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各体文学论文

九华山佛教诗歌及其独特价值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孙德彪
发布于:2022-07-18 共8686字

  摘要:统一新罗王子金乔觉于唐代来到中国进行佛教交流,栖止于九华山修行,当地百姓为其集资建化城寺,金乔觉于此潜心苦修,宣扬佛法,直到圆寂,后被中国人称为地藏菩萨。九华山因此成为我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后世文人墨客如李白、王十朋,诗僧泠然、宗杲等创作了一些寺景诗、禅意诗、僧事诗、赞颂诗。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研究,不但能够体会到清空、安宁的诗歌审美效果,也因为金乔觉的“在场”,使人能够通过对金乔觉的联想,更加感受到九华山佛教诗歌的亲切感人,从而认识佛理、思考人生,提升精神境界。

  关键词:九华山佛教诗歌;金乔觉;独特价值;

  作者简介:孙德彪,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延吉133002);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7XZW012);

  Abstract:Prince Kim Gyo-gak arrived in China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for Buddhist communication after he unified Silla. He practised Buddhism at Jiuhua Mountain and the local people raised money to build the Huacheng Temple for him. Kim practised hard and preached Buddhist doctrines until he passed away. He was addressed respectively as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by Chinese people and Jiuhua Mountain thus became one of the four famous ashrams in China. Scholars and poets of the later ages such as Li Bai, Wang Shipeng, Monk Ling Ran and Song Gao created poems about the scenery of the Temple, Buddhist mood, monks' daily life and hymns. Study of these poems brings not only the aesthetics of brightness and calmness, but also the association with Kim Gyo-gak's presence so that people can feel the poems about Buddhism of Jiuhua Mountain cordial and touching,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Buddhism, think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upgrade their spiritual realm.

  Keyword:poems about Buddhism of Jiuhua Mountain; Kim Gyo-gak; unique value;

  在东亚汉文化圈中,由于中国与朝鲜陆路相连、自古交流频繁,因而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中朝政治、文化友好往来的同时,两国的文学交流也空前密切,交流规模更大,交流形式更多。”1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各方面交往中,九华山的佛教诗歌别具特色,这是在中朝佛教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开放出的文学艺术之花,体现了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期和金乔觉(即地藏菩萨)与中国的佛教因缘。

九华山

  一、九华山佛教诗歌的成因

  中朝古代的佛教交流可追溯到4世纪。372年,前秦苻坚派遣使者及僧人顺道前往高句丽送佛经及佛像,高句丽王也派遣使者来前秦答谢。374年,中国僧人阿道前往高句丽,高句丽王建造了肖门寺和伊弗兰寺,供顺道和阿道修炼及传播佛法,这是中国佛教传到朝鲜之始。

  三国统一后的新罗与中国的佛教交流十分频繁,赴唐的新罗僧人比较有成就的如义湘、无染、神昉、国测、胜庄、道证、顺憬、慈藏、道义、明朗、顺支、无相、元晓、金乔觉等,其中慈藏带回新罗藏经一部及佛像数幅,这些僧人为朝鲜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前来中国的新罗僧人中,有一些原是新罗王子和王族,如沙门无相,来唐后受到玄宗召见,后被迎入内殿供礼;沙门无漏也是新罗王子,来唐后先到于田,后去贺兰山结茅修道。在所有来唐修法的人当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就是栖止于今安徽九华山修行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金乔觉来唐的事迹,唐朝隐士费冠卿在他的《九华山化城寺记》中记载得比较详细:“时有僧地藏,则新罗国王子金氏近属,项耸骨奇,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尝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落发、涉海、舍舟而徒,睹兹山于云端,白千里而劲进……岩栖涧汲,以示高洁”。2作为新罗王子的金乔觉,面貌庄严独特、力大可敌百人,在儒释道众多学术思想当中,唯独心仪大乘佛法,因而落发为僧、离家涉海辗转来到九华山,从此栖止于此,这一年是唐开元七年(719年),金乔觉24岁。

  费冠卿还说,金乔觉“素愿四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荡等写献焉。自此归山,迹绝人里”。3这里说的“四部经”,即唐初慈恩大师窥基所选定的净土宗所依据的佛理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鼓音声陀罗尼经》。金乔觉在义理上依止这四部经,“终日焚香,独味深旨”,修炼的方法是“闭目石室”的禅定苦行,即使被毒蛇咬伤,仍能端坐不动。而平日所食,不过“白土少米烹而食之”。他的苦行,感动了九华山当地的百姓,他们为金乔觉集资建寺,后改名为化城,屋宇轩昂,台殿相望,不但得到李白的大力颂扬,也得到了唐朝皇帝的褒奖。

