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1 引 言
2.《经济半小时》成为王牌节目的原因
2.1《经济半小时》
2.2《经济半小时》品牌的建立
3.《经济半小时》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
3.1 特殊时期的经济类专题报道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
3.2 跟踪热点“特向报道”把握经济脉搏
3.3 黄金时段抢占收视群的基础上稳定收视率
3.4《经济半小时》存在的不足
4.经济类节目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王牌节目
4.1 提高财经类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4.2 节目定为要明确
4.3 做好专题报道
4.4 经济类节目的深入报道
4.5 国际冲突报道的经济视角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 经济危机下的经济类节目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王牌节目,我们以《经济半小时》为例分析成为王牌栏目的原因,并指出它的不足。而其他经济类节目是如何吸取经验的,我们从主持人、内容、视角、定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类节目面对经济危机的到来它是如何应对的,并在经济危机这一大背景下对专题报道、热点问题和收视率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经济类节目在这一过程中慢慢的成长为以后打造又一个品牌栏目打下基础。
关键字:经济半小时;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定位;收视率
1 引 言
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我们有目共睹。物价疯涨、房地产泡沫、公司裁员等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各大媒体都很关注,但都不尽人意,唯有《经济半小时》的报道出尽风头。所以我们以《经济半小时》为例浅析经济危机下的经济类节目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王牌节目。从主持人、节目内容、专题报道、独特视角等方面分析《经济半小时》在整个动荡的经济时代如何成为真正的王牌节目,希望对经济危机下其它经济类节目起到借鉴作用。
2.《经济半小时》成为王牌节目的原因
2.1《经济半小时》
1989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对经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重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每天40分钟的《综合经济信息》节目改名为每天30分钟的《经济半小时》,并将其作为中央电视台直接进行经济宣传的窗口。《经济半小时》最初由10个小栏目构成,后来又增加了专门为农民提供致富经验的祝您致富和每周一款、茶余饭后、话今天等许多小专栏。 《经济半小时》内容丰富,贴近群众,服务性强,编排新颖,有整体感,可视性强;采用节目主持人对话串场的演播方式,或快捷利索,或娓娓而谈,有张有弛,不落俗套,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 ,开创了一种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观众来信反映说:《经济半小时》采编人员好像是我们身边的邻居,主持人就像和我们拉家常一样。 1996年,《经济半小时》栏目全面改版后,在内容上,强调选题的平民化,强调大众意识,并要求直接介入经济生活,而不能袖手旁观,冷眼以待;要真实地记录下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人们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冲突以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探索和方法;在形式上,新版《经济半小时》进一步完善了电视化的表现手段,将电视新闻杂志样式做得更为成熟。
2.2《经济半小时》品牌的建立
《经济半小时》作为央视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名牌经济栏目,21年来,《 经济半小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追求,用经济的眼光关注社会热点,吸引了无数的受众。 每到一年一度的两会,《经济半小时》就备受关注,它推出的两会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可谓功不可没。主持人王小丫亲切可人的面孔是“ 两会”期间活跃在电视银屏上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作为一档具有多年历史的电视节目,“小丫跑两会”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除了“ 两会”这种特别节目,《 经济半小时》还有更加出色的栏目,其中素有中国经济界“ 奥斯卡”之称的“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节目赢得了观众的好评。透过中国经济人物们,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大趋势。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不仅仅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也是整个社会的品牌。
3.《经济半小时》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
3.1 特殊时期的经济类专题报道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
