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蓝莓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引言与理论基础(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7 共588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相关产业发展探究
【第2部分】 蓝莓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引言与理论基础
【第3部分】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第4部分】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5部分】促进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6部分】大兴安岭蓝莓生产加工发展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蓝莓产业发展研究多是关于产业发展、蓝莓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等,重点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对蓝莓资源的研究:5顾姻(1998)对南京地区 12 个品种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原产地做了对比分析,结论为蓝莓特征为甜而微酸,糖酸相比于其他的水果更高,维生素 B 族含量高,保健功能极强。

  张华等(1998)经过实验论证得出,蓝莓果实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花青素类天然色素,并研制出以一览没为原料提取蓝莓红色素的工艺流程。金英实(2003)、孙视(2001)对蓝莓中色素提取工艺的设计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孔书敬(2000)、王静萍(1992)对蓝莓化学成分进行了详尽分析。

  张秋霞(1997)研究蓝莓的中药制剂能够有与双黄连同等的抗菌能力,镇咳平喘上还有高于双黄连。6盛漪(2002)分析了蓝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它的抗氧化、杀菌消炎、抗癌、保护心血管以及对视觉系统的保健作用。张玉萍(2006)对蓝莓可以对血栓和动脉硬化有预防作用做了强调。王伟江(2005)王萍(2002)从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等入手,研发了蓝莓饮料的最佳配方。7对蓝莓栽培技术的研究 国内对于蓝莓栽培技术的研究较多,如李亚东(1997)等对暗棕色森林土、草甸沼泽地等进行了土壤适应性研究,发现培育土壤的 PH 值高于蓝莓生长环境最适宜的 5.0 要求,改良土壤应当选择通过覆盖锯末,烂树皮等方式降低培育土壤的 PH 值,该种研究的发现将有利于夸大蓝莓的栽培范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黄文江(2004)刘庆忠(2001)等改变培养基的环境,研究结果发现蓝莓的各类实验标本可以正常生长。张华微(2006)等掌握了休眠特性是蓝莓种子所独有的,但在自然萌发过程中比较有难度,研究依靠培育手段的改进,提高其种子的发育能力,大大增进了种子的发育能力。

  罗旭等(2006)认为蓝莓的发芽率低,以河沙为基质扦插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③蓝莓的产业发展8如淤虹对世界蓝浆果生产概况进行了描述,同时强调,智利作为蓝莓的主要生产国,在苗木培育、土壤改良、采收以及销售方面的主要经验,详细的对我国蓝莓生产过程中的增产技术、土壤选择以及果实的保鲜、运输、贮藏、加工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问题。李莉珉、郝庆生所写的蓝莓产业发展对策里提出,蓝莓产业发展核心是以企业为市场主导,建全科学统筹的生产布局,吸收先进的营销方法,并及时研究市场反馈信息。王鹏云、王辉(2008)认为我国的蓝莓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巨大,但要想切实有效地拓展开发出蓝莓市场的规模就要将研究目光集中到新品种的培育和创新、采取规范化的栽培方式,引导消费者,推动蓝莓产业化工程的形成。李怡爽、吴林(2011)根据营销理论的 4p 视角,对蓝莓产品包装、价格、促销进行分析,提出蓝莓深加工产品应当多定位在中等低端,此种类型产品更加有利于加大推广的力度。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在种苗的培育、栽培、产品加工的技术,关于蓝莓整体产业发展的分析较多,但对于区域蓝莓产业发展研究的论文较少,针对性不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蓝莓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献几乎处于空白。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主导产业演进发展的因素分为需求驱动、分工驱动、技术驱动、供给驱动。产业进步的指向是市场需要,产业发展的最好结果是能够让消费群体满意。就具体产业而言,产业发展不仅要参考一般规律,还要确定自身产业发展的特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本论文将现代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的课题进行探讨研究,使得该区域的产业成长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收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论文研究框架是按照探寻影响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的因子,依照蓝莓产业链条关系逐层展开进行的,在分析理论框架的适用性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开,按照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现状--蓝莓生产--蓝莓加工--蓝莓的供需及市场营销--蓝莓产业政策分析的顺序进行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与文献综述相结合。

  利用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库,为本研究提供详尽、有效的背景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为下文研究做铺垫。

  2.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描述,以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态势进行调查分析;寻找提升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5 研究内容

  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包括文章结构,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产业竞争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是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对蓝莓的生产、加工和营销环节三个部分逐一分析。

  1、蓝莓产业分为野生蓝莓产区及种植区域。根据大兴安岭的不同的地区特征将蓝莓种苗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

  2、蓝莓加工产业分为初加工业与深加工业两类。蓝莓深加工企应该借鉴知名食品品牌的加工模式,参照自身的发展特点,提高品牌意识,打造野生蓝莓品牌特色。

  3、对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市场供求情况和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第四章是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如野生蓝莓资源粗放的采摘加工方式,自然环境对年产量的波动影响,蓝莓产业企业集约化经营的进展速度缓慢。由于蓝莓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在苗木、土壤改良等方面投资的数额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相对较昂贵,因为存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对企业和农户推广种植存在一定的困难。蓝莓系列产品的研发水平有待提高。

  第五章是对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章节的分析和结论,提出大兴安岭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希冀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借鉴。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本研究针对的是区域内研究,旨在发现有益于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发展的路径,会与当地特色紧密结合,考虑到政府政策、居民的生活特色等个别性条件,从个别看一般,但就个别区域研究来说会缺乏结论普遍性,该研究只适合本地区,对其他区域借鉴的意义较小,也是该研究不可避免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