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叙事特点研究

时间:2016-10-20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本文字数:2751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社会上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作为美食类纪录片应该重点突出美食特色,而不需要用太多的篇幅去介绍人文故事,甚至很多观众对其纪录片的真实性也产生了怀疑。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叙事特点研究”的电视纪录片论文,供大家参考。
  
《舌尖上的中国2》纪录片叙事特点研究

  原标题:探析《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事风格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社会上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作为美食类纪录片应该重点突出美食特色,而不需要用太多的篇幅去介绍人文故事,甚至很多观众对其纪录片的真实性也产生了怀疑。但是从总体上《舌尖上的中国2》无论在艺术追求还是创作手法上都要胜于《舌尖上的中国1》,特别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以人为本,呼唤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舌尖上的中国2》以人物为主线,以全国各地的美食为载体,生动地讲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的日常生活来衬托出美食的色香味浓。首先,影片把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上的边缘人群,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广大普通人物成为影片描述的主体和故事的直接参与者。其次,片中运用纵横交错的时空关系依次展现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从东北到江南,从边疆到沿海,通过对这些特色美食的描写和叙述,传达出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理念,表现了以人为本的创作叙事理念。再者,《舌尖上的中国2》涉及的范围广泛,影片不仅讲述事物的色泽鲜美和制作流程等一些表层信息。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为我国的传统美食文化而辛勤付出的“美食家们”,片中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百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美食大国。从“吐鲁番的羊肉抓饭”到“黄土高原的挂面”再到“台湾的红烧牛肉面”,通过对各地质朴的民俗习惯的描写来展现民间的“美食家”背后蕴藏着他们的执着和激情,也正是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美食。这其中包含着创作者对自然、劳动者以及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活在偏远地区人们的尊重并给予他们强烈的人文关怀。
  
  二、多视角叙事,让普通人物成为叙述主体
  
  《舌尖上的中国2》在故事叙事聚焦上采用“多重式内聚焦”方式,即让片中不同的主人公从各自的角度来讲述舌尖上的中国。这种叙事方式一方面可以达到立体叙事的效果,即让观众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国的美食现状; 另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片中人物的感受以及对影片的叙事方式的理解上。《舌尖上的中国2》整部影片分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和《三餐》七个篇章,每个篇章都包含若干个小故事。普通人物在故事中是以叙述主体的身份进行故事讲述,这样更能表现出该片的人文价值、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可以聆听“美食家”对于生活的心声,体会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例如张士忠说到,“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就是最大的幸福。”在老人家的眼里,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少了几分物质上的迷惑,多了些许心理上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2》也在表明了片中人物对于历史、对于人与环境乃至于人的生存法则上的反思。特别在第一集《脚步》提到了“人们喜欢全身体的劳作带来的幸福感”,但也提到了“食材难觅”和“材料枯竭”的问题,这既是普通百姓千百年来的生存法则,同时也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该片也起到了美食文献记载的作用,片中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来阐述我国现阶段的美食做了一次“文献式的记录”.片中夹杂着不同叙事者对于美食配方以及做法上的思考和见解,形成了一部完整客观的美食文献纪录片。由于片中采用多视角叙事,增加了影片叙事的客观真实性,也对观众产生了市场驱动作用。纵览整个影片,既可以说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部美食宣传片或者是美食广告片。通过不同叙事者对于不同美食的讲述,许多观众在看完之后都想尝尝片中美食,这必会刺激一些地方的旅游业和餐饮业,对于拉动地方经济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故事化叙事,解说词饱含哲理性思考
  
  故事化是纪录片的一种常用的叙事方式,它力图摆脱片中纯客观的消极记录,通过运用纪录片的影像的生动性和曲折的情节性来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和形象性,丰富了传播效果。不同空间的故事化叙事而且为同一主题服务可以说是《舌尖上的中国2》与其它纪录片不同的叙事方式。影片的每一集里面都是许多小故事: 例如在《心传》中共包括张世新与挂面、阿苗与苏式糕点、邓开凤与糍粑等共七个小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家庭与美食之间的紧密关系。七个故事就是以“心传”为主题并以此展开人物与家庭、人物与美食之间的故事叙述。为保证故事化叙事的真实性,片中还大量使用情景再现来影响观众的思想情感,提高影片的观赏性。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2》的解说词也颇具哲理性,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故事化叙事的客观性。例如在《相逢》这个篇章里,我们可以引申为食物与食物的相逢,食物中各种材料的相逢,人与事物的相逢,人与人的相逢。片中的解说词总结得很到位---“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1]这句结语包含着哲理性的思考,给予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特别最后一组向上拉的镜头,直至天空。这种“空白效应”的艺术意境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美中不足,但瑕不掩瑜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舌尖上的中国2》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首先是片中人文写照过多,显得喧宾夺主。特别是《家常》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本集中描述子钰母女来上海求学的艰辛。许多观众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到底是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还是人文关怀救助片。特别是这一段解说词:“子钰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背井离乡,为了能买到新鲜的蔬菜不惜早起去远处的菜市场去买菜。”[2]还有一组母亲哭泣的镜头,这些都使得观众的心情发生了改变,甚至观众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主题定位产生质疑。再者就是广告植入问题,片中会出现国内某些厂家的标示,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细节性问题。
  
  结语
  
  总体上说,《舌尖上的中国2》在叙事上过于侧重人文气息,但多视角叙事方式和故事化叙事还是比较到位的。首先,《舌尖上的中国2》对解说词、同期声、叙述结构和叙事节奏上都做到了很好的驾驭和把握。其次,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每个篇章的结束语饱含哲理性和思考性,给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最后,影片中从讲述故事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家人其乐融融聚在一桌享用美食,或者说这跟不算不上什么美食,只是普通家庭的粗茶淡饭,但一家人的心里却是甜滋滋的。这也向观众传递着一种观念: 一家人身体健康,团团圆圆才是幸福。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舌尖上的中国2: 舌尖语录[EB /OL].(2014 - 05 -27) [2014 - 10 - 15]http:/ / live. kankanews. com / c /2014 - 05 -17 /0044568658. shtml.
  [2]CLARK.日记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家常[EB /OL].(2014 - 05- 09) [2014 - 10 - 15]http:/ / blog. sina. com. cn / s / blog _6bef90aa0102e6aj. html.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