2008年,由华尔街辐射到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爆发了,各大媒体关注金融危机的动向。策划专题报道节目,更加专业的分析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在这种特殊时期《经济半小时》推出了专题报道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 《直击华尔街风暴》将这场危机当成了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深层次运行规律、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性、增长经济知识的课堂,通过各种视角,提供大量的经济学知识,让参与节目的各方和观众一起共同深化对这场危机的认识,共同提高把握重大经济问题的能力,将遥远、专业的经济事件与中国百姓的利益、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经济频道对节目的对话平台进行了精心设计,以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一流嘉宾的“豪华”阵容,确保其达到国际水准,从而加强节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上百位全球知名经济界人士以嘉宾或采访对象的身份出现在了节目中,除财经界人士外,《直击华尔街风暴》还采访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英国前首相布 莱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政界名流;除欧美、日本知名人士外,《直击华尔街风暴》还采访了俄罗斯、印度、韩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界专家、学者。这些嘉宾都学有所长,是某些经济领域的权威,或者本身就是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要角”,他们提供的资讯和分析方法,让这场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显得更加清晰、生动和有说服力。 在资源组织方式上,《直击华尔街风暴》还聘请国外财经界着名人士为财经观察员,连线评论金融危机的最新进展。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美国新兴市场股份公司总裁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等都曾经作为经济频道华尔街观察员,在《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中就一些专业的财经问题发表连线评论。《直击华尔街风暴》因此成为国际化程度极高的节目。
通过《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争夺话语权必须采用全新的新闻组织方式和表达方式,打造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话语平台,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凸显中国话语权2008年9月中,美国着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华尔街金融风暴升级。经济频道果断推出《直击华尔街风暴》大型特别节目。经济频道在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时,就主动高调地进行金融危机报道,是基于以下认识:
1.中国媒体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必须凸显中国的话语权。我们认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不仅是国家间经济利益、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而且还将是一场内涵丰富的政治斗争,甚至可能导致对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的重新审视,在这些问题上,中国人必须维护自身利益,中国媒体必须显示与日益增强的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
2.争夺话语权必须要抓住国际重大事件, 变客场观战为主场出战。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也日渐加大,某些时候甚至会上升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以往在经济报道中“先国内、后国际”的编辑报道思路必须突破。作为中国经济宣传的主阵地,经济频道要守望中国国家和民众的重大经济利益,就必须守望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直击华尔街风暴》主动出击的姿态得到了观众的充分肯定,不少观众来电话说,经济频道在金融危机这样重大的国际事件面前不再是客场观战,而是主场出战,显示出了一种敢于“亮剑”的气势。
3.争夺话语权必须抢占新闻制高点,体现压倒性的舆论优势。《直击华尔街风暴》分早间、午间、傍晚、晚间四个时段滚动播出,总时长四个半小时,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构成了一个资讯的盛宴,使得经济频道在国内达到了一种近乎独占的市场效果:要想了解金融危机,就要看经济频道。《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的收视率比2007年同期增加30%多,创同期同类节目历史新高。节目还引发了国内外各大媒体关注。国内很多报纸开设专栏转载《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文稿,并配发社论,三十多家知名网站也都在显着位置开设专题,转载节目内容。美国布隆伯格电视台、CNBC电视台、美联社等众多海外媒体都与节目进行了合作。中国视角,全球视野,一流专业判断,是《直击华尔街风暴》影响力的重要保障。经济频道从《直击华尔街风暴》实践中深深感到,中国媒体要在国际话语高地上有所作为,在观念更新、资源组织方式等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重大、敏感的国际问题上,要努力将中国的硬实力转化成话语影响力,为国家利益服务。
3.2 跟踪热点“特向报道”把握经济脉搏
《经济半小时》不仅在专题节目中有突出的表现也在跟踪热点方面有很大收获。每年无论社会、经济、民生等都有很多热点话题,就今年来说,就有很多受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两会期间提到的保障性住房、国美分家、货币战争等这些由浅入深话题适合不同层次观众,也影响着经济的走向。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特向报道”观经济大势,知民生冷暖。 十年来,小丫和很多《小丫跑两会》的同事一起,奔走在路上,为着大家的心愿。 每年两会期间,《小丫跑两会》准确抓住政治、经济热点,引发社会关注,获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两会报道中最着名的品牌节目。从解决看病贵、上学难到改善生态环境;从公民的尊严到收入分配的公平;从房奴的“蜗居”生活到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从保护农民工权益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从城市空巢老人到社保体系建设??小丫带着民生主题十年跑两会,这一路风景,也是漫漫征程。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代表委员们如何用一份份提案议案,推动着社会发展、民生进步,不断提升着我们的幸福指数。
