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中国诗词大会论文(经典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8-05 共9755字

  《中国诗词大会》是为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而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中国诗词大会论文范文,供给大家探讨研究。

中国诗词大会论文范文第一篇:新媒体时代国学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策略探赜

  作者:侯祚民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国学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独树一帜,在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彰显着一定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着力内容生产、聚焦氛围营造、借助名人效应、打造传媒矩阵等四方面探讨其传播策略,指出国学类电视节目守正创新重在价值担当、文本创新及融媒升级。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传播策略;新媒体;守正创新;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价值内涵

  国学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开播以来,通过每季选手们多轮的海选和闯关,吸纳、培养了数以亿计爱好诗词、擅长诗词的忠实拥趸者,更在每次开播前后筑起了"全民读诗"的文化景观。它独树一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有口皆碑,在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彰显着一定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国诗词大会.png

  (一)政治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要求,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全球化背景下各种观念、思潮、价值观"你方唱罢我登场".热播的国学类经典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不可小觑,其中爱国主题的古典诗词、革命诗词等,高扬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时代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了意识形态引领,彰显政治价值。

  (二)文化价值

  社会遗产继承功能是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大众传播"三功能说"的重要观点,对国学类电视节目传播不无启示。一方面,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学热",为复兴传统文化锦上添花。国人深藏于心中的文化需求逐渐被唤醒,对传统文化愈加青睐。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嬗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多种国学类经典电视节目可以纾解文化焦虑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诗词大会》的多期节目还邀请了全球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士参赛,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彰显文化价值。

  (三)教育价值

  正如施拉姆所说:"所有的电视节目本质上都在发挥着教育的作用".从百人团到参赛选手直至电视机前的观众,无论什么年龄、性别、职业等,都能沉浸于《中国诗词大会》营造的强大的传统文化磁场之中,受众得以悟道、明理、启智、娱情。它尤以"文学+竞技+娱乐"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学生受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武亦姝由此节目平台脱颖而出,其榜样示范作用同样突出。在诗词的对决对抗中,激励人们追逐梦想,追寻诗和远方,助力实现中国梦,彰显教育价值。

  (四)社会价值

  "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诗词大会》如同一泓清泉汩汩流淌、滋养着普罗大众空虚的心灵。"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叶嘉莹先生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在诗词的长河中徜徉、汲取养分,向古圣先贤寻觅智慧,追求天人和谐、身心和谐、社会和谐,彰显社会价值。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策略

  (一)着力内容生产,实现价值引领

  满足用户自我价值实现是媒体平台矢志不渝的原则与目标。电视传媒一向定位于平民化、大众化的传播。从收视率来看,电视市场日渐疲软,常收看诗词类电视节目的群体较少,多属随机受众。据笔者访谈结果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学生和科教文卫从业人员。从"供给侧"生产角度看,《中国诗词大会》所提供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升能力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知识型内容、满足感官愉悦与提升精神境界的审美型内容。它据以"使用与满足"理论,着力内容生产,构建"共同记忆",进而构建精神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

  《中国诗词大会》所选的诗词涉及面较广,接地气,贴近生活,契合受众心理及情感需求,选择的诗篇主要来自于中小学的经典诗词篇目,类别涵盖家国情怀、亲情友情爱情、绘景咏物、托物言志、送别宴饮等,大多受众对这些诗词耳熟能详,没有时空上的疏远感和隔膜感。正因如此,不仅准确抓住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群体,而且将不少打发时间、无聊消遣、盲目跟风的随机受众也转化为忠实受众,收视人群得以大幅攀升。

  (二)聚焦氛围营造,促进共情共鸣

  诗词类电视节目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老学究式的严肃刻板、单调乏味,二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机械式问答,这些都导致此前同类节目中的观众心不在焉,参与度下降,收视黏性不足。

  《中国诗词大会》在主题、策划、布景、录制、开播等各方面不遗余力,精耕细作。从视听效果来看,节目片头展现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以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等为题的经典诗词为主线,古色古香的答题屏幕,舞台上徐徐展开的卷轴等中国元素,令人目不暇接,还有百人团答错后击沉战舰的逼真动画,吸人眼球。"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管子·戒》)同时背景音乐辅以中国古典乐器乐曲,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场景,增强了节目内涵的历史厚度和文化温度。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阐释"仪式观"时指出:"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其中"文化的共享""时间上情感的维系"以及"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是其重要的理论范畴。从流程设计上看,节目开场、赛前采访、竞赛对垒、益智解答、嘉宾点评、线上线下互动等流程设置的各环节,注重受众体验,有意识地将"仪式感"融入节目之中。如节目开场推出场内外联动集体背诵古诗词的场景,将声音、道具、人物行为符号化、艺术化,受众沉浸其中获得情感释放、促进价值认同。

