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公共关系学论文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精选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6-01 共863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2篇】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精选范文6篇)
【第3篇】网络平台中虚拟自我形象对个人形象认知的改变
【第4篇】服装设计中个人形象与符号的体现
【第5篇】幼师个人形象礼仪的重要性与基本内容
【第6篇】个人形象概述及其设计关键点

  个人形象设计主要包括体型要素、发型要素、化妆要素、服装款式要素、饰品配件要素、个性要素、心理要素、文化修养等几大要素,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个人形象设计论文,供给大家探讨研究一下,这方面的论文该如何进行写作。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一篇:新媒体视角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研究

  作者:王猛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摘要:优秀运动员尤其是著名运动员一直都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其积极向上的个人形象也对会社会产生着诸多积极影响。特别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优秀运动员形象拥有了更多属性,对社会的影响更大,运动员的一举一动甚至都有可能对其个人形象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如何加强优秀运动员正面良好形象的塑造,为社会树立更多的榜样,更有助于发挥运动员的社会影响力。文章分析了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属性以及新媒体环境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而对新媒体视角下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的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运动员形象; 形象塑造; 新媒体;

  作者简介: 王猛(1982-),男,籍贯:江苏徐州,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 2019年-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9SJA0374)《新媒体在高水平运动员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成果;

个人形象设计

  前段时间,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科比的逝世迅速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引起大批篮球爱好者的惋惜与哀悼,世界各地甚至开展了各种缅怀科比的活动。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因尿检超标并遭禁赛等一系列事件也在国内为产生了非常大的关注和影响,诸如此类的体育运动员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中间反映出了体育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上的示范作用与榜样效应,同时体育运动员的这种影响力也使其拥有了社会属性,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因此,对于这些优秀运动员,已经不能仅仅将之看成一个纯粹的运动员,其背后的品牌价值和个人影响力对整个社会的体育运动事业、商业活动等都将产生影响。而从相关案例中可以发现,优秀体育运动员所创造的积极社会效应和商业价值是极其巨大的,尤其在当前网络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优秀运动员的社会影响力更是呈几何倍数上升。

  基于此,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就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领域,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传媒界与体育界共同展开探究,以通过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来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1 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属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形象,从狭义上讲,人的形象就是人的外貌、行为的集中印象。而从广义上讲,人的形象更包含了人向他人传递的所有个人信息,从外貌、行为举止到内在的品质、修养,是他人可以感知到的关于一个人的信息的集合。对于体育运动员而言,其个人形象除外在相貌、行为举止以外,还包含其运动能力以及个人在运动项目上所展现出的成绩、精神品质等。随着运动员在社会公众心中综合形象的不断提升,其个人形象也将形成一种榜样效应,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和社会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脱离单纯的个人形象,而具有许多其他属性。如明星属性,即优秀运动员能够成为公众学习的榜样和追捧的对象,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与明星一样拥有众多粉丝,一举一动都成为社会舆论的话题。例如,当年刘翔在打破世界纪录之后进入公众视线,其随后的个人生活、日常训练和比赛活动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举一动都会在媒体中形成话题。再比如商业属性,即优秀运动员所拥有的社会关注度一方面能够为商业活动、产品推广带来大量曝光度,另一方面其在某些领域的意见领袖作用可以引导市场消费走向。如当前许多优秀运动员成名之后都会进行各种产品的代言,这就是其个人形象商业属性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属性更为多元,其中的明星属性与商业属性对于社会发展将产生一定影响作用。