国美电器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黄光裕这个名字在各大报刊中更为显着。随着黄光裕和陈晓对于国美控制权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国美分家成为了一种可能性越来越大的悬念。这个话题必定会引起《经济半小时》的重视,也会引起其他媒体的报道,但是在同一个问题中有不同的看法,对问题的深入程度也不同。在《经济半小时》的半小时观察中对这个问题有如下评价“和则两利,分则两败,这个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即便在现代波諊云诡的商战中也同样闪烁着光芒。当大股东黄光裕和管理层陈晓在为争夺国美控制权厮杀搏斗的时候,我们期望,他们不要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要想想那些股票权微弱但一直信任国美品牌的中小投资者,想想那些虽然没有股票权但始终用真金白银支持国美的消费者,和那些为了国美壮大一天天辛勤工作的国美员工,事实上,国美并不只是黄光裕或者陈晓的国美,更是许许多多人的国美。虽然按照市场规则股权将最终决定国美的命运,但是一个公众公司的大股东和领导者如果缺乏对公众利益的深切关注,缺乏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他们不可能带领这个公司走得更远。”在语言运用上深入浅出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懂。
货币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能够感受到,最近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显而易见这已经触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战争”的动态,更加深入的了解人民币升值的含义。所以《经济半小时》抓住了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制作了货币战争这一系列节目。在这之中不仅对人民币进行分析,而且对英镑如何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美元走上历史舞台。日元国际化做了深刻的透析。通过这些比较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货币战争,还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我们的日用消费。 在如今经济主宰世界的格局,不了解经济就不了解世界;经济把握民生命脉,不了解经济就不了解民生疾苦;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不了解经济就不了解身边的你我他。《经济半小时》恰到好处的把握经济脉搏,为观众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口。
3.3 黄金时段抢占收视群的基础上稳定收视率
对于每个节目来说收视率才是最重要的,收视率越高代表这个节目的制作水平越好,观众对节目的满意度越高。决定收视率的因素有很多时间段、收视群等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关键因素。 做一个纯正经济栏目,它的收视群是比较高端的。据详细统计,09年栏目总共播出近300条新闻,其中经济比重占到45%,政策占到23%,完全从一个“泛生活化栏目”变成了纯正的“经济栏目”,最核心的经济话题尽在《经济半小时》。每天有500万稳定收视群体,锁定高端群体。受众以男性为主35岁-60岁的干部/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负责人为主这部分人收入多在3000元以上,具有经济实力,主球品质,在群体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能够引导消费。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第一手的信息,所以这个群体是比较稳定的。播出时间21:30-22:00这是一个“黄金时段”,这段时间是晚饭之后睡觉之前,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对于大部分经济人士在一天的忙碌中这是最放松的时段,也是唯一能静下心来看电视的时候,所以《经济半小时》能够抢占收视群。 综合评述,《经济半小时》可获得五个第一,超过40%的电视观众对《经济半小时》品牌有认知,知名度排名第一。观众喜好度在央视所有财经类节目排名第一。观众满意度为85.28分,在CCTV-2经济类节目中排名第一。观众规模为21.37%,在CCTV-2经济类节目中排名第一。在央视多有财经类节目中影响了很大:在CCTV-2所有栏目中影响了排名第一。
3.4《经济半小时》存在的不足
1.缺乏王牌主持人 《经济半小时》记者 主持人对于电视频道来说,几乎所有的题材都不是专有的,几乎所有的节目形态都可以模仿,但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主持人是唯一的。海外电视台以及凤凰卫视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证明了“人气”对于媒介的重要性。《经济半小时》叫不出一个有名资深经济记者或主持人,虽然芮成钢、王小丫、赵赫、马洪涛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他们只是娱乐型主持人或经济新闻播音员,称不上“大腕”。《经济半小时》专家型主持人太少,至今很难有几个算得上是专业财经记者,主持人大多没有记者的经历,几乎没有所播报领域的专家,更别说他(她)提供的一些信息和观点可以影响到观众的投资行为。
2.节目定位比较模糊 《经济半小时》的观众群体从普通百姓到商界精英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财经类节目的非目标观众,从而整体提高了《经济半小时》的收视率。由此看来,《经济半小时》的定位是兼顾消费者和投资者。所以《经济半小时》的定为太广,当一 档节目播出后,我们很难准确分辨出它的定为.