  794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忽然召集众僧告别。这位99岁的高僧,安然地坐化圆寂了。金乔觉入灭3年后开棺入塔,“瞻其肉身,面目如生”“舁动骨节,若撼金锁……基塔之地,发光如火”。4其后,在金乔觉的影响下,九华山高僧大德辈出,善男信女无数,人们尊他为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我国普度众生、弘扬佛法的四大道场之一,延续一千余年,至今香火斐然。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时曾经创作了佛教诗歌,后来随着九华山的声名远播,自唐代到清代来九华山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一些有佛学修养的文人、僧人身处九华山,感念金乔觉,创作出一系列与九华山、金乔觉相关联的佛教诗歌,这些诗歌与金乔觉创作的诗歌一起,形成了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靓丽的诗歌风景线。可以说,没有金乔觉就没有九华山的声名,也不会有九华山的佛教诗歌。

  二、九华山佛教诗篇

  佛教诗歌是指与佛理、禅意、佛、菩萨、僧尼及佛事有联系的诗歌。九华山广为人知,是从地藏菩萨当世的唐代成为佛教圣地开始的。由于九华山在金乔觉的影响下,名气越来越大,历来游历九华山的人络绎不绝。其中,许多文人墨客纯粹赞颂九华山自然风貌的诗篇居多,佛教诗篇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在众多文人墨客当中,具有佛学修养的人占少数造成的。九华山的佛教诗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寺景诗

  自古建立寺庙,大多都尽量选择远离人烟的清幽之地,这样不但方便僧人修行,也给人超凡脱俗、安逸清净之感,颇合佛家旨趣。倘能将佛寺建立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就更合乎佛家的愿望。早在东晋时期,就有印度僧人在九华山筑室为寺,而九华山能成为佛教道场,则是金乔觉向当地九华山山主、大善人闵让和化缘及其自身影响的结果。

  关于九华山与佛寺的景致,从以下两首诗中可见一斑。其一,南宋诗人王十朋的《望九华》写道:

  九芙蓉自九天来,太史南游山未开。

  仙境曾经谪仙眼,佳名绝句两嵬崔。

  九华山下化城寺,太白书堂高处在。

  想见江山无此境,故宜头白懒归来。5

  诗中的九芙蓉,指九华山中相对较高的九座山峰,这里将它喻为芙蓉花,暗指佛教里的重要意象莲花,莲花的别名之一即水芙蓉。司马迁南巡时九华山尚未被开发,不被世人所知,但李白曾三次游此仙境,还曾在此建立堂屋,并留下赞颂的诗篇。九华此境,江山独绝,化成寺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诗人游历于此,不愿归去。

  其二,南宋高僧宗杲曾写过《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诗曰:

  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

  五钗松拥仙坛盖,九朵莲开佛国城。

  南戒俯瞰江影白,东岩坐待夕阳明。

  名山笑我生天晚,一首唐诗早擅名。6

  九华山清远幽静,寺钟一撞,万山齐鸣。它共有99座山峰,其中的天台峰为主峰,高1 325米,诗中的九朵莲指比较知名的九座山峰,即天柱峰、十王峰、莲花峰、罗汉峰、天台峰、独秀峰、芙蓉峰、五老峰、伏虎峰,王树远有“九十九朵莲花蕾,斗胜九枝夺类魁。展翼白云拂寺过,银河挂镜揽天威”之句。在高高的山峰上向南俯瞰,可见隐约泛白的长江之水;在座东朝西的岩石上远望,能看到圆红欲落的一轮夕阳。而化城寺就坐落在这种地理环境中,使九华胜景与化城寺庙相显益彰。上述两首七律对九华山及化城寺的赞颂,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寺庙及周边景致的喜爱。

  (二)禅意诗

  禅意是佛教术语,也可称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禅意一词,出自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中的“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佛家讲求内心清净,不受凡尘俗事的纷扰,因而有一颗安宁、清空的心尤为重要。九华山的禅诗可分为两类:一是表达在清空寂然的环境中自在修行的愿望,二是对寺庙及环境的描绘体现出的佛家的清空,属纯粹的禅诗。李白的《宿无相寺》写道: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流览,踏屐走双龙。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

  更尽闻鸟鸣,恍来报晓钟。7

  诗歌描绘了李白站在头陀岭上远眺的九座山峰,就像被寺下的金沙泉水洗过一样。他脚踏带齿的登山木屐,轻快便利,随烟岚浏览群山。想到明日与山僧登高,空置了禅床,却能卧在青松下、山岗上,月光如雪静静地照着,五更过后,鸟儿的鸣叫打破了寂静,就像报晓的钟声。一夜的清空,体现了禅修的寂静。以鸟鸣之动,衬托夜晚的静,动静相生,倍增夜静。

