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奥巴马总统新的应对气候政策变化中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减少发电厂的碳污染。 化石燃料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美国约占 40%,其原因在于美国迄今没有限制这些碳排放的国家标准。 现在奥巴马指示,美国环保署要制定这些标准,这是美国气候政策中重要的新进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有了这些新标准,美国就可以保证实现哥本哈根大会所制定的目标, 即到 202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 年 基础上减少 17% . 奥 巴马的这一新举动意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抢占道义制高点。
过去 5 年里,美国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减少气候变化的威胁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得益于奥巴马的新气候行动计划, 美国正向着实现在 2020 年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承诺而迈进。 美国所取得的进步,是由于瞄准了降低汽车、卡车和燃煤发电站排放,这 3 类碳排放共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60%以上。 与此同时,美国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增加了近一倍,美国国内住宅和企业的能源使用方式也更加智能。 如此一来,美国的碳排放总量已降至近 20 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4 年 11 月 12 日发表了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美国计划 2025 年的碳排放量比 2005 年减少 26%~28%,中囯计划到 2030 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尽早达峰,计划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 20%左右。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 对全世界来说是一个特别重大的转变,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美中两国作为超级经济体和碳排放大国,在应对气候方面做出了表率,对全世界,尤其是对应对气候变化不够积极的国家,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5 展望巴黎气候大会
2015 年 11 月 30 日 至 12 月 11 日 巴黎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类共同的未来。 巴黎气候大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指出,大会主要目标是:①动员 196 个缔约国共同签署一项协议,使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 2℃以内;②在大会召开之前,督促各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③要解决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渠道和技术问题,希望在 2020 年前每年筹集 1000 亿美元绿色基金;④通过地方政府、企业和非政府人员的努力,展示其解决方案,作为“国家自主贡献”的补充。
有关中外专家认为,主要国家已作出减排和向低碳方向转型的承诺, 并取得最高政治层的共识。
中国、美国、欧盟先后公布量化减排计划,绿色气候基金获得超过 100 亿美元的注资承诺, 这些都为2015 年气候谈判增加了信心和动力 . 中 、 美 、 欧占全球碳排放的一半。 美国计划在 2025 年比 2005 年碳排放减少 26%~28%. 中囯计划到 2030 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且努力尽早达峰, 计划到2030 年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 右 . 2015 年 2 月 25 日 ,欧盟委员会提出 60%的全球碳减排长期目标以及至少减排 40%的自身贡献目标。 可以预计,更多国家会以中、美、欧为标杆,提出有力度的行动目标,帮助巴黎大会达成新的气候协议,以取代《京都议定书》,成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依据。 尽管目前围绕新协议尚有诸多细节需要探讨,但大势已定。
利马气候大会决议进一步细化了预计 2015 年达成的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的各项要素, 为各方2015 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基础 ,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确保多边谈判于 2015 年达成协议的积极信号。 利马大会闭幕时,大会主席、秘鲁环境部长曼努埃尔·普尔加·比达尔说,各方代表离开利马时,已经看到了巴黎新协议更清晰的图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近日在堪培拉表示,由于资金、技术、政治意愿等条件的变化, 加上预备程序进展顺利, 将于 2015 年 12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景可期。
根据“利马气候行动倡议”,巴黎新协议可能提出全球减排的总体目标,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 2010 年减少 40%~70%,2100 年接近二氧化碳零排放。 新协议可能要求各方定期提出或更新行动承诺,周期为 5 年或 10 年,协议本身的有效期可能是 10 年、20 年、30 年、80 年或无限期。
中国气候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表示,各国在利马展现出最大灵活性,使利马大会取得成功,为巴黎大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囯是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功的重要推手和核心贡献国。 各国需要展现更多的灵活性、信心和雄心,确保巴黎大会成功。
参考文献:
[1] 地 球温暖化対策 をめぐる 国 际 的 动 向 について[EB/OL]
[2] 张 庆阳 . 近 3 年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动向 [J]. 气 象科技合作动态,2009(2):1-9.
[3] 张 庆阳 . 全 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对策 [J]. 成 都气象学 院学 报 ,1998 ,13(2) :109-115.
[4] 张 庆阳 , 胡英 , 田静 .IPCC 关 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评估综述[J].环境保护,2001(5):39-41.
[5] 张 庆阳 .IPCC 第 4 次 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要点 [J]. 气 象科技 ,2007(2) :235.
[6] 吕 晓莉 ,缪金盟。IPCC 在 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J].国际论坛,2011,13(6):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