3.传播方式没有创新性 CCTV-2的财经类节目《经济半小时》、《对话》、《中国财经报道》《证券时间》等,除了《证券时间》外,其它节目均采用录播的方式。《证券时间》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新闻中穿插大量的记者现场报道,演播室里主持人的直播和嘉宾的即时访谈,主持人和报道现场记者的对话,记者或主持人与远在另一个城市的专家之间的交流等等。从证券报道的角度来说,股市是战场,证券新闻的时效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强调时效性的直播证券节目对提高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意义重大。《证券时间》栏目中,50分钟的直播,大约有15分钟的演播室访谈内容。《经济半小时》栏目已经意识到现场报道的欠缺,正在不断加强现场报道的能力。
4.经济类节目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王牌节目
4.1 提高财经类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从财经类节目的主持人方式和主持能力角度看,需要有实地采访、访谈、现场组织,以及前期的节目创意、构思、后期编辑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素养。
第一,财经类节目主持人银幕形象的塑造。根据财经类节目性质的需要,主持人的形象要求有更多的知性感、权威感、亲切感、真实感。
第二,财经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学术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实践经验两个方面的要求。专业基础知识是主持人理解内容的关键因素,在宣传的过程中,正确地表情达意需要主观意识的主观性驱使,只有了解专业技术用语的内涵、了解国家经济政策、了解市场行情与动态,懂得如何使用专业分析工具分析现象,才有可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赢得受众的理解,确立重要的社会传播地位。
第三,财经类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财经类节目虽然不能冒险定位于是某个主持人的节目,但却可以结合主持人其特有的内在特质,配合节目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持人的个人魅力。 第四,财经类节目主持人要具备对新动向的敏锐“嗅感”。虽然财经类节目主持人是介于经济学界、商界与媒体之间的交集处,但传媒工作者的身份却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财经类节目主持人首先是传播者的身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前沿动态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第五,财经类节目主持人的自我心理状态。除平等、公正、客观、真实、责任感等心理素质的具备以外,人格化的要求就更高了。在面对权威专家、商界名流、政治名人等高端人士时,要以平静、平常心态与之平等交流,只有站在相同的平台中,才可以更好地使对方传达出有价值的信息,保持逻辑性的连接;此外,主持人还代表了广大受众群体的声音,因此,要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敢于寻求解释,这样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2 节目定为要明确
经济类节目逐渐淡出专业财经报道领域,而转向大众化事件,因此模糊了自身定位。专业经济类节目收视群体明显属于“小众”节目,而现在大部分的财经类节目一味的追求收视率,从“小众”节目向“大众”节目转化。因此经济类节目在收视率诉求的压力下放弃“最大偏好定位”后,导致专业财经节目的观众满意度较低,逐渐游离财经频道。 近年来财经频道数次改版鲜明的体现了“大众化”趋势,距离小众化的专业财经节目渐行渐远。2003年10月的改版,CCTV-2虽然将呼号改为“经济频道”但专业财经的概念明显淡化。2005年3月28日CCTV-2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改版,基本延续了2003年的改版思路。 财经节目一个可行的定位选择是将关注领域从专业财经事件拓宽为大众化事件,但是与其他经济类型节目不同的是采用财经角度进行分析,以体现财经频道的定位。《经济半小时》就是从以前关注专业财经事件逐渐转变为重视选题与“大众”之间的关联度。只不过,《经济半小时》更多地是从财经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大众化事件”的梳理方式和切入口的选择与其他类型节目有所区别。 在收视率诉求的压力下,专业的财经节目缺乏生存空间。经济类节目如果希望继续保持“财经”定位,只能将“财经”与“大众”结合起来。结合模式主要有两种:从财经角度入手分析大众化的热点事件或者将大众元素融入财经事件。所以只能以大众化的财经替代专业财经节目,让经济类节目重新定位。