  唐代顾非熊有《寄九华山费拾遗》一诗: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8

  费拾遗即写《九华山化城寺记》的费冠卿,他求仕途经年不得志,后朝廷有旨,赐官职“拾遗”,恰逢母亲病逝,辞官不做,守孝3年后便在九华山隐居。诗中的“鸟道隔尘”表现了九华山的超凡脱俗,“石室和云住”“一入深林去”说明了费冠卿修行的场所和决心,而“山田引烧开”又道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

  此外,唐代诗僧泠然有《宿化城寺庄》一诗,在这首七律中,同样表达了在清幽的环境中,心向佛禅、修行到老的愿望: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

  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上山。

  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潺湲。

  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9

  直立的千座山峰中坐落着孤独的寺庙,自谦不会写诗的泠然兴致所至也要写诗,猿猴在山涧上岩石旁的树上跳动,僧人伴着锡杖的响声在云雾里行走,松月影寒,高挂在天,石泉喷涌,溪水潺潺。明朝更登高,一去不复返。诗僧泠然于此清幽之地的修行愿望,可见一斑。

  在九华山的佛教诗歌中,还有纯粹表现“空”意的禅诗。这里的“空”,是与佛理上的“空”相区别的,佛理的“空”不是空无一物的“空”,更不是空间的“空”,从根本上看是指有相事物不恒常,会变化、终将消亡,如果人心执着于外物的永恒就会造成痛苦,因而应该看破、放下。而禅诗表现的“空”,是指禅意上修行层面内心的清净、空寂,不被物相、事相牵扯、挂碍,而这种内心的清空,又常常是由寂静的外界环境引发的。这类体现纯粹禅意的诗歌如明代董其昌的《咏九华》这首五言小诗:

  岚深山影寒,樵响不知处。

  绿树早莺啼,千峰一家住。10

  诗歌描绘了山中的雾气升腾弥漫,山影寂静清冷,樵夫砍柴的声音在空山回响,却不知响声来自何方,就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莺儿在绿树上啼鸣,山峰众多,建筑却独有寺庙,千峰所居,唯佛家而已。诗中的清寂、空旷、樵响,山寺的高远,乃至烘托寂静的莺儿啼鸣,都体现了佛家的禅意。

  明代吴兆的《晚登九华山》一诗,同样体现了禅意:

  望江亭望晚江晴,飒飒秋兼风水声。

  寺隔数峰犹未到,禅灯几点翠微明。11

  诗歌写秋日傍晚时分,在九华山望江亭上眺望长江,真切可见,风吹树木、杂草发出的声音,与附近的水声交织,这些大自然纯然的地籁没有人籁的一丝信息,更加体现了山中的空寂。隐约的山寺,犹隔数座山峰,只能看见山寺禅房灯光发出的几点微明。山寺虽远,但已经把读者带到了僧人在禅房中禅坐的寂静当中。

  “文人们饱览山水田园风光,不仅仅是耳目的享受和身体的放松,更是一种精神的休憩、思想的升华。”12一般的写景诗给人更多的是心灵的休憩,正如叔本华认为的“艺术就是休息”,而思想的升华则源于欣赏者内心宁静状态下的体验和思考,禅意诗更容易在这方面收到好的效果。

  (三)僧事诗

  僧事诗,即表现僧人事物的诗歌。僧人因为在山中修行,少与俗世来往,所经历的事物外人不易知晓,都是僧人自身的体验,因此僧事诗多为僧人自身的体验。金乔觉就曾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他在九华山修行时所经历的两件事。他的《酬惠米》这样写道:

  弃却金銮纳布衣,修身浮海到华西。

  原身自是藩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

  未敢叩问求他语,昨叨送米续晨炊。

  而今飨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13

  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作者舍弃贵族身份、换上僧人装束,经海路来中华西部修身,并说与当地原来为王子(当时为乡绅)的吴用之相逢。诗歌的后两句,写吴用之主动为作者送米,以接续晨炊,饱餐以黄精煮好的饭后,反而忘了前几日的饥饿。诗歌叙说了作者的来历、与吴用之的友情及修行过程的艰辛。

  金乔觉另有七律《送童子下山》一诗,收录在《全唐诗》中: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14

