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真人秀节目的审美价值与实现途径研究
【前言 第一章】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源起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真人”的审美意味与“秀”的审美传达
【第三章】真人秀中创作者的审美诉求
【第四章】受众的审美需求及审美作用
【结语/参考文献】电视真人秀的美学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真人秀节目中,审美诉求与审美需求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在此系统中,二者各司其职,维系着真人秀产业的平衡发展。
真人秀节目的火爆是中国电视节目新的范例,作为中国电视节目的新品种,它适应了中国观众的精神文化上的消费需要,并且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各家电视台垂涎欲滴的香饽饽。然而各家制作方在竞相推出真人秀节目,用以增强竞争力、提高影响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真人秀节目同质化、内容低俗、制作质量低劣、无视产业品牌经营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可能给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作为中国电视人,首先应当把传播正确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道德思想作为节目制作的前提,制作出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的真人秀节目,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也只有这样,节目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因此,节目制作方要为观众提供对其有帮助的信息,用健康的信息娱乐观众,摆脱并超越低层次欲望,不要一味的迎合观众。
其次,在制作方法上:第一,在学习和借鉴海外节目的同时,要打破类型化、模式化,应该提高节目的自主创新能力,立足本土化的长效发展,结合本土文化,培养本土制作团队,强化策划能力,提高节目制作质量。第二,应建立健全受众反馈机制,使受众能够更深层次的参与到节目中,只有重视受众的"声音"才能有扎实的观众基础,赢得良好口碑。第三,真人秀节目的生产制作应具有完善的产业运营渠道,注重与同样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的合作、创新营销推广方式、开拓多种盈利渠道等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国家电视监管机构应出台电视文化节目制作和传播的具体要求和规范,使我国真人秀节目早日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艺术理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1.
[2]王艳玲。电视文艺学导论。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
[3]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2.
[4]张凤铸。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0.
[5]王桂亭。电视艺术学论纲。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
[6]胡智锋。电视美学大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
[7]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8]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年。
[9]雷盛霆。当代电视。北京: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办,2014 年 6 月第 6 期。
[10]索尼娅·利文斯通著。龙耘译。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年第 2 版。
[11]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年。
[12]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
[1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5]赵洵。高收视率来自不竭的创新能力。新商报,2010-06-28.
[16]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新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
[17]萨特·科兹洛夫。叙事理论与电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8]方方。解析国内真人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3.
[19]郭恋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理论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03.
[20]聂庆璞。叙事与叙事学。webculstudies.csu.edu.cn,2006 年。
[21]尹鸿。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2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3]黄生晖。电视真人秀研究综述。新闻大学,2010-03.
[24]李东晓。真人秀节目的文化范式解读。当代传播,2008-05.
[25]谢玲。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研究。重庆大学,2007 年。
[26]罗明。电视媒介的市场对策。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7]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28]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年。
[29]尹鸿。世纪转折时期中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 年。
[30]李幸。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31]陈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33]欧文·戈夫曼。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年。
[34]张静民。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5]安德鲁·古德温等。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36]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7]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7]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年。
[38]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39]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0]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41]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