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提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01 共3417字
论文摘要

  1 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1.1 自媒体的定义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 2003 年 7 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 等网络社区。①自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传播方式,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由面到面”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1.2 自媒体的演进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本身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短视频,每一次变化的时间间隔都越来越短,带来的影响也越发深远。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在自媒体出现以前,无论传播方式怎么改变,都是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信息传播,而自媒体恰恰相反,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开创了人类社会信息发布多元化的新时代,从而引发了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③从高校教育角度看,自媒体的出现和兴盛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3 自媒体的风险

  (1)“无约束 不负责”的互联网旧习依然存在。匿名是互联网自由精神的重要含义之一,匿名给予发布者表达的自由,却也埋下“无约束 不负责”的祸根,这些“老问题”在自媒体上同样得到了继承。当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想要发送一篇稿件,需要经过层层审核,还要借由各种复杂的技术手段,这为媒体设置了一个相当高的门槛。然而自媒体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踏平了这个门槛,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主持人。从流行网络的“宅闻联播”到风头一时无两的“学习粉丝团”,自媒体颠覆了人们对媒体的传统认识。

  然而,“超前发布”、“现场直播”也带来种种问题。自媒体虽有极强的现场感,却缺乏有效的鉴别机制。自媒体的新闻是简陋的、粗糙的,甚至是充满事实错误的。因为个人发布永远无法和媒体机构的编审能力相提并论,也无法承担犯错的责任,所以有人认为自媒体“新鲜却未必健康”。

  (2)“圈子文化”盛行。圈子文化是自媒体的另一个标签。因为缺乏必要的编审机制,自媒体往往成为个人好恶的发泄平台。在自媒体世界总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只关注符合自己观点的人和团体,刻意避开“不合胃口”的发布者,如此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圈子。这个圈子里面的信息无论多么荒谬不羁都会得到圈内人的认同并加以传播。自媒体的抱团特性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滋长,也使得青年大学生容易失去宽容、平和、与人为善的心态,行事易偏激。

  (3)自媒体本身的技术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自媒体除了在传播内容上的种种风险外,其本身的技术变革也为自媒体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报纸距今已有 400 年的历史,广播距今已有 100 年的历史,虽然也经过了数次技术革新,但是总体的传播方式并没有改变。然而自媒体却面临着高速技术革命带来的替代风险。

  以博客为例,博客在 2000 年进入中国,马上红极一时。然而好景不长,2011 年微博在中国异军突起,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开设了微博,博客渐渐无人问津。历史很快又重演,今年 11月,腾讯宣布微博会员将暂停申请开通和续费,这也意味着腾讯退出微博战场。加上不久之前宣布退出的网易微博和早已无心打理的搜狐微博,微博环境已呈现衰退的现象。随着微信、陌陌、唱吧等移动客户端 APP 的出现,微博渐渐失去了以往的活力,而且衰退的速度比博客更快。自媒体本身有着极强的替换能力,但是随着垃圾信息填充、广告植入以及实名制的逐步推进等多种因素影响,自媒体本身的生存状态也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2 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自媒体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

  过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有限,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一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来获取信息。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新闻 APP 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信息来源也不局限于官方发布。从流行网络的“宅闻联播”到风头一时无两的“学习粉丝团”,自媒体颠覆了人们对媒体的认识,也改变了过去的交流方式,这也成为报纸、书信、电视、广播等传播方式逐渐式微的开始。

  2.2 自媒体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正如加拿大着名传播学家 M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年)一书中提到的,“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大学生在自媒体崛起之后也深受影响。之前他们是媒体传播的被动接受者,习惯于安静的当一名听众和观众。现在他们发现自己本身就是媒体,只要注册一个账户,便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媒体的权力。这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服从者向参与者转变,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寝室邻里,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会得到众人的关注,这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发表见解。

  2.3 自媒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自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革命,同时也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股重要力量。自媒体代表的自由、平等、人人参与等互联网精神使得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意识觉醒。过去不被重视的“个人利益”在自媒体时代会产生聚集效应,进而形成局部的“群体利益”。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已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去中心化和自我化的趋势。

  3 提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途径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④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教育人们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⑤如何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大学生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成为合格公民的应解之题。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

  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极速变革的时代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抓住时代浪潮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技术,是载体,而“不变”的是教育的指导思想。

  就当今社会而言,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不断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3.2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育

  高校应展开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条件具备的可开设必修课。培养大学生自主处理信息,掌握话语权的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使学校和个人在评估体系中有明确的媒介认知导向,从而有效帮助大学生增强辨别、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定期组织检查、评估,努力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3.3 在实践教育中强化媒介素养

  自媒体的运用从根本上有赖于实践,媒介素养的提高也必须通过日常应用来实现。应鼓励院系、班级和教师开设自媒体账户,通过自媒体展开交流,利用自媒体开展班级、院系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媒体使用的方式方法,及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对出现偏差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在日常生活中与大学生保持互动互联,使之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形成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互联网风气。

  3.4 提高法制教育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地位

  法律永远是任何社会行为的底线,自媒体也不例外。过去法制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当前依法治国已成为国家治理的必要手段,依法上网也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国家严厉查处立二拆四和秦火火等案例说明,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法律同样是互联网行为的底线,一旦触碰必将受到惩罚。年轻的大学生涉世未深,思维活跃,极易受网络推手和不实信息的影响,不知不觉成为网络犯罪兴风作浪的帮手。因此极有必要提高法制教育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告诫大学生依法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做互联网家园的精神守护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