  诗中说跟随在金乔觉身边的孩子嫌佛门寂寞,在高山的房间与作者告别准备下山回家,因为孩子尚小,喜欢将竹栏当马骑的童年乐趣,不愿在寺庙修行增长佛智。作者嘱托孩子回去以后,不要在添瓶涧里搅动水招惹月亮,也不要在煮茶的瓷器里拨弄茶花。回家是好的去处,无须频繁落泪,与老僧相伴的,自有山雾和云霞。诗歌将异国师徒的深情厚谊表露无遗。

  (四)赞颂诗

  这里的赞颂诗,主要是指赞颂金乔觉——九华山地藏菩萨的诗歌。清代的僧人了然,在时隔数百年后,看到了金乔觉的《送童子下山》一诗,于是作了《寄怀九华》和诗一首,赞颂地藏菩萨:

  万里鸡林何处家,迢迢孤锡入中华。

  心头法戒空无法,身后沙门多似沙。

  东国有诗传贝叶,西方无地通莲花。

  不劳梦幻游神仙,我但驰神望晚霞。15

  诗中的鸡林是地名,指鸡林州,是唐朝在新罗设置的都督府,因而鸡林即新罗。金乔觉拄着锡杖一个人从新罗出发,千里迢迢来到九华山修行,他所持法戒为佛家的“空”“无”,在他的影响下,他以后的九华山佛门兴盛,多如尘沙。新罗有诗在贝叶上相传,西方无路却能通莲花佛国即极乐世界,游仙境何必梦幻中,只需心驰神往、眺望晚霞。诗歌道出了金乔觉家乡的遥远、旅途的艰辛、修行的依止、身后的成就及作者的怀念之情,由衷地赞美了地藏菩萨的功德。

  此外,李白的《地藏菩萨赞》也赞颂了地藏菩萨的功德: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16

  诗歌称赞金乔觉内心如虚空般清净无物,贪淫、嗔怒、愚痴三毒在内心完全被清除,最后得到圆寂、了然的成就。地藏菩萨的五彩圣像是得道后的真传显现,剔除贪嗔痴慢疑种种心病,便会得到爽然清凉的精神境界,地藏菩萨的如海功德,世世代代永为流传。

  宋代的陈岩曾作《金地藏塔》一诗:

  八十四级山头石,五百余年地藏坟。

  风撼塔铃天半语,众人都向梦中闻。17

  诗歌说明了神光岭上的金地藏肉身宝塔,其下面的台阶有84级,历时五百余年。风吹高高的塔铃发出声响,仿佛是地藏菩萨布道的叮咛。遗憾的是,世人大都向尘世里追寻。诗歌在表明金地藏塔时空位置的同时,也有对金地藏的怀想、赞叹及对世人的遗憾。

  南宋的吴潜在《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中写道: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

  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18

  群山簇拥在天台主峰的周围,红花漫山遍野,清风在连绵的树下吹过,仿佛被荫翳洗过一样清爽。99座莲花一样的山峰齐声欢笑,站在天台峰上的人被佛光围绕。诗歌运用莲花、佛光两个佛家的典型意象,对九华山极度褒扬。可见,九华山的佛教诗歌除了赞颂地藏菩萨外,还包括对佛教道场、意象的赞扬。

  九华山寺景诗、禅意诗、僧事诗、赞颂诗四种佛教诗歌,或描写寺景,或表达禅意,或叙说僧事,或赞颂僧人、菩萨与寺庙风光,四类诗歌的相通之处在于和佛家事物、事理的关联,其不同之处在于表达佛理禅意层次的浅深。

  三、九华山佛教诗歌的独特价值

  九华山佛教诗歌的独特价值,源于九华山作为佛教道场的特殊性。与九华山相比,作为观音菩萨道场的普陀山、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的峨眉山,都因为没有菩萨们化身为人的实在行迹(仅是传说或示现),而使人感到诸菩萨与人还有一定的距离,甚至让人感到有些虚幻,就更谈不上诸位菩萨与人面对面交流了,这也是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同样作为中国三大佛教道场,几乎没有佛教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相反,金乔觉作为地藏菩萨的化身,自24岁开始直到圆寂,一直在九华山修行,与当世九华山附近的人有所交流,其影响也延及后世,这些都在诗歌中有所体现,这也正是九华山与上述三山相比作为佛教道场的独特之处。由此,九华山佛教诗歌的独特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九华山的佛教诗歌与同类其他佛教诗歌相比,更亲切感人、更容易达成审美效果。佛教诗歌兴盛于唐代,除了九华山的佛教诗歌,唐宋及以后同类诗歌还有很多,着名诗人如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苏轼等,尤其还有一些僧人也有这方面的创作。佛教诗歌的共同特点是诗人有了一定的佛学修养之后,运用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体现佛理禅意及相关事物。九华山的佛教诗歌虽然也同样如此,但其独到之处在于:一方面由于金乔觉的“在场”,使这些诗歌产生的原因更具体,诗歌本身更接地气,更亲切感人,因而也更容易达到审美效果,体现这些诗歌固有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欣赏这些诗歌,读者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金乔觉这位王子的来历、苦行,他修行的目的以及最后永得解脱、离苦得乐的成就。他的出身、苦行、成就与释迦牟尼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两位王子在人世上这一趟旅行,实为一种表法、一次示现,其目的就是教诲无量众生脱离苦海。这样,对九华山佛教诗歌的欣赏,就不该仅仅停留在对文学审美体验、判断的价值体系内,金乔觉的“在场”,启发人们通过对金乔觉其人的联想,深入到对禅意、佛理高度认识的智慧层面上,从而反思人生和社会的“假象”,看破事物的不确定、不恒常,放下内心的执着,从而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宁静、自由和解放。这正是九华山佛教诗歌的独特价值和特色。