  特别是有别于传统竞赛形式的"以一敌百"的竞技模式,场面震撼,精彩刺激。其主要竞技题型有:传统的沙画题、找错字、飞花令。古典的竞赛方式"飞花令"再现荧幕,古意盎然,激发观众兴致。此外,每期节目都从百人团中选拔最佳选手,其有望成为下一期的攻擂者。在竞赛升级中紧张感、趣味性、观赏性相交织,在"寓教于乐"中增进受众沉浸体验与参与,促进共享、共情、共鸣。

  (三)借助名人效应,构建消费品牌

  所谓名人效应,是指名人的出场所达致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以及扩大影响的效应,或指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

  《中国诗词大会》创设了专家点评这一环节,此举既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又降低了受众理解的门槛。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为中学语文老师解答"人生只合扬州死"中扬州让诗人如痴如醉的原因。再如中央民族大学的蒙曼教授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引出曹操建造铜雀台及《铜雀台赋》的典故;介绍"一门父子三词客",三苏、三曹、三袁等古代传统家庭教育的发展。通过两位文学大家入情入理、声情并茂的阐释、演绎,唤起广大受众的文化记忆,促进了文化熏陶、精神提升和价值传播。

  美国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的STEPPS原则指出,情绪可以激起情感共鸣,情绪共享具有社会传播性。知名主持人董卿在与选手交流时,转变语态形态,增进受众友好。她变俯视为平视,尊重选手的主体性,关注其平凡生活如何与诗词结缘的有趣经历。如外卖小哥雷海为、身患癌症的白茹云的事迹,让情绪渲染的星星之火,形成传播的燎原之势。

  (四)打造传媒矩阵,创新传播路径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异军突起,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媒介生态环境发生着深刻变革,"融媒体"不期而至。从概念而言,融媒体并非具体的实体媒体,而是将互联网、广播、电视、智能手机等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实现模式互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建的一种媒体运营理念、模式、方法。

  伴随着社交新媒体的迭代升级,受众对传媒的选择更具有多元化、层次性、时尚化的特点。一改以往电视节目的俗套、严肃、刻板,《中国诗词大会》积极求新求变,与新媒体融合、联动,打破电视独家收视的局限性,定制特色节目IP,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官微在节目播放的过程中,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编织情感纽带,打造了"诗词学堂""诗词原创大赛",与许多自媒体用户互动,如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精心展现扣人心弦的飞花令小视频,吸引更多受众。受众在线下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央视影音"与场上选手同步答题,也可通过"悦动央视"客户端同步浏览节目的最新内容,这种双屏合作互动方式增强了受众的愉悦感、参与感。该节目组在春节期间还利用H5页面形式,制作了"2020年你的专属定制诗句",用户点击后可以生成不同的节日祝福语,其人文关怀的意蕴也拉升了节目的互动性和热度。"满园春色关不住",伴随多期热播,收视忠诚度渐而建立,该节目的答题互动人数也持续攀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社会文化景观。

  例如被新媒体追捧的诗词才女陈更,多次登顶实时热搜榜,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多家官媒也对其追踪报道,使其知名度大增。在百度《中国诗词大会》贴吧、知乎《中国诗词大会》圈子,关于人工智能对决答题选手、博士才女等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在该节目下线后,节目组制作了当季节目的图书展开线下营销,同样业绩不俗。

  三、国学类电视节目守正创新的思考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是未来传播的实践逻辑和不二法则。一档能够让受众乐于认可、接受、参与,并能引发思索,影响、塑造受众思想、行为的节目,才是真正的好节目。笔者不揣浅陋,以为"价值担当+文本创新+融媒升级"抑或是新媒体时代国学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所在。

  (一)用心:价值担当是要义

  电视节目的高度取决于价值承载的高度。《中国诗词大会》的推出,使古典诗词成为了广大人民疗愈精神的一根"救命稻草",指引人们厚植爱国情怀、培育人文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人生境界,功莫大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部门曾多次表扬《中国诗词大会》,原因在于它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既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健康成长,又促进了社会风清气正、文明健康、和谐美丽。第六季节目创新使用开放性命题,如"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带来关于防疫的新颖精彩的题目,首任"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先生一边讲述探月工程情况,一边现场出题。题库专家之用心可见一斑。

  (二)用情:文本创新是王道

  从"供给侧"视角看,媒体内容指媒体传播的新闻和资讯的总和。伴随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内容也随之改变而日益丰富,类型主要包括:资讯型、知识型、审美型、关系型。国学类电视节目内容侧重于知识型、审美型、关系型。内容为肉,创意为骨。无论形式如何多姿多彩,内容才是一档节目获得成功的"硬核".