4.3 做好专题报道
经济类节目目前在各类新闻性节目中大量播发经济新闻外,大多还辟有经济专题(节目)。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形势的需要,经济专题报道越来越受到广大受众、尤其是经济界的关注和欢迎,其影响力和重要性日渐凸显。如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经济权威、专家学者,下至企业老总、个体业主,都十分喜爱和关注。究其原因,就是该节目中播出的许多经济专题报道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领域内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现象、问题能给予深刻的剖析,精辟独到,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富有思辨性。
经济专题报道是一种有别于经济新闻的报道体裁,思辨性应该成为它的主要特色,是它的“魂”。 经济专题的思辨主题在报道中该怎样去表现,也有一个必须注意的技巧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思辨性报道与新闻通讯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可以有较多的议论。新闻事实在这里是为证明和揭示观点服务的。但是,这种议论应当是简洁精辟、画龙点睛、警句式的,而不能不着边际地长篇大论。其次,作者的观点不是靠逻辑推理的雄辩去说服受众,不要强加于人,而要靠新闻事实的逻辑让受众去体会、理解和接受。
再次,经济专题报道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与新闻通讯也有区别。新闻通讯要求尽可能生动详尽细致描写,而经济专题报道只要求把事实交待清楚即可,无须细致描写,以避免枝蔓太多,因为它的脉络是以阐述的观点为主线的,新闻事实的叙述有时还可以跳跃式、片断式地运用,以增强报道的思辨色彩。 因此,缺乏思辨性的经济专题报道是难以引起受众兴趣的。经济专题报道基本定位于透视经济现象、关注经济热点、剖析经济矛盾、揭示经济走势等,也正是思辨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经济类其他节目更应注重专题报道的特性,为以后创造品牌奠定基础。
4.4 经济类节目的深入报道
电视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电视不仅用声画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在我们面前,还可以更加深入的报道专业性知识。如经济类节目在报道中不仅使用深奥的经济词汇,而是对问题的分析更加透彻。如果经济类节目缺乏这一认识,就很难成为真正的王牌节目。我们就以金融危机为背景来分析如何才能做深度报道。
经济类节目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认真吃透精神,明确报道任务,把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二是及时做好经济政策的发布工作,加强第一时间解读、分析和评论,抢占先机,不断追踪经济政策和形势的变化。三是切实转变采访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充分挖掘鲜活的典型事实,努力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法,使报道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加强对权威部门和权威经济专家的采访,做到解读、分析、评论权威、准确;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对不实信息及时予以澄清,对网上谣言等有害信息及时处理。五是积极统筹协调,加强对内对外、国内和国际、总社和分社的合作。
通过经济类节目中报道的特点,让我们了解了深度报道,面对经济问题如何做好深度报道。作为经济类节目更应强调深度报道的重要性,为以后打造王牌栏目奠定基础。
4.5 国际冲突报道的经济视角
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中国际问题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但是媒体对国际问题非常敏感,也很重视。因为观众的求知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新闻,为了开阔视野已经与国际接轨了。在各种国际冲突中寻找经济视角《经济半小时》做的非常好。
《经济半小时》报道国际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寻找国际冲突在中国经济上的投影。国际冲突一旦发生,《经济半小时》关注的角度主要有:
1.冲突对中国同胞及侨民的冲击。 目前,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最大的两个项目, 涉及从北非到中亚再到东南亚广大地区, 业务份额占中国全部对外经济合作项目的2/3。而这其中的相当部分地区, 正是国际冲突频发之处。
2.冲突给航空业造成的损失。 航空业对政治环境的依存度较高, 一旦发生冲突, 尤其是战争, 航空业受到的冲击立即显现出来。而大多数国际冲突的平息, 都会伴随着民航的恢复。
3.旅游业的损失。 印巴冲突最激烈的时候, 印度喷气机航空公司的乘客人数每天都比冲突升级前少3000多人。由于游客的锐减, 旅店业大受影响。据说, 印度果阿最大的泰姬旅馆9月和10月的预订被取消了70%。
4.商贸物流的损失。 冲突事件发生后, 关口和部分边界封闭, 一国的商流、物流事实上处于瘫疾半瘫痪状态, 这会在当事国的外贸、出口中有直接体现。
5.资本流动方面的损失。 在1998一1999年度间, 全球直接投资分别为7590亿和10910亿美元。冲突状态下, 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不是“ 哪里有最佳的投资机会” 而是“ 哪里有最安全的投资机会” 。
6.对一个国家消费的影响。 “ 9·11”事件之后的一周, 美国零售销售下降了1.4%, 创从3月31日以来一周最大跌幅如单以遇袭当天计, 零督销售跌幅更高达50%至55%, 顾客也大减65%。
7.股市、汇市与期货市场的反应。 这三个市场最大的风险就是一个国家的系统性风险。“ 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元这一强势货币一夜问转弱, 对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尤为变软。这从传统上的战争货币—瑞士法郎表现得格外坚挺可以渝得很清楚。
8.对国际大宗货物价格的影响。 同任何一次冲突一样, 在维持经济运行的能源链条中, 最先作出反应的憋是石油。美国“9·11 ”危机后, 世界原油价格一度冲高到31美元/桶。为了保证石油安全, 我国一直坚持进口多元化的战略, 其目的是降低风险。
在以上这几个重大事件中,无论哪一个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媒体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也对提高媒体的声誉起到关键作用。这对于经济类节目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点,也是打造王牌节目非常重要的一点。
结 论
通过对《经济半小时》的分析,我们全面了解了它的创建过程,还吸取了打造王牌节目的经验。为经济类节目竖起了一面旗帜,经济频道正在构建中国的经济数据和资讯的权威集合机构,正在打造一个全面的、权威的、深刻的、分析性的、预见性的经济资讯发布平台。经济类节目也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与创造,致力于为走向富裕的百姓大众提供服务,为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提供服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经济”这一元素,通过经济类节目了解经济,提高观众对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合理的消费。我们刚刚面对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媒体的镜头第一时间伸向了华尔街,把最新的资讯传递给观众。经济类节目要从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定为、突出视角等方面来完善节目,让财经节目像雨后春笋一样崛起,为这个正在腾飞的经济体做贡献,也为广大观众服务。
致 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梁小凤在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我的论文,梁小凤老师以其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专业方面的知识。 感谢西安培华学院文法学院领导给予我大力支持,还要感谢我们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传授我丰富的知识,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 感谢我的同学给我的帮助和鼓励。
参考文献
[1]董敏. 《经济半小时》推动经济,影响中国. 大市场(广告导报)2007/03
[2]胡智锋.《中国名牌电视栏目解析》学苑出版社 2006年
[3]余承璞.《部分国内外电视财经类栏目纵览》,《视听界》,2008.2
[4]孙凤毅. 与中国经济一同成长——中国电视经济节目30年 当代电视 2008年 08期
[5]成红艳.直击“华尔街”风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