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情况分析
3.1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1.1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情况
贵州是一个拥有喀斯特地貌的多民族省份,在近 18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据了 90%以上,地处亚热带的贵州,拥有温和多雨的舒适气候,河流、瀑布、峡谷、溶洞数不胜数,但是贵州的奇特魅力并不仅仅是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是这里独具特色的多民族风情。由于地形崎岖,山多路陡,交通不便,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贵州成为了相对欠发达的省区之一,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与外界的阻隔,使这里的民间风俗和民族习俗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中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还没有出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业。1978-1979 年邓小平在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史无前例的系列谈话中,指出了旅游业的经济属性方面的许多核心问题,触发了旅游业发展的神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受国外背包客和国内散客旅游者的推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同时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贵州省在 20 世纪 80 年代,选择了黔东南的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安顺的布依族石头寨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旅游扶贫试点,开始对游客开放,在很多地方不具备接待游客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情况下,就已经有不少国内外游客来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观光、考察和购买当地民族产品。1986 年吴必虎教授在《旅游学刊》的前身《旅游论坛》上发表了其学术履历中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条件初析》,文章中说到,贵州省应该充分挖掘贵州的优势文化,即少数民族文化,搞好民族民俗旅游,对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学习,让外界了解贵州、振兴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都有很大的作用。那时,由于贵州的旅游刚刚起步,来贵州旅游的人很少,也无相应的统计,据贵州“六五”计划,1985 年贵州计划接待国外游客 2.5 万人,而 80 年代只有 0.169 万人。①
3.1.2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交通条件逐渐改善,居民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居民除了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外,渐渐开始关注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产生了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受到外界学者的关注。20 世纪 90 年代,首先是依托原生态和田野风光的城郊地带逐渐兴起了农家乐。1991年,贵州省提出了“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开始逐步推进乡村旅游。1997 年中国和挪威签署了《挪威合作开发署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创建了梭嘎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也被列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圈”计划,被列为世界十大“返朴归真,重返大自然”旅游胜地之一。①但是由于这个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村寨的交通条件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导致来村寨旅游的游客主要是学者和少部分体验式游客,从这个时期开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在政府的推动下渐渐开始起步。
3.1.3 21 世纪发展现状
进入 2000 年后,人们逐渐发现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业在实施反贫困战略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2 年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合作编制《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则》,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产品,要让乡村旅游成为全省广大农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①2004 年,首届乡村旅游论坛结束后,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标准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对我省已开展乡村旅游、并具有代表性的 200 多个村寨进行了普查和评价,形成了乡村旅游村寨名录。2005年制定出台了我省第一个省级地方性乡村旅游标准《贵州省乡村旅舍等级评定与管理标准》;与新西兰联合启动了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编制了《以村寨为单位的乡村旅游标准》,形成了包含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和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等五大类、32 个子项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标准;还制定了《贵州省乡村旅游标准(试行)》。2012年制定了《贵州省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这些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省乡村旅游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确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但是目前乡村旅游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城郊村寨,还仅是以“农家乐”的面孔出现,展现给游人的不过是吃吃农家饭、游游乡间景,而且许多游人在游玩过程中最沉迷的却是棋牌娱乐。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开展,许多城郊乡村已经渐渐进化成“半农半城”的格局,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已渐行渐远,许多城郊农家乐统一建了清瓦白墙的瓷砖房,农家风俗习惯也渐渐城市化,乡村味道逐渐消逝,十分可惜。但是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还是有许多仍保存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民情和原生态文化,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那一片片净土再被拔苗助长。
3.2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由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引起的文化保护问题
诗人汪国真写了一首诗叫《远方》,他说道:“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与传说。”借用这句话可以从感性上道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中,最关键的两个吸引物,一个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另一个就是原生态的、和谐的民族社区。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社区的名片和民族的符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文化对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充满着吸引力。
当每年几十万的中外游客把现代文明带进了山沟,当地农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文化素养在旅游活动中的影响,意识到村容村貌建设、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旅游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汇的窗口,旅游者追求文化空间上的差异性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原因,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各地旅游者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村寨内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就会造成文化间的互相冲击,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旅游接待地传统文化发生变迁。少数民族村寨由于交通闭塞,现代化水平较低,文化变迁问题尤其突出,被都市旅游者青睐的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地区,大多数是较封闭、落后的农村,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例如,在有着丰富独特仡佬族文化的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的龙潭村,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仡佬族村寨,已先后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 AAA 级旅游景区。龙潭村距务川县城 13 公里,现有 101 户,436 人,全为申姓仡佬族,建寨历史 700 余年,寨内石板铺路,石巷相连,村寨布局、建筑风格独特,极具仡佬族建筑特色,是一处集历史遗存和自然山水为一体的典型的仡佬族村寨。但现在由于村寨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在村里的老一辈族人在政府的推动下被动地开展旅游,近两年游客接待人次才达到每年 10 万人次左右,并且主要是每年 4 月清明节期间在村寨内举行的祭天朝祖祭祀活动暨仡佬族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时,村寨里才比较热闹,分散在各地的仡佬族人民都会聚集到这里。而在平时的非节庆期间,村寨内的“空巢”现象非常严重,在当地农家乐的经营方面,持续经营着的仅有一两户人家,接待也多是政府的考察团,接待游客量非常少,导致当地的“三幺台”饮食文化传承受到了制约。一位申姓老人告诉笔者,家里孩子都到县里去打工读书去了,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儿两人,孩子们觉得家里穷,都想出去打拼。
村寨里像这样的人家不占少数,由于传统少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导致了年轻一代族人都向往外面的生活,在现代化进程的强势冲击下,村寨里的年轻一代对于仡佬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渐渐淡漠,乡村社会基础坍塌,像这样的少数民族村寨会使旅游者难以感受到真实的村寨生活。
另外,贵州一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由于过度开发,商业化严重,对当地民族文化也欠缺实质性的保护,文化变迁现象严重。例如近几年发展如火如荼的西江千户苗寨,由于过度商业化的开发,现代性的切入及商业社会追逐利润最大化等影响,使这里的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动摇。入夜后这里出现了不少如酒吧等现代都市生活痕迹,显得格格不入,原始村寨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一家商铺的老板告诉笔者,他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从本地人手里把店铺转租过来做生意的。因此,由于本地人不善经营或者商业利益的驱使,现在的西江苗寨里有的民族风味餐馆和民族饰品商店,并不是西江本地人经营的,而是转让给外地人经营。村寨内还有的原住居民因不堪忍受游客的干扰有的已经搬离。可以看到,在旅游开发之前,少数民族村寨里的居民虽然生活水平较低,但整个村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