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子》中的态度管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2 共711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管子》的管理心理学观念探析
【第一章 】《管子》中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前言
【第二章 第三章 】《管子》中的人性论
【第四章 】《管子》中的激励论
【第五章 】《管子》中的态度管理论
【第六章 】《管子》中的信息管理论
【第七章 】《管子》中的领导心理论
【第八章 】《管子》中的群体关系管理论
【总结/参考文献 】《管子》的管理心理学思想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五、《管子》中的态度管理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通常表达的意义是对某件事物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心理倾向,或者是对某事物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倾向,它源于人们最基本的欲望、需求和信念。既然是心理倾向,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民的行为方式。所以,对态度的心理学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管子》中涉及了大量的治国理政思想,在这些思想认识的背后必定隐藏着对态度的认识,我们尝试对其进行一次简述。

  (一)对"业"与"民"的态度。

  农耕为主的春秋时期,诸国仍然延续着有数百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各主客观条件的催生下,诸侯争霸的局面得以产生。于是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内忧外患,民众逃徙,土地荒芜,经济崩溃的境地。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形势下,管仲临危受命,担负起了齐国之相位。管仲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得国家富强并最终争雄称霸,首先需要"人",只有有了人,把人管理好了,目标才可能会实现。其实,在管子的思想体系中,它把"人"的外延主要界定在了"区别于帝王、封君、领主、贵族的普通民众,如士、农、工、商等"身上,这也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在对待"士农工商四民"的态度上,《管子》主要表现在了重民和爱民两个方面上,通过重民和爱民,最终达到业的繁荣,即"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法法》)首先,《管子》非常重视民。它在《小匡》中明确提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基石也。"的主张,把民的社会地位提到比较高的位置,这里的 "石"是柱石的意思。并且它还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民之于国家治理的初始地位和关键作用,它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霸言》)而这里的人即是齐国百姓。另外,在《权修》中它通过一树百获的比喻来强调人的重要性,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权修》)其次便是爱民态度。正是因为非常重视民众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才会去爱民。在表达"爱民"的态度时,《管子》是通过"顺民"、"惠民"和"富民"的形式来进行的。它认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牧民》),只有顺应民心民意了,统治阶级的政令才会得到民众的认可和遵从,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搁浅政令,无法实行。

  另外,还通过轻赋税的政策和藏富于民的举措来表达爱民的态度。当然,不管是重民还是爱民,都是为了更好地去管理民众,让其为统治阶级效力,达到治国的目的。下面我们尝试分述一下《管子》是如何看待"四业"及其从业者的。

  1.对"农"的态度。

  这里的"农"代指农业和农民。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的兴衰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与否的根本标志,对其拥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历代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地位。《管子》也不例外,它提出了"以农为本",并通过"务本"以"富国"的理论主张,把农业看成了国之本业。它从国家兴亡、民众生存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的重要作用。它说"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小问》)"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禁藏》)"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者;粟也者,天下之物尽至矣".(《治国》)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粟之于天下物(包括民生)的核心决定价值,即"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国蓄》)没有粟就没有"天下之物".另有"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揆度》)等有关农业重要性的强调。当然,农业生产是离不开农民劳作的,他们之间是不能分离的。"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八观》)正是对粟谷、土地、农民以及农民之力之间的关系做了比较贴切的论述。另外,还提出"非诚农不得食于农"(《乘马》)的观点,来表达对农民资格的认同态度。有学者说"奖励农耕,多产粮食是《管子》的重要思想。",这种说法不失中肯,如果更具体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它对农业和农民重视思想中的一种重视态度。

  2.对"士"的态度。

  这里的"士"代指军队、战争和士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环境最为复杂、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各后起诸侯都纷纷摩拳擦掌,想要争得一席之地,甚至野心勃勃图霸中原。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下,军事力量的建设得到了空间的重视。