  2 新媒体环境下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优秀运动员个人形象的明星属性与商业属性使得其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大众。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介传播相对单一,信息相对闭塞,优秀运动员的行为举止并不会被过度关注和在媒体中进行放大,因此其积极的个人形象往往更容易在社会中产生长期的正向影响。同时媒体也不会有过多精力集中在运动员身上,运动员无需过分重视个人形象。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传播的空前繁荣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更加畅通,信息生产与传播更为便捷高效,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多元,如此就使得优秀运动员的形象更容易塑造,同时也更容易毁灭。一旦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起来之后,就会受到大量媒体与公众的关注,其一举一动都可能曝光在媒体视野下,因此运动员任何行为举止都可能对其形象产生影响。加之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网络新媒体监管尚不完善,一些媒体甚至对运动员某一行为进行歪曲解读和不断放大,从而使其形象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孙杨在成为公众人物后,其无照驾驶、与教练冲突等个人生活迅速被网络曝光,在社会上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而刘翔婚姻和参与娱乐节目的个人生活也拿来被媒体做文章,对社会舆论风向产生的引导作用。

  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涌动,各种思想观念意识碰撞加剧,社会中也需要有一些具有正能量个人形象的优秀运动员来对社会思想加以引领,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培育社会正能量,所以,新媒体环境下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也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

  综上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工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不但要塑造大量具有积极形象的优秀运动员,更要重视持续塑造运动员的良好形象,以对社会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3 新媒体视角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措施

  新媒体视角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具有许多新特点,也面临许多新挑战,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策略对运动员形象加以塑造,以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形象的社会价值。

  3.1 调整媒体关注点

  新媒体视角下,媒体对运动员的关注点日趋多元,除运动员的成绩外,其个人生活中的点滴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种媒体关注点已经背离了新闻传播的准则,不但会影响运动员的生活和体育竞技,更会带偏媒体传播风气。因此,新媒体视角下的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首先需要调整媒体关注点,坚守媒体操守,将新闻报道的目光集中在运动员背后的艰苦训练、赛场上的奋勇拼搏上,深入挖掘运动员背后的宝贵品质,从而树立起积极向上的运动员个人形象,打造出新时期体育领域的国民英雄。例如,在刘翔退役之后,媒体的关注点发生偏移,报道大量关于其生活的内容,而对其退役之前带伤训练、带伤比赛的内容则关注甚少,这就使得运动员形象受到影响,进而也不利于发挥运动员个人形象的社会价值。因此,新媒体视角下的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更需要媒体调整自身关注点,挖掘运动员背后更多的宝贵品质。

  3.2 成立专业化形象塑造团队

  优秀运动员是国家的财富,尤其对于一些有着突出成绩的运动员,如中国女排惠若琪、张常宁等、乒乓球许昕、马龙、张继科等,以及足球、篮球等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些国内著名运动员,有的是为国家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始终居于绝对领先水平,有的是社会关注度和全国人民的期望值非常高,对于这些运动员,其形象塑造单纯依靠媒体的宣传报道是不够的。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网络媒体无孔不入的新闻报道往往会对运动员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新媒体视角下的优秀运动员形象塑造可以借鉴娱乐明星形象包装方面的建议,主管部门或者相关训练基地可以采取团队式专业化运作,由国家与社会团队一同对优秀运动员形象进行塑造与包装,通过媒体策略、营销策略来让运动员的积极形象在社会中不断放大,形成对社会更强大的影响力。同时通过专业团队为运动员提供形象塑造的指导和媒体公关,保护运动员的正面形象,从而使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可以长期在社会中保持正向的影响力,引领全民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正向演变。

  3.3 强化运动员的形象管理意识与媒介素养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运动员的一举一动更容易被媒体记录下来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因此优秀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形象管理意识和较强的媒介素养。