  传统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载体,蕴含着价值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以及审美情趣。节目制作方是传播的首要"把关人",需恪守"议程设置"原则,抓住"真、善、美"这条主线,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关照现实,关注民生,关爱社会,让古典诗词不再曲高和寡,而是"曲高和众".

  肖恩·奥沙利文指出,系列电视节目具有段落性,而段落性是一种表达能力,即通过选择、部署和进行段落结合制造意义的能力。为此,优化流程,增加故事性表达,结合现实,强化主题,以文本创新拉近心理距离,提升节目感染力和说服力。如主持人在第五季开场的节目现场采访第三季冠军雷海为,提问获奖后其生活发生的变化:昔日的"快递小哥"变身为今日的传统文化课教师。主持人的一句"知识改变命运"想必给广大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六季节目推出开放性命题,让人耳目一新。如由"煎堆"手艺人李耀鹏(来自广州千人团的成员)用一道典型"年味美食"出题,聚焦"团圆"主题,接地气,凸显人文底蕴。

  (三)用力:融媒升级是羽翼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凸显的正是"以人为本"的媒介发展观。新媒体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从技术赋能的角度看,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已逐步"嫁接"电视节目传播的整个业态,从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到受众体验都将产生深刻的变革。云端制作、双屏联动、高新视频传输等传播方式,智能生产、连线互动、沉浸式体验等创新特色都将成为5G时代电视媒体的新标配。

  如第五季节目增设了"身临其境"答题环节,康震教授实地解说大明宫,与现场连线,便是媒介创新之举。第六季节目借助"5G"等新技术,让现场百人团与"云端"千人团共建丰富的互动空间,又通过裸眼3D技术,让经典诗词与国家宝藏文物实现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总之,电视媒体遭遇全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必须未雨绸缪,变危为机,积极拥抱新科技。融合创新是传统电视媒体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传统电视媒体实现腾飞的羽翼。

  参考文献

  [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46-250.

  [2].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3].喻国明,王思蕴,王琦。内容范式的新拓展:从资讯维度到关系维度[J]新闻论坛,2020(02):22-25 .

  [4]董天策杨龙梦珏人、故事与隐喻:寻人类电视节目的叙事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2):82.

  [5].李亘。5G时代电视的进路:载体重构、文本创新与融合传播[J]传媒,2020(23):69-71.

  [6].王优雅。我国古诗词文化的电视传播研究---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8.

  文献来源:侯祚民。新媒体时代国学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传播策略探赜[J].视听,2021(06):39-41.

中国诗词大会论文范文第二篇:浅析XR技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中的应用

  作者:周建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摘要:相较于传统绿幕/蓝箱进行抠像的虚拟制作方式,近年来在广电领域快速兴起的XR技术在制作、渲染、跟踪、呈现等虚拟技术全链路有了显著提升。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中,总台技术团队成功实现了XR+AR制作模式的创新应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XR技术的优势以及技术实施流程,并基于技术研发经验和节目应用实践,分析了XR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环节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扩展现实; XR+AR;裸眼3D; LED屏幕;沉浸感;

  一XR(扩展现实)技术的概念

  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通过计算虚拟现实场景映射算法和可视化大屏呈现模式,进而产生的一个人眼可见的立体空间、可构建人与虚拟更精准的仿真交互环境,是AR、VR、MR等多种虚拟现实相关技术发展的一种进阶结合。三者视觉交互技术与立体拼接大屏融合,实现虚拟环境场景、虚拟元素植入与真实互动人物之间无缝衔接的"深度沉浸感"体验。通过异面大屏投射显示技术,将我们所看到的虚拟三维模型在屏体空间投射到二维平面上,可以想象为把传统的二维画面拆成若干块,每块画面均由一个屏幕单元显像。通过引擎计算每个成像屏幕对应显示的映射视角,然后由摄像设备拍摄屏幕得出一个完整的具有正常透视关系的裸眼3D画面。

中国诗词大会.png

  相较于传统通过绿幕/蓝箱进行抠像的虚拟制作方式,XR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 现场可视化

  传统的虚拟制作往往会产生现场人与人、人与AR元素交互不自然的问题,给观看者带来动作生硬虚假的印象,现场的观众更是无法直接看到虚拟场景,给现场直播、录制虚拟环节带来很大的困扰,这也正是全景360°XR技术通过LED屏幕实时呈现动态虚拟元素及场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嘉宾身临其境

