从当年影响巨大的央视《直播中国》到去年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的直播节目《直播这一刻》,直播手段在正面报道当中的地位正在改变。本文试图通过论述电视新闻的本来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电视新闻节目直播常态化,来讨论怎么样将现场直播这种新兴的报道手段与正面报道更好的相结合,为正面报道的宣传工作多做贡献。 
  
  关键词:现场直播  同步播出  正面报道  激活  传播理念 
  
  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的采集、加工、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有效。在世界电视业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中国电视新闻从技术手段到内容风格,从理论建构到业务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杨伟光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出:“电视是全天播出的新闻媒介,它的时效观不是播今天的消息,而应该是刚刚发生的消息,甚至是正在发生的消息。”朝着这个目标,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除了中央电视台对一些大型突发事件进行了数次现场直播报道,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努力方向之外。面对重大事件,很多的地方台,尤其是作为中国大陆省级电视媒体的龙头—湖南卫视,在面对严肃,重大的问题时,尤其是在面对08年初的冰雪灾害和08年夏天的全省范围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事件中,也利用了现场直播的手段甚至是航拍来达到零时差的同步报道。不断将正面报道从抽象转为具象,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平面转为真正的立体。而与此同时,现场直播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全新的报道方式,在各种题材的正面报道实践创作中不断深化。充分体现电视新闻业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在创作观念上的更新,以及对突破正面报道瓶颈所做的不懈努力的探索。  
  
  一、 传播理念的转换与正面报道的瓶颈
  
   (一)平等的“受传关系”渐成主流 
  
  1、是“电视”看“人”,还是“人”看“电视”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更多地注重于客观记录,展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表达新闻事件时采用多重视听元素,尽力展现其各个层次、各个侧面,大量利用“同期声”记录人物谈话和现场实况音响等。观众在主动感受现场报道的信息多元化和多样化、复杂化的同时,有了选择信息的更 大空间,并且具备了自主地解释报道意义的能力,受众地位无疑日渐提高。受众意识也在日益觉醒。 
  
  回顾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对传播研究的深入,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对受众自主接受和解释信息的能力的开发。中国电视诞生之时,其报道内容主要是政策解释和政令的宣讲,很少介入新闻报道的过程。从传播的角度看,只强调传播者对接受者的有意影响,忽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调动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此外,在那个年代,由于极端个人崇拜的原因,人们对于各种政策和政令是一种仰视的姿态,绝不会像今天出台一个政策,会有各方追踪报道,调查报道,所以电视无非是“让人们仰视的政策和政令”的传播工具罢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经济基础急剧变革,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蓬勃发展。更多的电视人通过探索,对电视新闻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传播价值,电视新闻传播如何适应受众,发挥媒介优势有了更多的感受和探索。随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我们看到“媒介万能论”或“传者第一论”已无法解释传播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 虽然此话是波兹曼在该书中讲美国电视的,但是这种“娱乐的声音”是当前电 视节目作为消费品的一个趋势。而谁来消费,当然是普通的受众。所以目前已经是一个“人”看“电视”的时代了大量的电视新闻报道实践证明,电视观众由于个人差异、社会类型和社会关系等不同,对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反映。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新闻传播如何应针对不同受众,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传播学研究中大量从心理学层面对劝服效果的研究成果,为电视新闻报道打开了思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尔提出的“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对顽固的受众来说,信息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发现的,重要的是受众如何处理信息。“使用与满足论”进一步强调受众的地位,用施拉姆的话来说就是“讯息是放在接受者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传者必须更注重受众的需求。
  
