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W78 /95 公约对船员培训的要求是: “通过加强船员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素质,减少人为失误,保护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公约明确要求加强海员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评估。船舶动力系统作为试验任务保障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试验任务提供水、电、空调和动力等方面的技术保障工作。虽然不直接参与一线试验任务,但动力设备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航行任务的完成,而且影响到船舶乃至人身安全。动力设备种类繁多、船舶运行周期漫长、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对船舶动力系统可靠性保障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船舶动力系统面临的严峻形势,搞好机电工程专业人员实践性训练环节,重视培养和提高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动力设备操作训练概况
动力设备操作训练是当前专业训练中相对固定和成熟的实践性训练环节之一,训练的设备主要为机舱设备( 主机、辅锅炉和发电机等) 和部分应急设备( 艇机、应急发电机等) .操作训练通常安排在周二训练日,或利用船内备航、出航前考核等时机进行集中训练。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形成了较好的训练操作制度和程序。既可提高人员的实际技能,也可为新上岗人员胜任岗位提供必要的实践经验。当前为应对操作能力提升的需要,通常采用增加单项操作项目、反复操作次数和操作训练时间等方式加强训练,这样能加强人员的感性认识又能保证训练质量。缺点在于训时不足,训练计划和安排实施较难。受限于码头期间各项活动,难以指派固定的兼职教员,考核评估不够系统全面。且操作训练与海上设备保养结合较好,而对于设备检修则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训练效果不理想,不能全面完成计划,因此操作训练效果虽有所提高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1) 操作训练缺乏反馈监督机制。目前,设备操作训练正在尝试引进质量评估体系,但仍存在着教员指导不力、考核把关不严、人员学习训练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影响人员操作能力的提高。
问题的关键在于操作训练缺乏反馈监督机制,训练中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部门和上级,未能及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改进。另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未能充分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督促人员大抓训练,形成良好的操作训练氛围。
2) 操作训练深入化条件欠缺。目前船舶动力系统训练条件为设备、设备说明书图纸及我部的《训练大纲》配套教材试题库和少量的专业辅助教材,没有网络化教学设备及场所,缺乏直观有效的教学实验室,缺乏人员积累实践经验的有效手段、方法及场所。人员无法直观认识设备内部构造,加之管路相互交错、层层叠叠,受码头条件限制,主机等关键设备操作机会有限,操作训练多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和使用层面。
3) 教员队伍缺编且建设发展不足。本部《训练大纲》中明确提出: 员工任职前必须经过专设训练机构或者院校培训。但部分员工定位前没有院校或专设训练机构培训经历。后备人员的非专业化对教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兼职教员中多为部门骨干,平时各方面工作繁多,工教矛盾突出。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承师带徒,或缺乏有步骤的、针对性强的教学训练计划。此外,部门缺乏对兼职教员的适任评估,造成一部分教员指导不得力,影响了参训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效果。
4) 训练考核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当前大多数动力设备操作考核是以提问加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由各专业组织开展。缺乏系统、细致的评判细化标准,考核往往笼统化,甚至只要没出错,操作训练依据人员平时工作表现评分,随意性较大,人员被动训练,训练效果差,不能达到训练目的。
5) 训练的计划性与针对性不明显。由于动力系统设备种类多、人员少、保养任务重。近几年任务较多,难以对课目、时间、内容按层次划分以及制定不同标准有效地组织训练,各种层次的员工培训没有区别,训练的针对性较弱,训练的效果也不够理想,直接影响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6) 教学训练双语化实施程度偏低。轮机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专业,若要很好地胜任轮机管理工作,必须学会基本的机舱操作用语、能够基本看懂专业外文资料、书籍等。在综合训练中,自动化机舱的设备上大多是英文标注,是一个学习专业语言的好机会,但由于传统训练模式的禁锢,多数指导人在自己的教授过程中却没有实行双语训练或训练中文化,尤其故障类排除训练和实际检修中,通常要借助外文资料为指南,专业外语水平低制约着训练和检修能力的提高。
2 建议
衡量船舶动力系统训练效果的依据: 主要看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任务保障质量、技术改进成果,其中动手实践能力是训练的重点,也是训练的难点。动力系统人员专业水平层次不同、基础不均衡,有效地开展针对性训练是施训组训的难点。