  《管子》对战争的态度是持肯定和审慎的,对士兵的态度也是"非信士不得立于朝"(《乘马》)的。之所以肯定战争,是因为通过战争可以达到安定社会、称王称霸的目的,它说"君之所以尊卑,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僻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径也,不可废也"(《参患》)。"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兵法》);这种对战争作用的肯定态度,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但需深入的是,对实际战事时的审慎态度的研究和重视。《管子》之所以要审慎战事,是因为战争的破坏性很大,于国于民无益。"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优主,莫速于兵。此四患者明矣,古今莫之能废也。"(《法法》)所以,它提出必要战争时,必须做到在"上义以禁暴"(《侈靡》)的宗旨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做到知己知彼并注重权谋,审慎战事。以重"谋"为例,它强调先谋而后战。它说"谋得兵胜者霸"(《兵法》),主张"智谋胜之"(《霸言》),肯定"慎谋乃保国"(《问》),"立于谋,故能实,不可侵也。"(《玄宫》)以及"失谋而败,国之危也。"(《问》)的道理。所以"争强之国,必先争谋。"(《霸言》),故《管子》是重谋、慎谋的。

  在论及农业与军事之间的关系时,《管子》认为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天下有兵,则积藏之粟足以备其粮。"(《轻重乙》),并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权修》)所以,它积极肯定并重视军农合一的管理思想,并有计划地将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结合在了一起,平时生产战时从军,平战结合亦战亦农。

  3.对"工商"的态度"工商"泛指手工业、商业及其从业者。古代社会,农为本业,这是当时的核心价值观。但是《管子》的社会财富构成理论中,我们发现不仅仅有农本,还有以工艺造物为主的手工业和以市场贸易为主的商业。在对待工商的态度上,《管子》并没有因为其所谓的"奇技淫巧"式的性质而将其彻底否定,而是在"'务本'的前提下,鼓励手工业的适度发展",鼓励商业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之于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不可忽视的,其从业者也同样是国之"石民".(《小匡》)对"工商"的肯定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工商业之于民生、强国和争霸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就手工业来说,《管子》认识到其"举财长工,以足民用。"(《小匡》)"为兵之数…存乎论工,而工无敌;存乎制器,而器无敌。…是以欲正天下…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聚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 (《七法》)的价值。《问》中也说:"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就商业来说,它可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供求信息的沟通,来实现生活资料等用品的彼此满足,即"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乘马》)。所以,《管子》对工商的态度是持积极肯定的。对工商业的从业者来说,一个评判的标准就是"诚",《乘马》说"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另外,还需"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在对待以奢侈品为标志的极端手工业产品产销上,《管子》所持的态度是根据消费群体的层次来进行分别论述的。一方面,针对普通大众而言,它是极力反对奢侈品生产的。

  它在《立政》篇中论述工匠管理者职责时说"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监壹五乡,以时均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这里的"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也就是不准有奢侈品铸造的现象出现。在《五辅》中作者更是强调"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玩好。

  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生"的观点,明确表示了其反对奢侈品生产的态度。当然《管子》反对奢侈品的生产是以农业本位的思想为前提的,认为由奢侈品市场的扩大会导致侈靡社会风气的形成,如"文巧不禁,则民乃淫",并会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即"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纹刻镂相稚也,谓之逆。"(《重令》)那么,在以农耕业为本的古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一旦受损,势必会造成本末天平的"失衡",并最终导致国家的混乱,影响国家的稳定。即"主上无积而宫室美,邙家无积而衣服修,乘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果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八观》)另一方面,针对富人而言,特别是遇到灾荒之年经济萎靡不振的时候,《管子》在对待奢侈品的态度上又是肯定的。"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乘马数》)另外,还主张让富人积极侈靡消费,"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渝之,雕撩然后爨之。"(《侈靡》)这样便可以通过让富人消费的方式来刺激市场,让民众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达到就业谋生的目的。