  2、不要低估受众  以上,我们必须明确目前的主流传播趋势是“人”看“电视”,而不是“电视”看“人”,也就说这是一个尊重“受众”的年代。而尊重却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达到的,尊重受众的根本在于,媒体要拿受众“当回事。”  “今天的电视演播人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传播者,是信息的催化剂,无论信息是新闻,商业广告,还是访谈对话,传播者的任务是建立在信息原创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传播者毕竟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方,它站在较高的位置担负 着主导的角色。传媒的报道会影响受众对某些问题重要的判断。同时某类议题或事件报道出现频率的多少也是受众判断其重要与否的依据,传媒通过有组织的报道引导人们思考某类问题。受众面对传播的内容既存在需求的权力,也存在抵制的自由。“我们也应看到,随着资讯社会日益发展,受众的意识已相应发生变化,受众在传播中的位置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媒介进行自我判断和选择。” 现代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存在着共同追求信息的平等关系。电视新闻报道自觉尊重这种平等关系,才能使信息顺利地、以最好的效果到达传播的彼岸。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解读国家热点政策、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行业新发展。正面报道承担着传达政策、沟通民意的重要责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受关系和受众心理变革的传播环境中,提升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和新时期受众对正面报道的需求
  
  1、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  李瑞环同志曾经概括过正面报道的要点:我们所说的“正面”,所说的“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和法制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
  
   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是党的新闻事业一以贯之的精神,但它同时必须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以上李瑞环同志提出的六个“鼓舞和启迪”,加强和改进正面报道,就要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做到“三个不偏离”和“三贴近”。不能偏离实际,偏离中央的要求,偏离受众的需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新时期受众对正面报道的需求  根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产品调查研究中心和营销总平台合作2006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受众倾向与侧重贴近进行解读、丰富主题内涵、强化百姓视角。在对重大主题比如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报道,受众最关心的,列在第一位的是“对主题、政策、方针与百姓切身利益之间关系的分析”,占受访者的37.5%,另有31.7%认为重大主题报道应当侧重于“对主题政策方针意义和影响的分析、解读”。 
  
  可见,对重大主题报道这一正面宣传的重要方面,要提高正面报道的有效性,关键在抓住其中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加强对方针、政策及事件本身的深层次解读。  其次,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报道:做“深”做“活”,突出实质性、新闻性强的内容,选择“消除空话、套话”的受众占42.7%,认为应当“写出领导人活动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占到38.7%。要求会议报到突出实质性内容,强化百姓视角。  第三,调查显示,对于正面报道的另一大重点,成就报道,55.2%以上的受众最感兴趣的是在“某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取得的成就的报道”,同时关注全国性成就的受众也接近半数。这表明我们的报道在介绍成就本身时,应当从行业纵向发展和全国性的角度进行,将其放到行业领域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对我国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取得的成就”方面要浓墨重彩,报道上形成声势,让受众在“感兴趣”同时,从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增强信心。 
  
  在调查中当问及“对于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突破,您最希望媒体报道哪方面内容”时,57.2%的受众希望多报道成就和突破给百姓带来的的实际好处。希望媒体报道涉及“成就在国内外的地位、影响和意义”的受众也占到45.6%,提示我们在报道当中应当从世界、全国的高度报道评价成就,给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三不偏离”和“三贴近”是当前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而受众从正面报道中实际上更想看到的是与自己生活最为密切的关联点,就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干货”。从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正面报道的时代定位和受众的需求在本质上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正面报道要朝“做深”“做活”“感兴趣”这些方向改变。
  
  (三)正面报道的瓶颈 
  
  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正面报道目前却成为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媒体共同面对的业务“难题”,此外随着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典型宣传报道数量的激增,大众对正面报道的淡漠感却逐渐增强。而且相对于其他报道种类,正面报道的渗透力正大幅度的减弱。  正面报道感染力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报道思想、报道模式甚至报道语言的程式化和表面化。正面报道要摆脱困境,必须从报道思想和报道业务两个层面进行革新。 
  
  1、瓶颈一:呆板的报道思想和报道意识     
  
  (1)灌输化宣传,  作为执政党和政府传播理念、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手段,宣传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宣传并不等于灌输,以灌输的意识、手段来管理,其结果必然是从俯视的角度,以点拨教化的口吻面对大众,从根本上说,这与当前新闻传播的主流和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是违背的。  灌输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道主题确定、报道选材甚至谋篇立意等一整套的业务运作被全盘纳入行政管理方式,二是灌输口气弥漫,拼装和敷衍充斥报道采访流程之中。  正面报道记者要找准主流价值观传播者的合理定位,认同主流价值观,自觉地维护、发扬主流意识,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体系下新闻事业运作的一个重要价值底线。即便就是一向以客观公正、“第四权力”自诩的美国媒体越来越讲究报道的平衡性,他们的报道的形式当中也有正面报道,但是像我们的典型报道和直露政策精神的宣传阐释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其传递、弘扬美国的价值观。所以“如何不露行迹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是当前中国主流媒体的当务之急,充分动员主流媒体记者作为‘新闻人’而不是宣传员的职业热情和潜能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报道突破的最大支持。”
  
