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国外关于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8-16 共6711字
 摘要

    0  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项目管理蓬勃发展,但迄今为止,中国主流的项目管理理论概念来自西方管理学界。国外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已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应用领域,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探讨项目导向管理。本文按照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框架前因、过程和结果,研究、统计国际主要项目管理论文,关注国外学者相关的研究热点,分析研究与其相关的主题和项目成功的因素,探索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应用中的有效性。
  
  1  研究背景
  
  项目导向工作在世界各地的组织中变得越来越流 行,已 成 为 组 织 成 功 的 重 要 考 虑 因 素 之一[1].随着项目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逐步得到发展,投入到项目管理知识和人力资源结合研究领域的组织与个人也越来越多[2].近十年国内学者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兴趣逐渐升温,通过文献搜索,笔者发现以“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为主题词发表论文数量从2000年的1篇至2012年的135篇,呈逐年递增状态,但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约18篇,仅占发表总量的13. 3%( 表1)。因此,关于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问题有待深入地挖掘。
  
  表一
  
  在项目管理中“人”的因素极为重要,因为项目中所有活动均是由人来完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试图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参照国外学者Caden和Hanish等对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框架采用的方法[3-4],研读国际管理期刊对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学术文章,以期帮助国内研究者进一步了解近十年来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
  
  2  研究方法
  
  笔者 以“Project Management”和“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作 为 关 键 词, 选 择 在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 ~ 2012年9月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从图1可见有关文章在近12年中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最早发表的论文为1978年,2000 ~ 2012年的数量共236篇论文,是2000年前论文数量总和89篇的2. 65倍。
  
  2000 ~2012  eisevier  science  direct 数据库论文检索
  
  经过筛选后获得与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论文,本文分析相关SSCI收录论文36篇( 表2)。这些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有理论研究6篇,实证论文14篇,模型研究论文16篇。
  
  表二
  
  3  研究主题分析
  
  3. 1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前因包括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特征。有关项目团队成员的研究涉及了培训、安康、绩效、能力和招聘问题。Tabassi等[5]指出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能提高 成 员 的 工 作 动 力 和 工 作 绩 效。Kantola等[6]设计了项目成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软计算方法,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种方法开启了自我发展的新方向,对于组织来说能有效使用培训资源。Turner等[7]认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两种作用: 一是管理支持作用,为组织提供有能力的成员来完成工作; 二是员工支持作用,关注组织成员的身心健康。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在大多数项目导向的组织中,管理支持作用占支配地位,这些组织不关注成员的安康。此外,为组织成员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对于个人和组织是同样重要的。Brown等[8]指出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能提高项目成员的工作绩效。Eskerod等[9]研究新的项目人员配备程序,项目人员的招收是依赖于员工对项目内部广告的自愿反应。自愿报名是员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某个项目,确立描述该决定过程的模型为“报名意愿模型”.
  
  关于项目经理的特征,Bendoly等[10]运用心理所有权理论文献,探讨项目经理任务自我效能的影响以及项目工作计划中资源共享行为的困境。Seiler等[11]建立影响项目经理动力因素的综合模型,叫做“激励因素目录”,通过模型研究发现影响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定位明确又有趣的项目,与有后备支持、目标明确的团队合作,必要的信息获取、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重要决策的制定。Hlzle[12]基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和动力理论研究,确定项目经理职业路径的关键要素。
  
  关于项目组织的特征,Bredin[13]提出了“人的能力”概念,以拓宽项目导向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化,并提出了项目导向组织中人的能力概念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人的管理体系被看作是人的能力和策略、功能的项目能力的整合。Shahhosseini等[14]把人力资源分为四类,项目经理、工程师、技师和工人,提出了挑选不同能力团队成员的决策制定模型。Gilan等[15]提出了建筑公司人力资源基于能力的选择标准,把人力资源分为两类: 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确立了这两种人力资源的基于能力评估的等级标准结构,利用感知计算机方法建立人员能力选择实践模型,相信该方法为处理人员选择问题提供有用的工具。
  
