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美证券业务结构的对比分析
1.1 海通证券的业务结构分析
本文选取各项指标综合较好的海通证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海通证券2013年年报,其各项业务收入分布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可知,海通证券的业务结构中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比例较高,下文针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证券经纪业务
通过代理客户买卖证券的经纪业务获取佣金是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一项主营收入,最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我我国证券市场都经历了较大的市场波动,从而导致经纪业务营收不稳定。2011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同比下滑37%,行业整体营收下滑29%,净利润下滑49%。2013年随着市场的回暖,证券经纪业务结束了自2009年后的持续下降,业务净收入达到759.21亿元,上升了50.62%,经纪业务占总营收1592.41亿元的47.68%。
(2)证券自营业务
2011 年A股持续低迷,上证指数全年累计跌幅高达21.68%,在弱势格局下,高度依赖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券商受到重创。2011年全年,证券行业证券投资收益下滑76%。2013年行业证券投资收益305.52亿元,占营收比为19.18%。从上述数据来看我国证券公司的这两项业务占比和海通证券接近。
1.2 美国高盛的业务结构分析
高盛集团在2010年后将业务重新划分为四个部分:投资银行、机构客户服务、投资与借贷、投资管理。投资银行包括财务顾问和股票及债券承销,机构客户服务包括固定收益、货币及大宗商品和大宗商品部业务客户执行、股票(业务客户执行、佣金和手续费、证券服务),投资与借贷包括工商银行、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包括管理费、激励费和交易收入。
调整后收入的统计口径也进行了变更,由原先的四部分变更为六部分,除了原来的投资银行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外,将交易与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收入变更为做市商收入、资产管理收入、佣金收入、其它自营收入。
高盛集团的收入结构为:做市商收入35%,投资银行12%,资产管理12%,交易佣金9%,净利息14%,其他自营18%。
国外券商具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佣金收入占比稳步下降,做市商交易在券商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在券商收入比重明显高于国内券商;国际投行业务不是简单的承销,企业咨询业务也很重要。
2、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业务结构不合理,过于依赖传统业务
从上述中美对比分析来看,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不够合理,过度依赖证券经纪、自营和承销等传统业务,对于兼并收购、财务顾问等新兴业务发展不充分。海通证券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和投资银行三项占总营业收入的68.2%,存在业务结构失衡,对证券经纪的依赖程度过高。相比较而言,高盛公司的业务结构则相对均衡一些,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尤其是在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方面分别占到12%,比海通证券等国内券商高出许多。另外在投资银行业务上,国内券商的承销占比较高,而高盛则在财务顾问、承销业务、并购重组上取得协调发展。
2.2 主营业务相互影响大,经营风险不能分散
证券经纪、自营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之间关联性高,容易同向波动。当市场行情好时,一级市场上企业融资活跃,证券公司的承销业务好;二级市场交易也活跃,经纪佣金收入也好;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收益也相应较好。反之,当市场行情不好时,三项业务收入同时急剧萎缩。
从海通证券近几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来看,营收和利润受股市行情影响非常显着,所以,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受外部环境影响巨大,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当市场行情不佳时,同时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导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
2.3 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
截至2013年底,我国115家证券公司的总资产为2.08万亿元,净资产为7538.55亿元,我国证券公司的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不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截至2013年底,海通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290.18亿元,净资产603.11亿元,均位列全国第二,而截至2011年6月30日,高盛公司的总资产为9,370亿美元,是我国全部证券公司资产总额的近三倍。
我国证券公司在业务创新上乏力,企业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峻,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最近十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比如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2494家,相比1996年实现了6倍的快速增长,但由于证券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而新业务发展不足,导致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面临严重的同质竞争,企业间对于客户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对于行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
2.4 证券公司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证券行业发展很快,但是相应专业的研究和服务人员则配备不足,且专业能力有较大欠缺,一方面是证券公司不能基于客户需求有效进行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导致行业对于客户的吸引力降低;另一方面,在粗放增长和人才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公司往往在吸引客户开户入市以后,采取较为粗放式的管理,形成了繁荣的假象,并使客户对证券行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印象,对证券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的发展对策
近几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增加了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认知和认可,互联网金融以其低成本、高便利、即时响应、深度互动等特点为证券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证券公司需要做出调整,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积极促进业务发展。
3.1 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业务创新,加强客户沟通
创新业务是国外证券公司提升服务能力和盈利水平的重要支撑,美国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创新业务发展和传统业务协调发展,为美国证券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外证券行业的发展历史规律来看,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资产管理业务需求不断增长,其在业务结构中的占比会逐步提升。在今后一段时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公司和家庭资产管理需求会不断增长,证券公司在提高投资倾向,优化资金配置效率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能够适应这种需求,各证券公司应加强研究工作,有效利用互联网这个高效的载体,借助于大数据分析,以互联网思维做引导,积极探索和创新业务形式,推出更好契合客户需求的各项增值业务,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为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以及兼并重组等新型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行业整合,优化线上线下融合布局
中国证监会对于业务开展有着相应的准入限制,业务开展能力需要和资本规模相匹配。证券公司的资本规模和它的整体运作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有着较强的联系。
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在开放性、透明性方面不断完善,企业要在这个环境下谋求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涉及到如何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问题。在政府层面,对我国各行业的做大做强,优化行业资源配置,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给予一定的期望。证券公司应该积极依据政策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积极利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并购重组机遇,通过资本化的运作,增强证券公司的综合实力,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打造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一批优秀证券公司。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布局扩张方式需要做出调整,不能单纯注重营业网点的数量,而是应该做好线上线下布局的融合,更好发挥两者的协同优势,因此应该加强对于网点布局的统筹,一方面使网点的辐射能力得到强化,并借此弥补互联网服务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加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服务能力,有效降低客户服务成本,并实现高效、即时、深度、优质的服务。
3.3 提升网络化服务能力,实施差异化竞争
近些年来,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快速提升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化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作为投资者重要交易形式和信息获取渠道,将在营销中展现出更重要的价值,尤其是手机等移动终端使企业的服务更加便捷的到达用户。证券公司应该不断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并注重体验营销在证券营销中的应用,利用网络和通讯技术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提升企业为顾客创造的服务价值,并借此做好客户开发和成交促进工作。
各证券公司应该借助网络服务能力,紧密结合自身条件,认真筹划如何进行差异化战略,证券公司需要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挖掘业务增长空间,增强自身在业务经营上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业务定位,树立自己的业务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3.4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满足网络化经营人才需求
证券业务专业性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高,尤其是新型业务的开展对现有人才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证券公司要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者脱颖而出,必须依赖于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证券公司在人才的录用、培养和考核上要结合公司网络化经营的创新能力、营销能力、服务能力的整体需求,做好人才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不断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方式,建立起高素质的业务创新和服务人才团队,在业务创新、研究咨询、综合服务等方面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证券公司要针对行业人才流动性高的现状,努力探索富有成效的人才管理制度,利用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强化公司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和稳定性。在激励机制方面,要探索建立短期激励和长期股权激励、经济型激励和非经济型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要探索实施人才服务理念和制度,摆脱过去单纯靠高薪吸引人才的做法,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周玲玲.《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的现状》[J],《经济导刊》,2011.7
[2]祝和国,陈皙.《浅析证券公司的创新发展》[J],《金融纵横》,2011.9
[3]马雯,陈彦达.《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风险研究》[J],《金融论坛》,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