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项目管理硕士论文

江西S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概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08 共4107字

  第 3 章 江西 S 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概况
  
  3.1 项目建设背景
  
  2002 年南昌气象学校变更为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由中专到高职的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办学的新格局。经过几年建设,先后建成了新教学楼、学生宿舍,并改造了综合楼,建成了各类实训室,语音室,塑胶球场,新增教学场所面积达 7700 平方米,新增学生宿舍面积达 1 万多平方米。由于用地限制,学院教学设施及学生公寓等用房无法进一步扩建,不能满足教学及学生生活的需求。学院在省气象局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准备在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建设新校园,建设背景及理由如下:

  (一)经济发展及高职事业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在省教育厅和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育社会适用人才”的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推进了学院的改革和发展[12].学院是具有四个唯一特点的公办职业院校,第一个是唯一一个校名里以信息技术命名的院校,第二个是唯一一个服务于气象行业的院校;江西省唯一一个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高职院校的名誉主席;在江西省成立职业学院董事会只有一个。50 年来,学院形成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其他专业的教育优势。成为国家多个部委提出软件工程技术复合专业人才培训实训的试点高校,学院内有多项专业被省教育厅审批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示范专业,为学院专业品牌建设树立了坚实基础。学院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以不断提升学生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根本目的为社会和各个行业培训出大量的专业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13-15].

  (二)目前学院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教学等方面的要求
  
  目前学校老校园占地面积 114 亩,总建筑面积近 10 万平方米。教职工 300余人,拥有教学和办公的计算机达 1000 余多台,包含各类高水平培训实训基地及实验室达 52 处;学院图书管藏书 25 万册,同时配备了电子化的阅览设备。

  学院现有的电子工程系,管理系,体育与艺术系,环境系,计算机与软件技术五个系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开设了二十个与企业实际对接的专业。从而形成集工、文、经、体、艺为一体的学科专业体系,截止到 2013 年在校生为 5000余人,按教育部规定,每位学生平均一分地,老校区只能容纳 1000 人。老校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正常教学和生活。因此新校区项目建设就迫在眉睫。

  3.2 项目整体规划
  
  3.2.1 学院基本情况
  
  江西 S 学院 2003 年确定了“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能参与国际交流的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2005 年结合形势发展和学院实际进一步提出了“育人为本,铸造精品”的办学理念。这些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使学院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办学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院位于南昌市迎宾路以西,截止到2013年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000余人。

  由于用地限制,学院教学设施及学生公寓等用房无法扩建,使得无法满足教学及学生生活的需求。学院在省气象局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怀及支持下,准备在共青城开发区建设新校园。

  3.2.2 新校区建设规划目标
  
  (1)新校区选址S 学院新校区(以下简称新校区)位于江西西部开放区,横跨昌九高速和共青产业开发区西区,毗邻鄱阳湖,与昌九高速共青城站交叉,通过城市东西主干路,常青大道之间的市中心,它位于共青火车站西南侧,交通十分便利。地点北临长青大道、西靠昌九高速,东北侧为共青火车站,南为绿化丘陵,自然环境和植被良好。

  (2)投资金额新校区项目建设总投资 27932 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 1943. 68 万元。基本规划用地 40 公顷,呈不规则长方形。基地中部原有一条灌溉水渠将基地自然分为南北两块。整个基地只有东北角有一条 10 米的规划道路与外界联系。

  (3)建设规模及目标新校区项目建设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涵盖多所学生及教职工公寓和食堂、实训中心、供电供暖设备、及学生运动场地,以及新校区校园基础设施和园林。

  一期工程建成后功能相对完整,可做到完全独立运行。一期工程建设工期两年左右。

  为考虑长期发展,本建设项目规模人数规划为 7000 人,根据功能设置要求,新校区分为校前广场区、院系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五大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 19.03 万平方米[16].

  (4)设计目标教学辅助设施项目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环境优雅的一流高职院校配置标准建设,符合 21 世纪新时代的要求。新校区的建筑设计,采用一个风格独特的设计模式,充分表现一个有江西文化及其现代特色的崭新校园。校园建筑依山傍水、作为环境的界面以群体的形态出现,在风景的边缘自由展开,通过一系列街道、广场、平台、廊道来组织,时而开敞,时而封闭,使其与周边的景观取得富于节奏变化的联系,使得建筑群体犹如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一样,彼此交织渗透,密切对话,充分融为一体[]17].

  在 S 学校新校区校园规划方面,采用的总体布局理念是在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上,综合考虑了校园与自然、校园与开发区、校园与地域以及学校自身特色三方面的关系,创造出兼具生态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空间。

  新校区总体结构可概括为“一心、双轴、两环、三区”.这样的规划使环行道路分割并串联了功能分区明确的地块,绿化带、公园和道路系统次第叠合,建筑物自然围合出了院落,内外部真正形成人车分流的良性交通系统。且规划力求形成一个与各功能区联系便捷,并与景观紧密结合的路网体系。同时强调交通组织以人为本、以步行和自行车行为本[18-19].

