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激励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的复杂运行体系,是以激励理论为指导,运用相应的激励方法,实现对企业员工激励的过程。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有关“如何有效激励物流公司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物流企业员工激励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激励问题也日渐突出。主要通过对物流企业员工激励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完善物流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留住人才,促进物流行业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物流企业; 激励; 以人为本
0引言
中国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在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中国物流行业总额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根据发改委网站于2012年公布的物流上半年的数据来看,2012年1 ~ 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75. 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 2% .此外,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中国物流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将实现中国物流和物流网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将跻身世界前列。
然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这主要表现在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究其根源,则是目前物流行业大多数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知识型人才稀缺。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摸索并进一步完善现有激励方式,探索出适应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模式,并为其现实提供理论指导,进而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1物流企业与人力资源激励
1. 1物流企业概述
根据中国物流协会的最新界定,物流企业是指从事运输( 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 业务,能按客户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物流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从2011年统计的数字来看,中国物流总额97. 8万亿元,同比增长6. 9%; 物流总费用为70 600亿元,同比增长6. 8%;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7. 9% .
1. 2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激励就其词义上看,就是指激发鼓励的意思。在组织行为学上,它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所谓员工激励,是指通过有效的内外部刺激,物质的或精神的,激发员工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种特定目标,并使员工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目标。
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 ,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Mc Clell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等。
2物流企业员工激励现状
2. 1激励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量物流企业主要采用物质激励形式,实行按岗定级的岗位工资制,薪资结构缺乏弹性,主要以业绩为考核重点。在对核心岗位或知识技术要求高的岗位上并没有实施特别的激励形式。当物流企业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与获得不能对等时,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单一的物质激励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从长远发展眼光来看,仅靠物质激励不仅会造成企业人工成本支出不合理,也会使激励作用不明显,员工满意度降低,导致物流行业人员流动性增大。而有的物流企业采用空洞的精神激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工作动力。
2. 2员工满意度低
我国物流企业现阶段对从业人员的定薪标准主要来自于业绩考核。而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标准的业绩考核标准,对员工的业绩考核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使绩效考核难以实施。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人员流动性大,这也使得即使有统一的业绩考核标准,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加大了实施的难度,因此,员工要求成长与进步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另外,国内物流企业大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员工对自身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满意度也偏低,加之整个行业对基层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不高,缺乏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能力,导致了基层员工工作的不稳定性。
最后,物流行业的激励形式还缺乏完善、人性化的支持,很多物流企业忽视了员工的基本福利,使员工没有职业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再次降低了员工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