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各个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动物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动物体化学组成、变化及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涉及内容庞杂、知识体系晦涩、生物大分子结构复杂、基本理论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同时,动物生物化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验研究手段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历年来都是学生倍感头痛的课程,而对于授课教师来说,要求在有限时间内,既要完成基础知识讲授,又要介绍学科最新前沿信息,任务重且难度大。鉴于此,要不断提高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在教学内容组织和优化,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开展,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思考,本人认为,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选择高质量教材
生物化学教材种类繁多,虽然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知识框架体系大同小异,但是在具体的知识点和侧重点上存在较多的变化。同时,又由于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迅速,知识点更新速度快,所以,选择一本内容全面,解说详尽,学生在预习时大概就能读懂,并且由权威专家编着的教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对于动物生物化学这样一门知识点多而分散、理论性强并且不容易理解的课程,好的老师显的更为重要。
作为动物生物化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动物生物化学,更要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有机化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并灵活运用科学原理,阐述动物体内生命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机理,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成效。这样的老师才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站在讲台上沉着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同时,教师渊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外,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方面头脑中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在仔细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教材,了解教材体系、基本内容、结构重点及难点,能够游刃有余的 讲授出 来并且能够 让 同 学 们 理 解 并掌握。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靠一个老师或两个老师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一个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退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我们要有目的地培养年轻教师使其早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不断充实教师退伍。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国内进修或出国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互相听课学习等,开拓视野,取长补短。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不断的提升,才能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3 改善教学手段
动物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相当多的概念、理论、原理都比较抽象。以DNA一章为例,大多数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就知道DNA的功能是承载遗传信息,但是遗传信息到底是如何复制,如何由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转变成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如何传递给下一代,复制、转录、翻译、加工修饰具体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这都不是用语言或在黑板上随便画一画就能讲明白的;还有酶的生物化学,从酶的催化机理到催化特性的各个原理,这个神奇的物质为什么那么的神通广大又那么的容易受到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再加上有限的课时,如果这些矛盾不解决教学质量很难提上去。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尤其是日益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技术能有机地将声、光、色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模式图、动画和视频等使一些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而且,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呈现更多的教学内容,节约了时间,使老师授课学生学习都变得比较轻松、从容。因此,各位老师也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这方面的学习,有必要的话还要进行 专 门 的 培 训。要 充 分 利 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软件,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但是在追求美观的同时,必须保证授课内容的真实性和易懂性。我们也可以把多媒体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上,便于学生下载、复习巩固。
4 加强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通过与实验教学的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是动物科学专业中一门最基本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实验课程,如果打不好基础的话,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会受到影响。然而,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该课程停留在很传统甚至很古老的模式上。从实验内容上来看,验证性实验占比重很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有些实验内容、方法、仪器设备和操作技能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能满足现代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求,没有随着学科的高速发展而更新换代;从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上来看,在实验课前,上课老师将所有需要的试剂、器材和设备都准备好,学生动手之前老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学生不需思考,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上写的或老师讲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关操作即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很多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同学对实验设计和原理毫不关心,就照方抓药式的一步一步来,只要出来相应的数据和结果,足以应付实验报告就行。这样的实验课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达不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初衷,而且是对教学资源很严重的浪费。鉴于此,我们要改革实验课的教学,在保证足够的硬件资源的基础上,更新实验技术方法;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让同学们动手的同时更要动脑,掌握实验的来龙去脉,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过硬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基础。
5 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或许因为这门课的难度较大,加上学校对于考试通过率的要求,老师往往降低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总是怀着不要难为学生的想法,考核内容往往很简单,浅显。这无形中降低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关注程度和努力程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无视了它的重要性,这无论对要走向工作岗位或要考研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学生的考核要求。不同的成绩考核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好的考核方式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一般的考核由2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以往的教学中,平时成绩一般占20~30%,包括出勤率、课程作业和课上表现,这样一来平时成绩的能动性就比较大,同学们的分数都差不多,往往分数都挺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本人认为可以把平时成绩提高到50~60%,但是这个平时成绩的考核不能像过去那么简单,应该不定期的考试,把考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整个学期一直保持对课程的关注,同时边学习边复习,将学习效率达到最高,避免了期末考试前的突击。平时成绩比例过高可能会造成学生厚此薄彼,平时成绩较好的话可能就忽略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可以规定期末成绩达不到55分,总成绩多少都记为不及格。通过这样严格要求,使学生对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都重视起来,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必然能好好掌握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源淑,邹思湘,刘仪.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2):254-258.
[2] 孙劲.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版,2007,21(4):136-137.
[3] 杨群辉,胡建民,胡 兰.农业院校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730-733.
[4] 黄小红,陈问铨.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环节和关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6):99-101.
[5] 肖红波,卢向阳,孙志良.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0(4):13
[6] 张永云,高士争,赵素梅.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与 实 践 [J].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2011,28(10):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