  在绿化及景观设计方面,充分利用基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的生态特征,力求创造层次丰富的校园绿化空间。新校区空间组织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建筑群为核心组织。景观规划设计力求聚散有致,纯静清雅的环境特色,创造“山、水、学、林”的绿色校园意境,“堂虚绿野龙开,花隐重门约掩”.绿色校园的设计意念,是将校园布局因地就势,处处成景,建造错落有致的生态校园[20].
  
  3.3 项目建设方案
  
  3.3.1 教学楼群教学楼单体为条型,单边走道建筑为主,开放所有封闭空间,充分考虑通风、阳光、朝向、温差及节能要求,采用走道连接和围合教学区建筑单体。取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长廊”之意,计白当黑,不同空间相互穿插,流通渗透,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的感受到的效果。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师生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1)教学主楼(实训楼)教学主楼(实训楼)位于校园北入口的校园前广场上,主楼高 6 层,是能俯瞰校区标志性建筑。设计建筑面积 22000 平方米,教学主楼(实训楼)以教学为主要功能,与东西两个四层内院庭落围合出一个广场空间,既达到了延伸了南北轴线的效果,又满足了教学主楼(实训楼)前广场人流集散的需要教学楼(培训楼)的设计充分利用线性简化模型,建筑和广场能和谐的组合,建筑造型,通过垂直线,使建筑造型显得更挺拔,和建筑材料的表面纹理和微妙的统一,纵横交错,虚实对比,使大体量的建筑显得轻盈、飘逸,传达着建筑师对传统江南文化的理解。

  (2)图书馆在整体布局上,考虑到外围环形道路和中央开敞空间的布局形态,以用直线简体造型, 介入中央滨水步行带的视觉中心,照顾中央步行带人行进时的视觉心量感受,采用高低错落的体型,表现了图书馆的开放个性。

  图书馆功能主要以阅览和信息中心为主,图书馆南楼主要为书库和阅览,东楼为信息中心,主要为多媒体及微机教室,建筑结合楼前水面形成怡人的读书环境。

  3.3.2 体育馆与风雨操场设计将体育馆和风雨操场结合设计,其中体育馆内设 2500 座位,风雨操场则安排了两个篮球场和两个排球场,二者通过一个巨大的灰空间相联系,形成在功能上相对独立,形式上又互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上,根据体育建筑大空间的功能特点,设计了二个相向的弧形坡顶,二者互相咬合,犹如展开的双翼腾飞与基地之上,表现了运动的建筑主题。

  3.3.3 学生宿舍学生宿舍的设计采用单元式的平面布局形式,摒弃了传统内廊式的布局模式,每个单元设有会客,交流的半开放空间,形成有良好私密性的住宿区域。

  同时将居住的空间全部设于南面,而将辅助和公共空间设与北面,避免了内廊式布局造成的完全北向的居住空间,极大的改善了学生居住条件。

  同时,因为该地块为坡地,一栋建筑内存在着和场地高差的衔接关系,单元式宿舍能最大化的适应场地的需求,根据实际的场地错落布置,既能丰富建筑的空间效果,也能有效的节省造价和土方。

  3.3.4 学生食堂回荡在弯曲的道路,照顾与视觉心人动感的中央动脉,设计水平的高低错落,创造一个让学生的就餐环境和心情。食堂主要是考虑学校的一期建设规模,满足学生和部分教师的就餐要求。同时结合锅炉房,就近安排学生浴室,可以节省能源,也便于管理。
  
  3.4 项目实施计划
  
  总体工程于 2010 年 6 月开工建设,总体工程工期历时 48 个月,竣工时间为 2014 年 6 月份。

  从可持续建设的角度出发,新校区项目建设规划应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同时为新校区的后期发展预留必要的空间。规划按照由北向南的建设时序,分三期完成新校区的建设。

  一期工程位于校园最北侧,此处地形最为平坦而且现状唯一的对外交通道路也在此处。考虑到校方一期建设基本达到办学条件,一期工程包括实训楼、两组学生公寓、第一个学生食堂、锅炉房、浴室和少量体育运动场地,预计两年内建成,建成后功能相对完整,可做到完全独立运行,满足首期入住 2500 学生的要求。

  二期工程位于校园北片区的南侧,结合现状水系的梳理,是在一期建设基础上的补充完善,规划的布局结构使其基本不影响学校正常运行,局部调整也不会破坏已有格局,包括图书馆,教学组团一、二、四,学术交流中心。二期工期为一年。三组学生宿舍,第二个学生食堂等预计三年内建成。

  第三期工程为期一年,主要的建设目的是完善现有的一期和二期校园建设及辅助建设需要增补的建设要求。

  3.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新校区项目建设的背景,然后提出项目的整体规划,整体规划目标包含校区选址、总投资金额和建设工期、建设规模及设计目标。在规划的基础上,从教学楼群、体育馆与风雨操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方面提出了建设方案。在资金筹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财政收支和贷款金额。最后制定了实施计划,包含详细的项目进度安排。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