  (2)模式化“宏大叙事”  正面报道不一定篇篇皆是鸿篇巨着,目前的很多正面报道特别是一些人物或是重大主题的典型报道都力图在一篇之内展示出本质真实的全面要素。于是在有限的篇幅内,所谓评论的语言无非是一些定性化和标签化的文字,模式化情节比比皆是。其实记者用自己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这样的正面报道才是受众最为需要的。所以一篇好稿子,看得懂,不累,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足够了,每篇报道都想承载起类似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天大主题,是没有必要,也是没有可能的。
  
  2、瓶颈二:退化的报道手段
  
  (1)“从群众中来”的功夫偏废  新闻界与大众的良性互动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正面报道的素材和主题都应该是从生活中,从群众中选择提炼出来,这样的正面报道再被传播到群众中去才会得到群众最大限度的共鸣和认同。可是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矛盾,大量的正面报道活动一味强调“到群众中去”,可是主题和素材都是“钦定”的,拿着领来的主题,捧着二手材料,采访时只提领导批准的问题,出来的稿子和新闻片群众能喜欢么?所以退一步而言,最为一名尽职的记者,即便是“命题作文”“主题报道”,也可以而且也应该积极地抬腿迈进群众生活,亲身体会,采访本身就是一个亲力亲为,深入基层的过程,采访的越深入、越全面、越透彻,新闻才尽可能的生动、鲜活有味道。
  
  (2)以抽象概念代替新闻的血肉之躯  只要仔细留心一下目前正面报道当中有关人物和重大政策精神的大制作,可以看到满篇的抽象概念,虽然文通字顺,但活气全无。文章愈发的趋于公式化。比如:  “??以自己的不懈追求,诠释了新时期艰苦创业、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的时代风尚,成为党的优秀代表。” 
  
   “十几年来,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情怀,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让这个曾经??逐渐变了模样,??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走了,乡民们心中亲民为民、刚直不阿的形象却留了下来,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形象已经在众人的心中植下了深深地根,也必将会在更多的心底发出新芽。” 如此填空,细节何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采访就是对细节的采访,新闻就是对细节的写作”。敏锐的观察力再加较好的理解和表达,才能勾画出精彩的细节,才会有感人的瞬间。中央电视台着名记者型主持人柴静在“512”地震的报道中的一回出镜,她一连用了手表、头盔、军鞋三样东西讲了三个故事灾难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简单、生动、易懂,但这三个故事让很多人泪如雨下,也让大家都明白了,失去了一切的财产,经历了这么大灾难,但是有人在,有人在一切都有希望。所有这些细节经过电视声画手段的放大,同时又形成了超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在当前新闻体制难以有变动的大环境下,从形式上创新和突破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也是最具可操作性的。电视新闻是以现场的声画并茂的优势参与传播媒介的竞争,当电视传播的技术手段逐渐完善后,多重视听符号的综合运用,给观众带来强烈现场感的现场直播形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电视新闻的报道中了。日益常态化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以其同步性,强烈的现场感。当仁不让的成为实现正面报道时代定位和满足受众需求的最好的形式。   
  