  所谓形象管理就是人对自身外表、言行举止的管控,确保个人形象可以始终维持在他人良好认知的状态或有所提升。优秀运动员的形象管理就是要求运动员要意识到自身的公众属性,意识到自身行为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而加强对自身言行举止的约束。要做好有效的形象管理,这就需要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重视自身学习提升,强化自身人文素养,从而使自身拥有更完善的人格以更好地约束自我,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例如,我国优秀运动员桑兰因从事体育运动而不幸下肢瘫痪,但她却同样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使自己在体育领域有了新的建树,始终在人前保持良好形象,并通过其个人的精神品质对众多人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形象管理的重要意义所在。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制作的能力。其包含利用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体资源的成效和对媒体的批判能力等。具体到运动员的媒介素养方面,就是要求运动员要对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媒体环境、传播形态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具备利用各种媒体、挖掘各种媒体资源的能力。特别对于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的使用以及新媒体的特点必须要有充分把握。如此运动员才可以有效借助各种媒体和媒体资源来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保持自身的积极影响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运动员自身也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传播理论和媒体能力,进而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3.4 增强运动员社会责任意识

  优秀运动员形象的塑造是建立在运动员自身优良个人形象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优良的个人想象必须符合社会大众普遍认知规律和普遍价值观才能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产生榜样效应。但这种形象的塑造并不仅仅依靠运动员的个人成绩和外表的包装,更要依靠运动员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信念是其能够成为国家英雄的基础,是其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而其个人形象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约束也是其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塑造运动员良好形象并长期保持,还需要增强运动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让运动员意识到自身形象的社会价值,并积极主动去维护自身形象,以自身正气去抵御来自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舆论歪曲和攻击,使各种谣言不攻自破,从而持续塑造自身良好公众形象。

  4 结束语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思潮和价值观逐渐趋向多元,优秀运动员作为正能量的代表,其个人形象的影响力能够对社会思想风潮产生引领,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更加重视优秀运动员形象的塑造,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塑造与维护运动员良好个人形象,为社会树立出更多的榜样,从而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涛。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媒介形象的理论及塑造策略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商力伟。新媒体环境下运动员媒介形象塑造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8.

  [3]张林辉。解构与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运动员形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4]李沐子。新媒体时代体育明星危机公关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4.

  文献来源:王猛。新媒体视角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01):126-127+130.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二篇: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的特点

  作者:万卉英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本文从微信朋友圈信息发布者、信息接收者及朋友圈场域的角度探究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的特点,从而认识移动时代人们互动行为的变化。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个人形象建构; 后台前台化; 非语言符号; 差序格局;

  作者简介: 万卉英(1996-),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一、引言

  移动网络时代,微信作为最普及的社交APP之一,已覆盖中国90%的智能手机,拥有超10亿月活跃用户。通过研究用户在微信朋友圈的形象建构,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移动时代人们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呈现行为有怎样的特点,并对朋友圈背后的社会网络有新的理解。

  微信朋友圈较之微博等平台有更私密和社交化的特性,微信朋友圈的形象建构也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交平台的特点。本文采用传播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拟剧论、符号互动论、差序格局等理论分别从朋友圈信息发布者、信息接收者以及微信朋友圈特定场域的角度来探究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的特点。

微信朋友形象设计

  二、后台前台化下特定的自我表露

  微信朋友圈是虚拟的自我展示和社交空间,是基于真实生活和社交又不同于真实社交生活的存在。在这里,使用者进行有选择的自我表露,其中每个文字、每张照片都是精心挑选和修剪后的"拟态化"状态,而非真正的生活场景。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谈到,人在社会生活中需依据不同的社会规范扮演不同社会角色,需进行特定角色扮演的地方叫前台,而较为私密、没有观众、可放松休息的地方叫后台[1].但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普及,人们热衷于在朋友圈展示本来私密的后台生活,也喜欢在屏幕后观看他人的生活,这就导致了后台的前台化。

  后台前台化一方面使人有"被监督"感,从而激励人们进行更良性的生活方式,打开微信朋友圈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其中进行早起打卡、读书打卡、健身打卡等,这表明微信朋友圈具有督促人们塑造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后台前台化也导致了使用者的"被观看"感,从而在发布生活状态时不自觉希望呈现出更理想化的自我,导致了自我的"失真".例如,人们会通过修图来使发布的信息更接近自我期待,而非真实生活中的形象。