  二是九华山佛教诗歌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对人的接引。从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上看,人生大体可以概括成三个阶段:感觉阶段、审美阶段、智慧阶段。婴幼儿及童年时期主要依据感觉表现出自身的喜怒哀乐;青年时期着重审美追求,集中表现在对自身形象美的注重和对美的事物(如流行歌曲)的兴趣;而理想的老年阶段的人生是对智慧的追求。依据柏拉图《理想国·会饮篇》中“审美阶梯说”的观点,人想跨越到智慧阶段,必须从体会、认识具体的美的事物开始,经过一系列攀升来实现。诗歌是艺术美的形式之一,给人提供了美的欣赏对象。九华山佛教诗歌,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常见的诗歌相比并无二致,其价值体现在诗歌内容上,而内容又集中表现在佛理禅意上。佛教诗歌通过诗这一古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运用审美特性,通过艺术美的魅力,把世俗生活中忙碌、功利的人们,接引到安逸、自在、非功利的情境当中,不仅使人的身心得到了禅意的休息,也会引导人进一步了解、参悟佛理禅意,认识人生和宇宙的真谛,从而洗涤自身的灵魂——祛除“贪嗔痴”,学习“戒定慧”,提升精神境界,以便在无限的未来,永远离苦得乐,朝着更好的生命层次迈进。因而,佛教诗歌是世俗与佛理的阶梯,就像美是从感觉到智慧的桥梁,它虽然引人到诗歌清空安逸的环境中休息,但旨趣却是让人超凡脱俗、关注生死这一人生的终极问题。佛理是圣人开悟后完全了解了人生宇宙真相的智慧后对众生的教诲,而将佛理禅意融入佛教诗歌的创作当中,恰好为人们进入到最高的智慧阶段提供了最为切近的接引。

  四、结语

  中国的佛教思想影响了金乔觉,金乔觉来九华山弘扬佛法产生了佛教诗歌。其中,寺景诗以清幽展示魅力,禅意诗以空寂降伏杂念,僧事诗以清贫昭示追求,赞颂诗以高洁表达向往。这些诗歌通过艺术手段吸引人的注意、安抚人的心灵、鼓舞人的追寻、提升人的境界,其作用是将忙碌劳苦的人们从尘世中召唤出来,在艺术和佛理的暂时静观和不断求索中,最终获得自由和解放。九华山的佛教诗歌,是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开放出的艺术之花,自有它的风雅和永不凋谢的芳华。

  注释

  1曹春茹:《朝鲜柳梦寅散文与中国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5页。
  2[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29页。
  3[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29页。
  4[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9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130页。
  5杨钢编着:《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3页。
  6杨钢编着:《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3页。
  7管士光注:《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600页。此诗是九华山无相寺墙壁上的一块碑刻,刻碑者书明此是“李白宿无相寺五言古风”,为李白第二次游九华山时所作。
  8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825页。
  9王启兴编:《校编全唐诗》(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46页。
  10九华山志编纂委员会编:《九华山志》,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213页。
  11陈文新、王山峡:《历代山水诗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3页。
  12曹春茹:《朝鲜柳梦寅散文与中国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5页。
  13杨庆华、[韩]李充阳选注:《中韩朝·唐代友好诗歌选粹》,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14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929页。
  15[清]释了然:《寄怀九华效金地藏体并次其韵》,《九华山志》,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256页。
  16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96页。
  17陈景富:《中朝历史交往诗辑注》,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第111页。
  18陈文新、王山峡:《历代山水诗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9页。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中文系
原文出处:孙德彪.九华山佛教诗歌及其独特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5(04):58-6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