  二、 传播理念的转换将现场直播推向新闻报道的前沿 
  
  (一)现场直播的演变 
  
  1、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定义有:“以在事件现场摄取的图像和声音为报道的基本素材,记者或播音员、主持人只是简单的解说,必要时还可以穿插某些背静性和历史性的图像和音像资料,以补充对事件的说明”。  “广播电视利用电信号把新闻现场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超媒体时代—新世纪电子传媒经营与创新》张君昌 新华出版社2003版)“是指电子媒介利用电信号把新闻现场或其他公共场合活动的声音或图像直接发送并同步播出的节目形式”(《传媒经品解读》 张君昌 王玮 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以上就是一些学者近几年内为现场直播的定义,虽然几种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有这样四个元素是不断出现的。即就是,事件现场或活动场合、图像、声音、同步播出。在四个关键元素之外,目前的现场直播越来越趋向精致、准确、安全、快捷及观点化。打个比方,譬如说京剧当中的《空城计》这出戏,拉出来单独演,如果是不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那么他只能就戏看戏。可如果向他交代了本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个中人物性格之后,理解起来就不会太过费劲了。同理,现场直播新闻事件好像那个《空城计》,如果没有综合背景资料、相关知识介绍、演播室的串联和评述,那么光秃秃的现场直播只会叫人看得一头雾水。在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当中,传者和受众之间有一个经验范围问题,这种经验范围愈多,愈广,就愈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现场直播当中的综合背景资料、相关知识介绍、演播室的串联和评述正好就是推动这种经验范围朝多和广演变的催化剂。  根据多方的观点以及当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要求,笔者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归纳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是新闻现场的多机位拍摄、现场编辑与卫星传播直接相连的现场新闻即时传送为主体,综合辅助性新闻事实、演播室的串联、评述、现场记者采访、以及多个现场之间的交流为一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2、现场直播节目的历史源流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先后使用了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和马可尼的电视系统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这一天被公认为是电视的诞生日。虽然当天的节目内容是一场盛大的歌舞演出,但如果将电视诞生作为一个新闻时间的话,这个事件本身就是被直播的。与世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发展历史相比,中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其发展历程同样也反映了世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过程中的特点。  1997年7月,中央电视对香港回归进行了72小时连续不停的大型新闻现场直播,全面立体地报道了香港回归的过程;1997年11月,对三峡截流进行了新闻现场直播;1999年50周年国庆的盛大阅兵式也通过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传遍世界。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更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在中国开始走向常态化。
  
  (二)直播节目的走向 
  
  随着社会发展,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日趋复杂,时空分布日趋分散。观众对电视报道的真实感、现场感要求却日益迫切。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具有同步感强、可信度高、信息完整、富有悬念四个突出特点”。为了解决报道内容的单一与观众要求的多样之间的矛盾,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现场直播报道。将“现场”这个外延拓宽。回顾这几次现场直播,无疑代表着我国电视传播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传播观念上的更新和传播方式上走向。  以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的直播报道为例。中央电视台对漠河、北京、南京、昆明的日偏食进程进行全貌报道,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看到跨区域大范围的现场信号把几个地方的景观同时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机位设置使新闻现场完全处于摄像机的关注下,确保观众对现场各个角落的一览无余,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一致感,也就是同步感强。 
  
  大范围多机位的设置仍无法完整表现事件的发展变化,所以按照“可信度高、信息完整”的原则,它必须同长时间大跨度的跟进式报道结合起来,即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过程的连续展示,不断提供新鲜信息来抓住观众。如连续72小时的《香港回归特别报道》,甚至是2009年连续几个月“汶川地震报道”,实现了完整的进程式现场直播报道。从传播效果来看,它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传播的客观真实性。此外,现场直播报道依托现场实况部分的发展设置镜头,通过新闻资料的运用,热点问题的分析,演播室内主持人访谈和专家人士的点评,使新闻报道更全面丰富。  现场直播这种电视表现形式因其具有同步感强、可信度高、信息完整、富有悬念四个突出特点,使其天生适合电视新闻报道。随着一次次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现场直播新闻报道的实战,现场直播手段正在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常态方式。   
  
  三、 直播——激活正面报道 
  
  (一)现场直播将正面报道从“抽象”转换为“具象” 
  
  长期以来,重大主题报道总是给人以“手法模式化”“概念化”的印象,普通受众长期感到难以接近和抽象化。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这种典型传统的正面报道阵地为例,去年9月湖南省在全省范围掀起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这对于湖南新闻联播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典型的重大主题报道活动。从9月11日起开始,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一连推出了十三天的大型系列直播报道《真实电视,现场直击湖南这一刻——解放思想在湖南》。这个报道活动以“追逐"新事物"、"新思维"、"新方向"为目标,跨越7个市州,行程1万多里。总共连续进行了14场直播。笔者参与了其中的5场直播。 
  