1.png

  对观众来说,他们能够在节目录制现场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些变化的、神奇的虚拟场景,从而更好地感受台上演员结合环境的表演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也有助于形成台上台下的良好互动;对主持人、演员等表演嘉宾来说,他们在可视化的环境空间内直面周边背景元素的实时变化,从而灵活、自如地走位,与身边的元素进行互动,轻松完成表演;对节目制作团队来说,嘉宾的表演能与周边环境实时融合呈现,不仅有助于导演创意的现场展现,而且方便创作团队对表演形式进行实时修改。

  2. 节省置景成本

  XR技术的应用不仅意味着节目不再需要绿幕/蓝箱的虚拟演播室就能完成虚拟环节的录制,而且大大缩减了传统节目舞台搭建、道具制作等置景规模,现场只要部署XR制作系统,就能通过虚拟制作和LED屏幕呈现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深度沉浸式的空间环境。

  3. 提升后期制作效率

  传统通过绿幕/蓝箱进行抠像的虚拟制作方式往往需要在后期制作环节对抠像细节、灯光效果等模块进行大量的调整、修复工作,而XR技术因其LED屏幕的成像特点能够实时将人物和环境空间以自然、真实光源环境进行合成,从而缩减了后期制作时间,极大提升了节目生产效率。

  二演播室现场实施方案

  2《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

2.png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在五维凤凰演播厅录制,我们技术团队在节目策划阶段与舞美设计共同商定了XR屏幕的搭建方式,创新性地把长、宽、高均为5米,呈90度直角排列的三块LED屏幕融合在整个舞台设计中,使其既能独立作为奇幻裸眼3D虚拟演播区,又能与舞台大屏融为一体,供节目常规环节录制使用。

  在节目录制现场,我们共架设了四套渲染服务器,配载Pixotope渲染引擎,其中三套XR服务器,分别对应控制三块屏幕,一套AR服务器,用于LED屏幕外延的增强现实扩展,从而让XR与AR虚拟制作融合。使用一套Mosys跟踪服务器,架设于一台摇臂机位上,在拍摄时提供摄像机姿态数据。

  3 XR裸眼3D演播区现场图

3.png

  4 Mosys定位跟踪设备

4.png

  在XR场景拍摄时,Mosys跟踪服务器计算的摄像机姿态数据通过高速网线传递给Pixotope XR引擎服务器。引擎服务器收到摄像机跟踪数据后,会根据Mosys特有的数据协议解析二进制数据代码,将其转换成x、y、z三轴向的位移旋转数据,并匹配到引擎服务器中的跟踪摄像机上。

  5 Pixotope XR服务器

5.png

  每个Pixotope XR服务器上都创建了一个与真实LED屏幕坐标、尺寸一致的画面映射,并通过XR专有算法结合实时摄像机姿态数据,计算出最适合的映射画面传递给LED屏幕。由此,现场每块屏幕都得到了适合的画面映射,最终三块屏幕映射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XR场景画面,现场的主持人、嘉宾便可以沉浸在这个神奇、多变的三维立体的虚拟空间,与身边的场景和元素实时交互,通过摄像机的拍摄也将这份新颖、神秘呈现给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三XR+AR场景设计方案

  6 XR技术节目呈现效果

6.png

  技术团队根据《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导演组在虚拟视觉、节目内容等方面的需求,结合XR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在嘉宾出场、选手对战、嘉宾出题等环节设计了三维立体的场景化呈现。理论上,XR技术可以在LED屏幕等成像介质上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虚拟三维空间,但在实际节目制作时,受限于场地条件、施工难度、预算成本等多种因素,我们在节目录制现场搭建的始终是一个有限的屏体空间。因此,为了丰富三维虚拟空间的整体视觉效果,我们应用了XR+AR的全新制作模式,通过现场架设的Pixotope AR服务器,在XR场景基础上,添加了前景的AR元素,并以AR延展的方式来弥补屏体外的物理空间,从而形成了背景为XR+AR环境,中景为现场主持人画面,前景为AR元素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电视端画面呈现,打造了一个完全沉浸式的无限延展的三维立体空间。

  XR场景及AR元素我们都基于Pixotope Suite软件进行制作,软件以Unreal Engine引擎为内核,定制开发了适应广电行业应用的各种功能,集成了摄像机参数、图像信号控制、物体外部控制、较色等功能模块,使实时渲染引擎可以快速、便捷地应用到电视节目制作当中。

