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隐含读者的小说创作探析
【绪论】“隐含读者”对小说写作的影响研究绪论
【第一章】隐含读者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章】作者对读者的认识及其交流
【3.1 3.2】小说叙述角度与情节安排
【3.3 - 3.6】小说话语选择与叙事者干预
【第四章】小学写作文本外策略
【结语/参考文献】小说书写中隐含读者的应用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隐含读者
"隐含的读者"这个重要的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伊瑟尔在六十年代末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文学研究的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
一、"隐含读者"的提出
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接受美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兴起,它在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中占有独特地位。在接受美学兴起之前,读者一直是比较受忽视的一方。在各种文学理论中,有注重作者的表现说,也有重视文本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等。而对于读者问题,虽然亚里士多德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注意到并进行过探讨,此后也陆续有一些理论家研究过该问题,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欧美兴起的接受理论才将文学理论的焦点转移到读者身上。特雷·伊格尔顿概括说:"人们的确可以把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的阶段浪漫主义和 19 世纪、绝对关心作品的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的阶段。"①接受理论对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说,接受理论的重要支点是读者中心论。
尽管"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在批评界影响巨大,伊瑟尔本人却没有对它作出多少解释。伊瑟尔的一部重要著作的书名就是《隐含的读者》,但他在书中对隐含读者根本没有细谈。伊瑟尔对隐含读者比较完整的描述大概是出现在他所著的另一本书里,那本书的书名叫做《阅读行为》,在此书中伊瑟尔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要文学作品产生效果及引起反应,就必须允许读者的存在,同时又不以任何方式事先决定他的性格和历史境况。由于缺少恰当的词汇,我们不妨把它称作隐含的读者,他预含使文学作品产生效果所必须的一切情感,这些情感不是由外部客观现实所造成,而是由文本设置。因此隐含的读者观深深根植于文本结构之中,它表明一种构造,不可等同于实际读者。"伊瑟尔提出"隐含读者",也许是受到布斯的影响。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曾提出"隐含的作者"这一概念,他把"隐含的作者"看成是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是作者在文本中的替身。布斯还根据隐含的作者提出了一个与之对应的读者:"简言之,作者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形象和另一个他的读者的形象;正如他创造了他的第二个自我,他也创造了他的读者,最成功的阅读是这样的:在阅读时被创造出来的两个自我、作者和读者,能够找到完全的和谐一致",只是未给这个由作者创造的读者冠以什么称谓。布斯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个术语来表达文本主题所暗含的思想概念或意义系统。
同样,伊瑟尔也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不能把"隐含的读者"与真实读者等同;"隐含的读者"概念是一种文本结构,它期待着接受者的出现。如国内有的论者指出:"这些隐藏在文本之中的作者和作家所预设的读者常常被一些理论家分别阐释为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正好说明了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概念相关性。
关于"隐含读者",我们在后面还有更详细地论述。
二、读者形态分类
如上所述,隐含读者不同于真实读者,这就牵涉到对各类读者形态的分类问题。关于这一点,前人已有不少论述,比较一致的做法,是将读者分为两种类型:
真实的读者和假想的读者。真实的读者,即从事阅读活动的具体的读者。假想的读者则是根据文学文本的预期效果得以实现而假想出来的读者,是一种抽象的读者。
(一)真实读者。
具体来说,就是那些生活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的成千上万、确确实实地阅读着各个文学文本的单个的读者。杰拉德·普林斯曾在《叙事学》中对之进行描述:
"特定读者可能很疲惫也可能一点也不疲惫,可能很年轻也可能很年老,可能情绪极好也可能极坏;他的记忆力可能极佳也可能极差,他的去中心化(decentration)能力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他的态度跨度也可能不大;他可能一无所知,也可能知道得惊人之多;他可能是个经验丰富的读者,也可能是经验很少的读者;他可能是第一次读该文本,也可能是第二次,或第一百次;他可能只为消遣而读或不带责任感地读;他可能表现出对于语言、情节、人物或象征的特殊兴趣;他可能持有一套信念也可能持有另一套信念;等等,不一而足。换句话说,他的生理学、心理学与社会学条件,他的素质,感情与需要极为多变……"这里所说的"特定读者",也就是真实读者。依据文本理论,正是借助他们对文本的阅读,才使文本得以转换成"作品",从而实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理论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将真实读者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如从接受能力角度把真实读者分为普通读者和精英读者。普通读者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文化程度低、知识面窄、审美趣味低俗的读者,他们只满足于从一些紧张、曲折的情节中或刺激性的描写之中获得一种纯消遣性的享受,他们是"下里巴人".精英读者则相反,他们是指那些有着颇高的文化程度、知识面宽、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的读者,与前者相比,他们是"阳春白雪".