  笔者参与的第一场直播是在2008年9月20日,主题是表现湖南投资最大、里程最长、施工最复杂的常德到湘西吉首的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的火热气氛。以往的高速公路建设报道,总是突出建设的时间,造价,还有公里数,信息是真实的,可是用在电视的表现手法上却显得索然无味。而这一回的报道,首先选取小切入点,从一辆沥青摊铺机的倒计时牌说起,营造出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同时从饮用水的消耗程度体现施工人员的艰辛,从侧面表现,放低姿态。其次,在现场采访施工人员,通过询问工作时间来引出施工进度的安排状况,同样选取细节和小的切入点来点明信息。在前面两个最为直观的信息抛出之后,选取施工中的科技亮点和特色进行报道,通过路桥公司的专业人员的实验和解说来体现改良的沥青路面会使路况更好。因为高速公路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键的信息莫过于从哪到哪?什么时候通车?路况如何?前面的三个点位从小切口入手,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性让受众“感兴趣”的同时,展示和受众密切关联的有用信息。后来经过查证9月21日的《湖南卫视每日台情》,联播的收视率上升了0.3%,同时段内“全国电视新闻”收视率第一。 
  
  这场直播的思维逻辑就在于化“抽象数据”为“具体画面”。既然“解放思想大讨论”是重大主题报道,那么也就是说它的内容是极其宽泛的,不具体的。而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重大主题报道的范围缩小一圈,上面的例证当中就是将范围缩小到了成就报道,而成就当中又选择了“常吉高速公路”这个点,然后记者到现场再在现场发现有用的信息将其归结点位,组织串联,逐一报道。所以激活的要点和方式就是不断缩小范围,直击现场,直击一线。这样就将正面报道从抽象转变为了具象。 
  
  (二)正面报道从“静态”转换为“动态” 
  
  直播报道手段将电视新闻正面报道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由最宏大的主题层层下放,细节化、精确化。最后用最具体的,用有血有肉的丰满型态,来支撑宏大的主题报道。但这只是将报道的内容明确了,目前受众对正面报道的要求不仅要言之有物,同时还要从横向面来考虑,要“做活”,使人“感兴趣”。过去传统模式下的正面报道,尤其是会议新闻,非常公式化,从来就是“某某会议在某地某时召开”,“某出席某参与”,“某指出”,“某强调”,再加几句今后要大力干什么,要着力于什么等等。所以,总编在审此类新闻稿件时,生气并无奈,总会说“空对空,静接静,搞点内容啊!”正面 报道当中,静态报道形式同样是破解之路上的难题。 
  
  但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形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静”为“动”,首先,现场直播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动态的,用在什么报道上都是动态的,这是先天优势。在以上为期十三天的报道当中,有一场直播了袁隆平教授的一顿晚餐。当记者走进袁隆平时问道:“袁教授您好,大家都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那我们想知道今天晚上您碗里的米是什么米?” 袁隆平回答:“这个是我最新研制出的品种叫作‘超泰米’。”记者又问:“超泰米是什么意思”?袁隆平信心满满笑呵呵的回答说:“泰国米一向公认是最好吃的米,那么我这个米就是超过泰国米,比泰国米还好吃,比泰国米产量还高!就叫超泰米”。原本从新闻性的角度来说,一顿晚餐有多少新闻价值呢?可它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晚餐”,而且这还是现场直播,当晚六点半观众在吃饭时看着袁隆平在电视那头也在吃,而且吃的还是“超泰米”。那么我相信这时,这场直播的同步性和强烈的现场冲击力已经化作了观众“感兴趣”的东西,并且满满当当的盛入了观众们的“饭碗”当中。  还是拿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产品调查研究中心和营销总平台合作2006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抽样调查”来看,对于“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突破,您最希望媒体报道哪方面的内容”?选择“成就和突破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好处”的人最多,占57.2%.第二是“这些成就在国内外的地位、影响和意义有哪些”占到45.6%。人数比例最少的就是,原来的成就报道当中最为浓墨重彩的地方,“这些成就是怎么取得的,成就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占到19.7%。不要怪人心不古,观众无情,只是这些东西让大家看不到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而且又“泛”又“滥”。 
  