  同时,PUA(Pick-up Artist)现象的日益广泛也是朋友圈"失真"的典型表现。PUA本指"搭讪艺术家",是指男性接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并不断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为,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人和其相关行为。如今的PUA教学往往有专门的组织、教程和课程,组织中的男性会学习如何搭讪女性并快速获取女性信任。进行PUA实践的关键方式就是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虚假的个人形象建构。PUA实践者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就是一种吸引女性的套路化模式,他们会通过朋友圈建构女性心中理想化的约会对象形象,这就是戈夫曼所说的"印象管理",即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某种印象,进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从而引导他人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意图行动。PUA实践者就是通过各种理想化表演、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等进行"印象管理",从而达到玩弄女性的目的。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往往不会将后台生活全然表露,而是有选择地展现想要对他人展示的某种形象。

  三、情感性、功利性与习惯性的点赞符号

  微信朋友圈作为半私密的熟人社交空间,与沙龙聚会有相似之处。在沙龙中,需要有人展示,也需要有人捧场,而捧场不单单是出于内容的精彩程度,更出于观众和展示者的私人关系,在微信朋友圈中也是如此。他人发布一条内容,作为其朋友圈的一员,观看者愿意、需要甚至是必须给予回应,这种回应就是点赞。小小的点赞行为其实是涵盖多元意义的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包括动作、表情、姿势等,在人类交往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相当普遍。米德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意义互动的过程,而意义的传递就是通过符号的使用。点赞作为非语言符号,其本身是一种社会互动和意义传递的工具。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普及,点赞成为现代社交活动中常见的行为符号,但人们点赞的动机却并不相同。我们可把点赞动机分为3类:情感性点赞、功利性点赞、习惯性点赞。

  情感性点赞是指用户基于对内容的喜爱和认可所进行的真情实感的点赞行为。当代社会,由于对独立自由生活方式的强调和快速的工作节奏,现实世界中的"集体交往"和"集体文化"日益缺失,而微信朋友圈的使用成了人们获得归属感和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点赞可以传达出基于所发布信息的一种正向"情感基调"和"情感能量".

  同时,点赞行为作为一种符号传递了互动双方对于同一情境的共同情绪。美国学者凯瑞"传播的仪式观"所强调的就是这种意义的横向共享对于精神感化和关系构建的积极意义。点赞这种符号互动仪式可以建立和扩大双方共同的语义空间,为彼此提供积极的情感能量。

  功利性点赞是指用户为表达对内容发布者的关注或把点赞当作一种交换行为所进行的点赞,它包括两类:其一是关注型点赞,其二是交换型点赞。关注型点赞可以表现为为了给领导留个好印象而不分内容的为其点赞,而交换型点赞的典型表现是朋友圈集赞送礼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点赞行为与真实利益画上等号,互相点赞变成了一场商业合作而丧失了其本身分享和互动的意义。

  在功利性动机下,点赞的意义不是情感交流,而是哈贝马斯说的"工具理性",即人们出于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而做出行动,这导致了点赞背后的情感异化。于是点赞变成了维系社会关系或者获得利益的方式,错点赞或不点赞甚至会导致人际关系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习惯性点赞是指用户基于点赞动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和自我展示感进行的点赞行为。最近大火的"点赞党"就是指这种习惯性点赞的人群。他们往往是微信朋友圈的重度沉迷者,在刷朋友圈时会机械地进行点赞行为,认为这就像是阅卷人在卷子上写下"已阅"一样,因此无论发布的内容是喜是悲,是公共信息还是私人情感,他们都会以点赞来表示"你被我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下,点赞者实际是在通过点赞突出自我存在感,点赞本身变成了机械性动作和凸显自我存在的表演,点赞符号背后的社交和情感意义让位于"自我"象征意义。至此,点赞者从台下观看表演、献上掌声的观众,变成了台上疯狂表演、博取关注的演员。这种角色错位导致了点赞的互动性和情感传递意义弱化,加深了朋友圈中个人形象景观化的程度[2].