  (二)对"财"的态度。

  《管子》中所讲的"财",与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所代表的意义是有区别的。文中的"财"主要是指粮食、桑麻、六畜等生产品及其制造品如武器、衣服、车舆等,另外还包括诸如以土地、森林、矿藏等形式存在的自然资源。在对待"财"的态度上,《管子》是持权变态度的。一方面它极为重视"财"的价值和地位,在用财上也是审慎的;因为"财"的多寡不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富有强盛程度,它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权的稳定性。

  所以,有"审用财,慎施报,察称量"(《版法》)的说法。另一方面,在人和"财"相比较的时候,它又是重人轻财的。另外,在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环境条件,它对待"财"的态度上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我们尝试着进行一次论述。

  《管子》对"财"的重视态度可以从国家用财理财的行为表现上来进行佐证。首先,它将"财"作为增强国家政治军事力量建设的必要经济基础。在古代,统治阶级是通过赋税的形式来敛"财",并将其作为增强国库充盈的主要手段的。雄厚的"财"力可以使统治阶级最大限度地将之服务于自身政权稳定性上的建设,比如用于国家机器的建设。以军队建设为例,在诸侯争霸的政治环境下,军队的建设就显的很有必要,也一直都是各诸侯国的核心政务之一,因为军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败和主权的存亡。而军队战斗力的强弱直接与军费的投入成正相关,所以"有蓄积,则久而不匮;器械功,则伐而不废"(《兵法》)的道理还是得到了各统治阶级的一致认可。又因为"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七法》)的因果联系,使得封建统治者们便非常重视"财"的积累。所以,作为军费主要来源的"财"的地位和其受重视程度自然也是空前的。

  其次,《管子》将"财"作为管理和激励臣民的一种手段。这一目的是通过俸禄和赏罚的形式来实现的,也即是《管子》所载的古代驭民术之一。《管子》认为君主应该将"财"看成是激励臣民的手段,而不应将其看得过重,只为己所用,否则,君主将无人可用,成为孤家寡人。《管子》主张可以用"财"求贤并量功授禄,通过施与"财"的形式来达到激励和管理臣民的目的。如《小匡》中有记载说:"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粮,财币足之,使出周游于四方,以号召收求天下之贤士",《小问》中亦有对"豪杰"和"良工"的"假而礼之,厚而勿欺"的招贤举措。量功授禄是有效激励臣民为君分忧的又一举措,因为"禄赏加于无功,则民轻其禄赏;民轻其禄赏,则上无以劝民;上无以劝民,则令不行矣。" (《权修》)另外,在对"财"进行俸禄、奖赏式分配的时候,君主的态度应是大方的,即"用财不可以啬"(《版法解》),因为"用财啬则费"(《版法解》)。俸禄和赏金太少便不能够起到对人的激励作用,如果人人都因为俸赏少而不愿为君出力的话,那么统治阶级的政令也便难以得到畅通无阻,由此而来的后果更是不言而喻的。《八观》说"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亦是此意。当然,这种分配"财"上的大方并非是没有限度和标准的,它主张梯级式的奖惩措施。如"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权修》)我们亦可从战争时期的奖功标准上窥得一二,如"谁能陷陈破敌者,赐之百金"、"兵接弩张,谁能得卒长者,赐之百金"、"谁能听旌旗之所指,而得执将首者,赐之千金"、"其余言能外斩首者,赐之人十金"(《轻重乙》)。当然,财是取之于民的,它在取的态度上也是讲求"度"的,认为"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权修》)《管子》将"财"作为和睦邻里和削弱敌国的一种手段。一方面将财物分发给邻国,通过惠及邻国的方式对其进行人心收买,以此达到和平相处的目的;《中匡》说"管仲会国用,三分之二在宾客,其一在国。"即把财政的三分之二用于招待邻国的宾客,进行所谓的"外交活动".《小匡》中的"审吾疆埸,反其侵地,正其封界;毋受其货财,而美为皮币,以极聘覜于诸侯,以安四邻,则邻国亲我矣。"更是可以作为这一论点的论据。