(二)假想读者。
顾名思义,"假想读者"是一种虚构的读者,是理论家想像中的读者的"外溢",同时,它也是一种指示楷模,以便为真实读者提供指示与模型;另外,它还是接受研究视域中的标准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读者,实际上就是理想读者。假想读者与真实读者不同,它虽然纯属虚构,并无太多的现实基础,却为阅读效果和接受反应理论研究所需要,因此它成为了接受反应理论研究的重点。由于理论家各自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视域不同,给假想读者的定义也五花八门,有吉布森的"冒牌读者"、沃尔夫的"有意向的读者"、普兰斯的"零度叙述接受者"、里法泰尔的"超级读者"、费什的"有知识的读者"等等。假想读者存在如下特点:上述研究者都提到,假想读者是作者的预设。吉布森认为,"冒牌读者"是一种人工制品,它受人的支配,它是从纷杂的日常情感中简化并抽象出来的;普兰斯的"零度叙述接受者"则是一种虚设的读者,即作者认为自己是为这样一位读者而写的,此读者是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沃尔夫的"有意向的读者",是作者在其头脑中为其作品设想的读者; 费什构建了"有学识的读者"这一带有精英色彩的理想读者,作为其反应分析关注的对象;等等。
同时,他们也提到,假想读者是抽象的、类型化的读者。吉布森认为,应该把类似说话者的角色从读者身上剥离出来,再加以研究。这个角色就是所谓的"冒牌读者".普兰斯的"零度叙述接受者"是那种懂得叙述语言和语汇,具有一定语言能力,能够较为准确记忆被叙述事件并得出断言性结论的读者。这种读者明显带有类型化的特点。沃尔夫的"有意向的读者",是能够体现当代阅读群体的观念和惯例的。费什的"有知识的读者"既不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读者,而是一个"混血儿",一个尽力要使自己获得知识的有阅读经验的读者等等。
三、隐含读者的特点
隐含读者也是假想读者,具有假想读者的一般特点,比如,它为作者所预设,同时具有某种抽象化、类型化的特点,等等。分析隐含读者的特点,首先可以从其与真实读者的比较中得出。
如前所述,真实读者就是生活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的成千上万、确确实实地阅读着各个文学文本的单个的读者,是从属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规范和审美趣味的真实存在的阅读群体;隐含读者是作家所预设的读者。两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真实读者是具体的和单个的,隐含读者则带有抽象化和类型化的特点。其次,真实读者阅读某个文本,是以这个文本已经存在作为前提,换句话说,是先有某个文本而后才有阅读它的读者;隐含读者因为是作者的预设,所以在文本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先有隐含读者,而后才有作者为之创作出的文本。
第三,真实读者的阅读经验及审美趣味,与时代氛围和社会规范密不可分,随着时代、社会发生变化,其阅读经验、审美趣味也会随之改变,隐含读者是一种文本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并不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可见,相比隐含读者,真实读者具有不稳定性,可变性。举例来说,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给人传达的是一种淡薄、顺其自然、不计较功名利禄的超然精神。要理解和欣赏陶渊明的诗,就必须体会他的心境。而在陶渊明时代,不少文人热衷于仕途经济和玄谈,因此不能够欣赏和接受陶诗。而到了宋代,苏东坡在政治上屡遭贬斥,他又在生活中经历爱妾早死等一系列纷扰,令他在精神上与一切世俗保持距离,所以他才能够发现和体味到陶诗文本中蕴藏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共鸣。
其次,隐含读者及其与真实读者的关系上还存在如下特点:
(一)隐含读者的延展性与特定历史性。
可以说,一个试图写出传世之作的作者,绝不甘心将其作品的读者限制在自己生活的年代,让其作品的影响力仅仅局限在当代,难免对流芳后世心存一种希冀,在预设隐含读者时会将其范围扩大,让它从当代绵延至未来,从当下延展到后世,从而具有一种超历史的延展性。但同时,作为生活在特定时代的作者,必然会打上这一时代的印记,在预设隐含读者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当代读者作为范本,这样一来,隐含读者便与真实读者一样,具有一种历史性,如伊格尔顿所说,"一切读者的位置都是被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决定的".所以,隐含读者便呈现出两个特性:延展性与特定历史性。事实上,从两个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塞尔与姚斯对隐含读者的论述中,也可看出这两个不同的侧重点。按伊格尔顿的说法,伊塞尔"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严格的'标准化'的模本",姚斯则重在"探索作品本身的历史视野与它的种种历史读者的种种不断变化的'视野'之间的种种转换关系。"因此可以说,伊塞尔强调的是隐含读者的"标准化"的一面,揭示其超历史的延展性特点;姚斯则强调其身处特定时代的一面,揭示其特定历史性特点。我们认为,隐含读者的这两个特性并不互相否定,只会互相映衬和互相补充,就像一块硬币的两面。一句话,隐含读者是延展性与特定历史性的统一。
(二)真实读者与隐含读者的重叠。
如前所述,真实读者因其具有种种局限性,与隐含读者相比,不可避免地相形见绌,存在较大的距离,以至于作者在小说构思和写作中,不得不假借隐含读者来实现写作理想。但同时,从真实读者一方来说,它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即通过强化自身的修养,向着隐含读者的目标前进;在漫长的接受历史中,真实读者总是趋向、靠拢隐含读者,无限性地接近隐含读者。如有的论者所说,"读者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理想读者,不断向他靠拢。"当真实读者向隐含读者靠拢,不断缩小其与隐含读者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时,便实现了真实读者与隐含读者的重叠;其重合度越高,与隐含读者的距离就越小,以至在高度重合时成为隐含读者的化身。费什曾提出理想读者的概念,认为这种读者是"学术机构培养出来的'有专业知识(infomed)'或内行的(at-home)读者",可以说,这种理想读者,其实就是达到了与隐含读者高度重合的真实读者。当然,达此境界的读者只是凤毛麟角,点评《红楼梦》的脂砚斋便是其中一例。
关于隐含读者的这两个特点,即延展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以及真实读者与隐含读者的重叠,在本文以后的章节中还会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