  四、现实与虚拟交织下关系的移植规训

  微信朋友圈是虚拟与现实碰撞的场所。朋友圈的虚拟关系是对现实社交关系的融合、重组、超越。虚拟空间下,人们的交往从地缘、血缘关系中解放出来,在交往的范围、类型和群体上减少受限。加拿大学者威尔曼提出的"网络化个人主义"就是对这种基于技术革新和网络发展带来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变革的叙述。网络化个人主义指在网络社会中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个人可从社区和群体中脱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交往单位进行社交、发表观点、从事工作等。

  网络化个人主义意味着个人活动和交往范围扩大化,但这是否能让每个人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则是个疑问。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的一份独特"日报",带有强烈的私人属性和个人风格,在朋友圈中一个人会有多种角色,他(她)可以是父母、子女、同学、同事、上司、下属等。正因如此,人们在朋友圈所展现内容的意义和影响也是多重叠加的。基于此,人们往往会对朋友圈设置分组可见,从而将自我针对不同人群的印象管理作出区分。而区分的标准仍是现实关系的亲疏远近,在这个意义上,技术的升级和网络的发展并未导致个人在人际交往上的根本性变化,微信朋友圈中的交往规则仍是"熟人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差序格局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一圈圈向外推远的社交网络。在微信朋友圈中,人们所进行的自我表露和交流深度是依据每一个人情圈层的远近距离来进行的。

  在差序格局的不同圈层上,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组别的朋友圈内容,发布者所预期的目标受众和隐私边界也是不同的。通过"分组"功能的使用,人们可以有效地将内容发送给目标观众,而不惊动其他人。这样就可将原本混杂在一起的各种身份角色作出分类,从而重新梳理对不同人群应建构的不同形象。

  尽管分组可使用户的印象管理更方便快捷,但在分组可见的使用中,使用者通过对受众的提前预选把对"观众"的感知和想象变得具体化和切实化,因此其所发布的信息往往非常贴合某个群体对发布者的形象认知而不是发布者本身的自我意愿表达。人们希望在每个群体中依社会规范呈现合适的角色,却无法在任何分组中表达出最真实全面的自己。分组就像一个个不同的表演舞台,而发布者需要扮演不同角色来维系不同的形象建构,但没有人知道角色面具下的自己,自我表达的空间反而被看似多维和自由的分组挤压掉了[3].这也体现出,网络化个人主义以及微信朋友圈这样的虚拟社交平台所带来的除了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空间的多元和选择权的增加,还有现实社交差序格局的移植和日常表演的泛在化。这导致了微信朋友圈中"规训"的深化,从而使个人自我表达空间丧失。

  五、结语

  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的特征有三点:首先,从朋友圈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看,朋友圈既是记录式的日记本,也是展示性的舞台,发布者作为记录者和表演者进行对私人生活的自我表露,这种自我表露是对后台生活的前台化展演。其次,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看,朋友圈既是信息获取的"个人日报",又是观看表演并和表演者互动的剧场。作为观众的使用者需要在看完表演后作出反应,即点赞,而点赞活动的普泛化也导致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的流变。最后,从微信朋友圈场域来看,它是现实和虚拟交杂的特殊空间。在各种身份角色的交织下,产生了针对不同信息接收者的朋友圈发布行为,这也导致了微信朋友圈中自我表达空间被挤压与规训。

  微信朋友圈的普及和随之而来的交往方式的转变体现了移动时代传播环境的巨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如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徐钱立。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J].传媒评论,2014(05):62-64.

  [2]魏宝涛。从"互动"到"运动":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的意义构筑与弱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4(08):44-48.

  [3]芮必峰,彭志翔。"朋友圈"景观与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以七夕微信朋友圈为例[J].新闻界,2017(01):84-89.

  文献来源:万卉英。微信朋友圈个人形象建构的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1):92-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