  另一方面通过贿赂敌国臣民使其丧失忠诚和进取心,以此达到"消弱敌国的目的".如《禁藏》的记载说:"谋攻者有五…二曰,视其所憎,厚其货赂,得情可深。身内情外,其国可知。三曰,听其淫乐, 以广其心。遗以竽瑟美人,以塞其内;遗以谄臣文马,以蔽其外。外内蔽塞,可以成败。四曰,必深亲之,如与之同生。阴内辩士,使图其计;内勇士,使高其气。此五者谋功之道也。"总之,"财"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可以作为国家建设起步和腾飞的经济基础和必要条件,还可以成为统治阶级激励管理臣民的手段。但是,在涉及到人和财之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的时候,《管子》是看重人而轻视"财"的。如"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牧民》)也就是说,要想国家强盛,人才是关键,财只是附属品而已。另外,《管子》还通过藏富于民、俭侈相行等观点的提出表达了对"财"的权变态度。

  (三)转变态度的措施。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态度会影响他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便是引起个体行动的直接动因。所以,统治阶级要想让人民的行为符合统治意志,有意识地去改变人民对政令的态度,无疑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方式。

  要想转变人民的态度,首先要了解并掌握民众的原有态度,这是前提。在《问》、《八观》等以调查为纲的诸篇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诸如经济、吏治、人力资源、战备等方面态度的测量和调研。了解民众的态度一方面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服务,另一方面便可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举措来转变民众的态度,以便更好的使政令畅通。我们尝试提出一些观点来为后者提供一些例证。

  1.足欲去恶。

  通过合理的"足欲去恶"可以改变广大民众的态度。《管子》基于"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形势解》)的认识,主张通过"从其四欲望、去其四恶"的形式来改变民众的逆反态度。如《管子》通过兴利除害[如轻赋税、转变徭役类别(在公田上的劳力徭役变成在私田中的实物徭役)、优秀的农民可以被选拔从政等政策的实施等。]的方式吸引并将农民留在土地上,转变民众对农耕生产有害无利的态度,特别是被工商业的"利大"所冲击的时期,以此来大力发展农业。相关论述可在《治国》中找到论据,它说:"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2.教化宣传。

  通过以教化宣传为主的软性影响,可以改变民众对统治阶级及其政令的态度。给予民众"利"可以使其发生态度上的改变,有皆为利往的主张。但与利相比,《管子》更重视教育的价值,这可能与为政者希望民众顺从其统治意志、利于管理有关。它认为通过教化可以提升社会习俗,如"必先顺教,万民乡风"(《版法》),通过教训,可以使人民趋向好的风尚,做到"士无邪行,女无淫事"(《权修》);通过日常教化可以政通人和上下协调,一呼百应,即"期而至,使而往,百姓舍己以上为心者,教之所期也"(《立政》);通过教化可以提高各行从业者的从业技能,从而转变并强化其从事本行业的态度,如对士兵而言可"存乎政教""存乎服习"(《七法》)、"修身功材"(《五辅》),对庶民而言则要学会"耕农树艺"(《五辅》)。对教化的重视,还可从广设教职人员和"民啬夫"(《君臣上》)窥见一斑。

  3.群体规范。

  通过以法礼为主的群体规范来改变人民的态度。依法治国的思想在《管子》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述,认为法制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来转变人民的趋恶态度,统一人民的思想和规范人民的行为,即"齐民以政刑"(《君臣下》);它认为通过法制,可以有效地使民众生成从善防奸的道德态度,即"明法以期,民之兴善也如化"(《宙合》);通过"明必死之路,开必得之门"(《牧民》)的法制管理,可以转变人民一些侥幸态度,如"以法诛罪""依法量功"(《明法解》),"法不繁匿"(《正世》),即实行严格的法治,可以减少邪恶之事而非增加。另一方面,它又认为"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小问》)即靠强制的方式来制服人民,并非通行天下的大道。所以,法礼并重,才是善为政者。因为"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国。"(《五辅》)甚至有学者将这个学说提高到了先秦管理思想的最高水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