  3. 2项目导向人力资源规划与模型
  
  在项目过程中,项目导向影响的因素研究主要包含人力资源规划方法、项目管理模型、项目动态的领导力以及团队研究。
  
  有关人力资源规划方法,Cheng等[16]提出了以团队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阶段: 过程重构、数据准备、人力资源分配和模拟。使用该方法建筑公司不仅可以设计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构架,而且也可以基于跨职能的过程分配人力资源。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以评估最佳劳动力,同时可以分配人力资源来适应不断变化 的 项 目 过 程 和 建 筑 公 司 的 整 体 环 境。Steyn[17]提出约束论可以用于项目管理的计划进度、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Duffy等[18]提出可以有效使用一些新的科技,比如网络虚拟现实,以支持全球软件产品开发项目和服务行业的人力资源规划。Silva等[19]基于动态程序化理论,提出了软件开发项目人力资源分配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到每个项目的复杂性,项目成员现有的能力和完成项目所需的技能。Ballesteros-Pérez等[20]在组织选择员工完成项目中运用关键心理概念,项目经理可以利用该程序在备选人员中确定合适的项目人选,并将这些成员合并成一个项目团队,以达到最好的工作效率。
  
  有关 项 目 导 向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模 型,André等[21]建立了软件项目团队人力资源分配的正式模型,利用德尔菲法确立软件项目角色和能力,利用心理测验和数据挖掘工具确定有用的规则并形成软件项目团队。该模型能帮助项目经理分配项目角色,建立团队。项目领导人能灵活地评估不同的项目团队结构,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不同的约束和目标因素。Altuwaijr等[22]提出成功执行IT项目的新模型,叫作“Inno Diff”,该模型以企业资源规划作为试验台。Lopez等[23]建立企业资源规划维修风险的模糊认知图,通过该模型,使用者可以评估企业资源规划维修风险对项目结果的整体影响。
  
  有关项目领导力的论述,Hoch等[24]提出了共享领导力,作为一种团队领导形式,是由团队成员,而非团队领导人一人参与团队领导活动,并分析共享领导力在企业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有关项目团队的论述,Raiden等[25]提出鼓励员工参与项目部署,作为项目团队形成的管理手段。Moe等[26]提出自我管理的团队需要通过管理而非开发者进行重新定位,这样的转变需要时间和资源,团队协作、信任和共享的心理模型对项目团队有重要作用。Asquin[27]等探讨了基于项目管理的附属影响,并不否认项目对企业的价值; 但对基于项目的管理方式对个人和群体产生的附属影响,公司应投入更多的关注。
  
  4  项目导向管理和组织成功
  
  有关项目结果的文献主要涉及组织成功的研究,项目成功的因素有很多,Belout等[28]通过研究发现尽管项目成功和人员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但人员因素对项目成功并没有重要的影响。他们指出独立变量和项目成功之间的关系会随着项目生命周期阶段而变化,管理支持和故障探测变量与项目成功有着重要联系。Zwikael等[29]发现大多数运行良好的团队发展实践对项目成功没有重要的影响,而项目持续时间能稳定项目团队发展和项目成功的关系,在持续时间更长的项目中项目团队发展有效性会增加,因此在持续时间长的项目中,项目团队发展对项目成功有积极的影响。Chen等[30]关注项目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对项目成功的影响。Zwikael等[31]发现在项目初期风险对项目成功没有影响,在高风险项目中,更好的项目规划能从四个维度,即项目进度拖延、成本超支、技术表现、顾客满意,提高项目成功。在低风险项目中,更好的项目规划不能减少进度拖延和成本超支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项目规划在处理高风险项目中是一种更有效的管理工具。Mc Donough[32]提出了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模型,通过确定合适的项目目标,赋予团队制定决策的权力,分配合适的人力资源,创造积极的环境,这些手段都有助于项目团队的成功。此外,团队成员的具体行为,包括合作、对项目的责任、项目所有权、项目成员的尊敬和信任都能促进项目成功。团队领导和高级管理者的支持也有助于项目的成功。
  
  5  结语
  
  从项目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的主题研究分类统计研读发现,首先,研究对“人”的因素的关注最多,注重团队成员的激励因素,包括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培训、身心健康的关注、工作绩效的提高、能力选择的标准等; 其次,研究侧重团队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法和运用高新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程序等学科建模,科学引导项目管理的合理应用; 再次,项目组织关注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项目管理支持、项目持续时间、项目领导行为、项目成员和项目规划都会对项目成功产生影响。因此,项目管理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明确项目成员、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匹配度,探索合理的项目人力资源规划分配的管理模式,倡导共享领导力,有效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实现项目的目标。
  