  7 XR+AR制作模式节目呈现效果

 7.png

  8 Pixotope Suite软件设计界面

8.png

  当然,XR+AR的制作模式对技术实施来说有一定挑战,对技术制作精度要求也更加严格。Mosys跟踪服务器将计算得到的摄像机姿态数据,传输到Pixotope XR服务器后,将匹配的场景画面传输到LED屏幕,摄像机拍摄LED屏幕的场景画面并将其传输到Pixotope AR服务器中,在对屏体外的物理空间进行AR延展的补充后将合成画面传输到视频切换台进行录制。受限于实体LED屏幕的显示模式,XR场景画面的颜色经LED屏幕显示并由摄像机拍摄传回到Pixotope服务器时,会与系统中原始的AR延展画面颜色产生差异,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色相、色域、饱和度、对比度、伽马值等多种校色手段将被改变的颜色再次校正回来。这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并且在实际录制过程中,任何光源环境、摄像机光圈等参数的改变都会让颜色再次变化,所以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中XR+AR的制作模式的成功应用也意味着我们实现了对XR制作技术实现手段和效果的一大突破。

  四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目前,XR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总台技术团队一直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始终在挖掘XR技术在节目内容生产各环节的先进应用,并积极推动它在台内节目的落地实践,在这过程中,我们也针对这项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关键技术环节的未来发展方向。

  1. 突破显卡算力壁垒

  相较于传统的AR技术,XR技术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虚拟场景和较为复杂的关卡设计,再加上它的独有算法,因此就对显卡的计算能力产生很高要求,而由于目前显卡算力的局限性,对XR场景的渲染能力产生了很多限制,致使很多效果精美、运算量大的场景必须经过简化才能使用。目前,我们已经联合Pixotope的工程师团队多次论证,探讨开发独有的多显卡渲染功能的可行性,未来我们计划从软件着手,争取早日突破显卡的算力壁垒。

  2. 更新跟踪定位设备

  XR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它的现场可视化和实时性,因此,实时运行稳定且计算数据准确的定位跟踪设备对XR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场地、环境、算法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很难从跟踪服务器得到一个百分之百精确的摄像机姿态数据,因此就无法获得跟真实空间完全一致的虚拟空间位移,这就对XR场景的实时呈现效果和效率产生了一定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计划与相关的跟踪计算团队紧密沟通,希望在行业同仁的一同努力下,早日研制出定位更加准确,操作更为便捷的定位跟踪设备,使XR技术在广电行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3. 研制LED屏幕新工艺

  传统LED屏幕多为立屏使用,为保护设备,LED灯珠上方加盖了一层塑料盖板,盖板高出灯珠1毫米左右。而XR技术需要地屏和立屏拼接成像,当传统的LED屏幕被放置为地屏时,摄像机视角越平行于LED屏幕,盖板遮挡灯珠的面积就越大。由此,在XR的场景画面中,就会造成地屏中的缺光部分跟随摄像机视角移动而逐渐变黑。除此之外,传统LED屏幕的发光点均为竖形排列,所以当摄像机视角平行于LED屏幕时,就会因安装角度改变发生屏幕显示的颜色偏差。因此,我们在XR场景设计时会对场景色调、虚拟元素位置、场景动线等模块进行调整,尽量弱化地屏成像显示颜色偏差这一问题。同时,我们已经与LED屏幕厂商沟通,未来计划采用新工艺,改变LED点珠排列方式,摒弃传统塑料盖板压接工艺,采用新型的环氧树脂注胶工艺,研制适配XR技术的LED屏体。

  五结束语

  经过XR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总台已将XR工作流程与广电行业节目生产的工作流程成功结合,在演播室制作现场构建了无实体景别、无色键抠像、实时场景渲染的整体流程。但现阶段XR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节目应用范围逐渐拓宽,实践经验的逐步累计,与XR相关的LED大屏幕显像技术、空间识别定位追踪技术、次世代引擎渲染合成技术以及三维场景建模技术等整个环节核心科技也将愈加成熟。随着5G网络信号覆盖的落地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实景XR场景高码率高质量的远距离实时传输将成为可能,同时各个环节相关人员技术培训体系的完善,也将推动XR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未来,通过虚拟技术衍生的科技产品,也将与XR场景融合进而提升交互与呈现的真实度,同时接入大数据系统平台的多类型数据,扩展融合制作形态覆盖范围。

  另外针对AI领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潜力,除了在定位识别层面提高处理效率以外,人工智能的深入学习和解算能力可以在不同层面带给节目多元化的创新突破,未来基于普通摄像头拍摄的AI识别也将高度介入节目生产制作环节。未来,将AI技术与节目内容中的AR主体元素相结合,打造并推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互动产品,从多个切入点拓展XR交互应用的可能性,给节目制作融入多种创新新技术的服务与解决方案。

  文献来源:周建。浅析XR技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中的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21(05):70-7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