  而在笔者参与的又一场直播当中,位于湖南省北部岳阳的长岭炼油厂成为了焦点,因为那里正在建设一个预计年产1000万吨成品油的炼油基地。这个题材本身对于湖南的老百姓来说就有很大的兴趣,因为湖南的化石能源非常的缺乏,而这其中一个是煤,另外一个就是石油,都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但同时也是个难题,因为在直播的时候,那个地方还是一片施工的工地,不像之前的“常德—吉首”高速公路,那也是工地,但相对内容丰富。所以这里要让现场动起来,就要用“数据期货”的方式来提前许愿,首先这里到2010年就会建成年产1000万吨原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而到2010年的时候,据统计湖南每年的成品油的需求量是680万吨,1000万对680万可以说是绰绰有余,而且同时还可以辐射周边省份的需求。其次,再介绍将来的成品油的清洁度较现在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能达到目前欧洲发达国家标准。一方面从产量向观众传递信心,另一方面从质量向观众传递品质,最后采访“长炼”的副总经理王妙云的时候,他说:“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不慌,那么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就是手中有油心中不慌”。向观众过多的灌输政策性,理性的内容,最终只会将报道固步自封。有时观众其实只需要听到一句奥巴马当选演讲的名言:“Yes,we can”.很简单,但是具有鼓动性,而在这种成就性报道当中,恰恰是现场直播手段能最好的体现这种需求,动态的需求,从静态到动态的需求。    
  
  结束语 
  
  从科技的发展来看,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是现代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电视新闻的直播化。而电视新闻本身的特性也推动着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走向常态化。在直播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用直播这种形式来激活正面报道,来破解正面报道的难题的过程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我们的媒体和我们的正面报道还承担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我们不能允许像西方和台湾的一些媒体为了猎奇为了收视率而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进行直播。这里有个题材的取舍问题,因为直播电视的特殊性,所以对它的把握要求就更高些。目前我国的新闻类直播电视主要还是以直播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 
  
  第二,我国的电视还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目前受众不仅仅是要求通过电视获取信息、得到娱乐,现代电视观众在看电视时求知心理很强烈,希望通过媒体获得更多知识。这和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整体教育现状有关。在直播中,观众不仅仅希望通过电视目睹事件现场情景或获取信息,更希望对事件有全方位的系统性的了解,即电视新闻的报道已从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化。即从单一消息的报道向综合了消息、背景、分析、综述等的报道样式转变。 
  
  第三,需要对直播节目做整体策划。对可预知性的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事先如何进行节目的整体构思,构建一个合理的报道布局,成为直播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的直播电视能否成为趋势的一个重要前提。科学的构思策划最终将带给受众一场时效快捷、内容充实、风格鲜明、结构灵活的立体化报道,其收视效果远远超越真正的“身临其境”。事先进行周密策划,把背景报道制作成融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欣赏性于一体的专题节目群,可极大地拓展报道空间,增强可视性。  
  
  总之,在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直播电视是电视新闻的毫无疑问的发展趋势,用它来更新和升级正面报道也应该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良方,但其中一定要用新的,开放式的理念来指导正面报道的升级和更新。形式固然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和开放式的理念则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想将现场直播的形式比作是“质”,而与之匹配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则是“文”。《论语·雍也》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希望在不断的形式翻新和高屋建瓴的理念指导之下,将来的正面报道能够脱胎换骨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参考文献] 
  [1]美 NELL POSTMA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M].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8:106页.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8-49页. 
  [3]美 CARL HAUSMAN .ANNOUNCING:BROADCAST COMMUNICATING TODAYS[M]. 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页 
  [4]2004年全球电视“顶级盛宴”节目观摩会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央视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5:27页. 
  [5]卓培荣.破解报道难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64页 
  [6]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73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