  以项目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热点。无论是企业、机构还是学校,都需要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组织可以借鉴项目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关注项目团队成员各方面的发展。根据组织成员的个人特长,分配给他们相应的项目去自行组织并完成,实行项目个人负责制。通过这样的过程,既能有效地完成项目,又能起到对组织成员的锻炼、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Packendorff J. Inquiring into the temporary organization:newdirections for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5,11(4) :319-333.
  [2]Kerznerer H. Project management:a systems approach toplanning,scheduling,and controlling[M]. 10th ed. NewYork:Wiley,2001.
  [3]Carden L L,Egan T M.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project management:key connections[J]. Human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8,7(3) :309-338.
  [4]Hanisch B,Wald A. A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framework integrating multip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influencing factors[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11,42(3) :4-22.
  [5]Tabassi A A,Bakar A H A. Training,motivation,andperformance:the cas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Mashhad,Iran[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9,27(5) :471-480.
  [6]Kantola J,Piirto A,Toivonen J,et al. Target training withsoft computing tools[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2011,2(3) :207-215.
  [7]Turner R,Huemann M,Keegan A.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in the project-oriented organization:employeewell-being and ethical treat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5) :577-585.
  [8]Brown A W,Adams J D,Amjad A A.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time performance in projectmanagement:a path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ject Management,2007,25(1) :77-89.
  [9]Eskerod P,Jepsen A L. Staffing renewal projects byvoluntary enrol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Management,2005,23(6) :445-453.
  [10]Bendoly E,Perry-Smith J E,Bachrach D G. Theperception of difficulty in project-work planning and itsimpact on resource sharing[J]. Journal of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28(5) :385-397.
  [11]Seiler S,Lent B,Pinkowska M,et al. An integratedmodel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roject managers' motivation-findings from a Swiss surv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ject Management,2012,30(1) :60-72.
  [12]Hlzle K.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career path forproject manag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Management,2010,28(8) :779-786.
  [13]Bredin K. People capability of project-based organisations:a conceptual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ject Management,2008,26(5) :566-576.
  [14]Shahhosseini V,Sebt M H. Competency-based selectionand assignment of human resources to construction projects[J]. Scientia Iranica,2011,18(2) :163-180.
  [15]Gilan S S,Sebt M H,Shahhosseini V. Computing withwords for hierarchical competency based selection ofpersonnel in construction companies[J]. Applied SoftComputing,2012,12(2) :860-871.
  [16]Cheng M Y,Tsai M H,Xiao Z W. Constructionmanage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organizational humanresource planning for multiple projects[J]. Automationin Construction,2006,15(6) :785-799.
  [17]Steyn H.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of the theory ofconstraints beyond critical chain schedu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2,20(1) :75-80.
  [18]Duffy V G,Salvendy G. Concurrent engineering and virtualreality for human resource planning[J]. Computers inIndustry,2000,42(2 /3) :109-125.
  [19]Silva l C,Costa A P C S. Decision model for allocatinghuman resour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3,31(1) :100-108.
  [20]Ballesteros-Pérez P,González-Cruz M C,Fernández-DiegoM.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management in multipleprojects using sociometric techniques[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2,30(8) :901-913.
  [21]André M,Baldoquín M G,Acu珘na S T. Formal model forassigning human resources to teams in software projects[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11,53(3) :259-275.
  [22]Altuwaijri M M,Khorsheed M S. Inno Diff:a project-basedmodel for successful IT innovation diffu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2,30(1) :37-47.
  [23]Lopez C,Salmeron J L. Dynamic risks modelling in ERPmaintenance projects with FCM[EB / OL].[2012-6-8].http:// dx. doi. org /10. 1016 / j. ins. 2012. 05. 026.
  [24]Hoch J E,Dulebohn J H. Shared leadership in 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implementation[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Review,2013,23(1) :114-125.
  [25]Raiden A B,Dainty A R J,Neale R H. Current barriers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effective project team formationand deployment within a large construction organis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4) :309-316.
  [26]Moe N B,Dingsyr T,Dyb T. A teamwork model forunderstanding an agile team:a case study of a scrumproject[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10,52(5) :480-491.
  [27]Asquin A,Garel G,Picq T. When project-basedmanagement causes distress at work[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0,28(2) :166-172.
  [28]Belout A,Gauvreau C. Factors influencing project success: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4,22(1) :1-11.
  [29]Zwikael O,Unger-Aviram E. HRM in project groups:theeffect of project duration on team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0,28(5) :413-421.
  [30]Chen S H,Lee H 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forproject managers using managerial practi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7,25(6) :543-551.
  [31]Zwikael O,Sadeh A. Planning effort as an effective riskmanagement tool[J]. Journal of OperationsManagement,2007,25(4) :755-767.
  [32]Mc Donough E F.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success of cross-functional teams[J]. Journal of Product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17(3) :221-23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