1) 建立操作训练质量反馈监督机制。为切实提高人员操作水平,适应日渐繁重的保障要求,操作训练管理必须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当前测量船正积极推进质量评估与运行体系,但运作中管理监督存有不足,还未能全面提高训练质量,为使操作训练质量评估体系更有效地服务于整个训练过程,建立操作训练质量反馈监督机制势在必行。首先有必要成立操作训练质量反馈监督小组,对整个操作教学、训练环节进行定期的评估反馈,对参与操作训练的人员进行业务素质反馈,对每次参加训练的人员进行训练效果的反馈,并建立档案; 然后对反馈的内容进行汇总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监督和不断提高质量的目的。
2) 注重骨干培养,建立稳定的教员队伍。根据船舶动力系统的客观实际,有重点地培养、保留一支技术骨干队伍。骨干总数各专业可控制在 2~ 3 名,专业工种上基本限定为 4 人,即钳工、焊工、车工、电工各一名。将思想稳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培养潜力较大的教员作为重点对象。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阶段训练目标,强化训练过程的考核评比和奖惩,在任务、设备修理改造、维护保养、故障检修等具体工作向他们压担子; 在立足内训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外训机会,强化其专业理论水平、实际工作经验,并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动力系统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船舶动力系统的总体保障能力。
3) 提高运用现代化训练教学的能力。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设备的零部件、组合关系以及系统流程直观地展现在面前,并通过制作模拟器以弥补实际训练的不足,以此提高岗位人员的学习训练兴趣。例如在大学教学实验室通常都建有船用锅炉模拟训练系统、主机起停模拟训练系统以及技术部航海驾驶模拟器等,对船员上岗前的训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人员进一步掌握系统的结构、流程并通过模拟操作提高管理设备能力。一方面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借鉴其它船开发的机电汽路模拟训练系统、远望电站多媒体课件等训练系统,在现有训练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开展训练。另一方面,根据实际训练需要,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强此方面训练软件的投入和产出,提高操作训练的网络化、模拟化及仿真化水平。
4) 借助案例教学,使操作训练延伸化。案例教学具有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逆向到正向的特点,对于提高受训人员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较好效果。操作训练时不可能实现大部分故障的人为重现,但通过对故障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提供排除故障的一般思路和操作步骤,寻找到排除故障的突破点,有效解决组训过程中浮于表面,无法深入等难题。所以案例教学训练法,在动力系统训练中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一是建立故障汇编制度,将历次任务的故障进行汇总,按名称、时间、现象、分析、检修和结果进行分类汇编,并把汇编内容组织学员学习讨论; 二是编写《故障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故障的分析学习,进一步熟悉设备原理和排除方法; 三是进行故障设置练习,即人为设置简单故障、口头模拟复杂故障,通过对设置故障的分析排除考核学员的综合应用能力。
5) 完善试题库编修工作和考核机制。操作试题库的制定为操作训练提供了项目依据,但其中部分试题的质量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改进,试题也应随着设备使用中出现的新变化进行相应的变化,使之不断实用化。将考核项目录入计算机,操作考核时由计算机按人员层次范围随机抽题,让人员在十分接近实践的环境下完成操作考核项目,按照细化的标准评分,结果公正客观,让人信服,避免监督人的人为差异,提高人员的训练积极性。
6) 细化人员层次,明确训练目标。根据人员所在岗位的年限及职责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操作训练,针对每一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定出相应的目标和计划。具体地说,对于机匠,主要是熟悉所执设备的操作,掌握相关仪器仪表的操作技能; 对于三管轮主要进行设备系统流程的学习,侧重于设备维护保养方面的操作训练; 对于二管轮以上主要进行大岗位训练,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应急处置操作项目。
7) 拓展双语训练,提升综合能力。操作训练应逐步尝试双语教学训练模式,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先让英语基础好、技术理论强的教员成为双语训练的带头人,将可操性强的训练项目做为试点,不断探索双语学习训练模式。训练中采用英文操作指导书,促使三管轮以上人员对操作训练内容进行必要的预习,在现场训练中,让人员处于英语环境中,对于难懂的地方,再辅以中文讲授。这样不仅理解了难点,也增强了训练的现场感。
3 结束语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对设备操作训练工作的粗浅认识,并提出一些改进思路,要真正达到好的训练目标和成效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 1978 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钱作勤,何玉海,李煜辉。 工科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想[J]. 船海工程,2011,40( 4) :39-42.
[3]高占斌,陈景峰。 轮机动力设备操作教学质量分析与改革[J]. 航海教育研究,2005( 2) : 30-32.
[4]徐合力。 浅议轮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交通高教研究,2001( 3) : 86-87.
[5]陈景峰,王诗武。 动力设备拆装教学质量分析与改革思路[J]. 航海教育研究,1999( 3) :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