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思路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8 共5424字

  最后第三个层次是应用层,这里的应用其实包括了之前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和营利过程中的应用方面,更主要的是对当地村民和游客提供的应用建设。对村民而言,少数民族村寨的智慧旅游建设颠覆了传统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村民通过学习简单的信息技术,就可以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找出自己家的房屋特色、餐饮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等提供给政府或自己放到智慧旅游平台上进行宣传营销,也可以与游客进行简单的互联沟通与反馈。而对游客而言,智慧旅游的应用层可以提供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全程信息服务,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在内。

  当游客在来之前,可以现在智慧旅游云平台上浏览村寨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图、线路图、特色餐饮、特色文化等,可以有视频的形式、3D 全景展示的形式等,并且这个平台能支持游客进行房间和餐位预订、民俗娱乐项目预订、农产品预订,可以在线预订也可以电话预订,平台上对每一种特色农产品都有图片展示和文字介绍,包括价格、特点、可购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方法等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制作方式的动态展示。从这个方面来说,智慧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潜在游客。

  当游客来到村寨时,可以为游客提供二维码电子门票识别,在参加之前预定好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节目时,能够为游客提供电子身份认证,并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手机支付方式付费。在全村寨或者在游客主要集中区必须提供免费无线网络覆盖,这些区域比如村寨内农家乐经营户的客房、村寨内的渔场、果园等等。

  在游客离开村寨后,游客可以在平台上对旅游过程进行回顾,能够看到自己所参加过的民俗旅游项目、住过的农家乐、吃过的农家菜、以及这些项目的花费清单等,游客可以再平台上评价这次旅行,进行满意度打分,写游记等反馈式的评价。

  通过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体系的构建,在这个框架里可以大致地看到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的发展蓝图。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发展智慧旅游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流程,提升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和服务,使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文化资源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提升了游客体验,提升了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全面转型。

  5.2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多业态融合升级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涵盖多业态、多技术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复杂多样,涉及方方面面,其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体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过程监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性的规范,以避免重复建设与走弯路,形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在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与国家层面的智慧旅游建设的集成和共享关系,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切没有经验可依。

  良好的生态、丰富的民族文化是贵州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作为贵州旅游业的瑰宝之一,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多彩,这不是一场《多彩贵州风》就可以展现的。要想深入体验贵州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人们更愿意深入民族村寨亲眼看一看苗家村落、布依山寨、侗乡鼓楼、吊脚民居、土司古堡、庙殿亭台、巫师祭坛……这些众多别有风光的民族景观,体验奇特的民族节日、独特的风土人情。因此,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表达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传说和口号化的表达上,还需要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文化价值发掘和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延长一个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并进行更多的互动,旅游产业链条也进一步拉长,无论从经济贡献还是从文化贡献上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没有一个产业能像旅游业那样能极大地促进一个地区的开放,带来人群的流动、信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技术的流动,加速提升一个地区开放化、国际化的程度。国发 2 号文件要求贵州要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探索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子。其实这条新路子就是“融合发展”,所谓融合发展,就是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传统的东西如果不和现代结合在一起,在市场就没有出路。旅游业与一产融合能够形成乡村旅游,与二产融合能够形成工业旅游,与三产内的其他行业融合能够形成文化旅游等,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智慧旅游,就是农业、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融合的综合型新业态。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贵州的比较优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贵州的竞争优势,因此,原生态就是我们的特点和底色,不需要赶超,只要认识到它是珍宝,需要我们保护和坚守,善加利用,就可以实现超越。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是文化产业、信息科技产业、旅游产业的重新组合与创新,其上游环节是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中游环节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加工包装,下游环节是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服务的运营,向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服务。将智慧旅游与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相结合,将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从传统旅游业向新型信息化、智慧化方向转化。

  未来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的景象已经不难构想,例如通过虚拟场景、3D 情景体验等技术来重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少数民族美食的制作过程,利用视频影像技术展现少数民族神秘的文化渊源,不断丰富游客体验方式,不只是吃农家菜、住农家屋,通过智能应用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及时发布,为旅游者提供有价值的引导性信息服务,村民通过云计算平台统计出的游客点击行为、消费记录,直接获取游客偏好数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者能够在原生态农村地区体验高科技带来的惊喜。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涉及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服务模式,文化、科技、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生的智慧旅游新业态,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的同时得到发展,增强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开发的积极性,并最大程度地满足散客时代游客个性化需求。少数民族村寨的智慧旅游通过引入信息科技,把少数民族文化最本质的东西用现代的手段变成为奢侈品的最高端,相信这将会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旅游发展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能真正实现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

  5.3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共建模式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建设将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阶段也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面力量能够支持起智慧旅游发展的大旗,所以,可以采取以政府推动为核心,企业经营为基本,运营商连接为中介,各高校及科学院所提供智力支持,产学研联合推动的建设模式,其具体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智慧旅游在前期对建设资金、执行能力的需求会比较高。在初期就实现盈利会比较困难,所以在初级阶段需要由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管理部门作为最大的建设方、需求方、购买方,由政府直接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编码、技术标准化、数字化采集、数据库建立,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驱动。由政府或企业定期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经营户开展业务培训,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接待户提供政策法规、服务规范、智慧服务操作技能等培训。

  第二阶段,少数民族村寨的智慧旅游建设在标准化程度和技术发展上将进一步成熟,可以开始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旅游运营支持的云平台,依托贵州大数据基地的云计算中心进行平台建设,在这个阶段,少数民族村寨的智慧旅游体系已基本建成,这时,在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完善,少数民族旅游经营户、企业等各方用户对于这个新的智慧旅游平台有了足够的认知和接受度。此时,政府可以开始授权经营,将部分业务的管理权代理或者外包给其他机构,并将主要的服务窗口交给企业运营商,通过协议对数据库中的知识产权利用进行常规资费收费规定,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三阶段,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的基本环境已经完全形成,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已最终确立,关联的硬软件平台的建设和融合发展得比较成熟,成熟的商业模式形成,市场规模扩大,实现了多方参与管理和旅游产业链的高效率运行,智慧旅游在各少数民族村寨内的普及化程度较高,实现了游客到少数民族村寨来旅游时,能从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回顾评价分享旅游的整个过程体会到创新服务。

  这个共建模式涉及到了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角色分工,在毫无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也许这就是未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前景。一个成熟的智慧旅游市场,不是单靠政府的推动或某个企业单干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众多企业的共存共荣,各方力量共同协作才能撑起整个旅游产业的繁盛天空。

  再回归到旅游的本质,对从业者来讲旅游的本质就是服务,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归根到底也是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智慧旅游是要为游客带来更多的便利,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项目和服务,并让游客获得更优的旅游体验和感受,这才是文化、科技、旅游相融合的新方向,才能最终使整个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带来类似于产业革命的颠覆性效应,最终带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