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和旅游业的政策(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12 共11629字
题目: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和旅游业的政策

目录

 

  中文摘要(详见正文)

  ABSTRACT

  引言

  1、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

  1.1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1.2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2、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文化的影响

  2.1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2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实施策略

  4、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和旅游业的政策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国家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并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产业。我国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又因长期受国家高度保护,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以至于我国的旅游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应扩大开放范围,完善与旅游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安全,并加强建立有关法规和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环境   可持续发展    社会弊端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1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趋势、及现状

  1.1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进一步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旅游产品及行业管理将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思路,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这一市场开发战略.业内专家认为,调整后的市场开发战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体现旅游业发展的导向,对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起到重要作用

  1.2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粗放经营的路子,靠的是外延广度开发.今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应由设施建设转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促进旅游结构的优化布局.应遵循立足东部,深入挖潜,逐步开发中西部的方针.具体建议是:

  第一、进行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制定综合开发规划.对全国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等方面进行普查,分析和综合评价、分等、分级,为合理地开发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旅游业各部门和专家结合,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长期战略规划.同时,制止在风景区进行无计划破坏性建设.

  第二、积极引导国内旅游.安排和解决好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争夺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旺季的矛盾,以合理地开发各种类型旅游资源.

  第三、加快区域旅游开发,变长线 旅游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尽快形成全国通畅的旅游网络,以带动区域经济(尤其是有旅游资源的落后地区)发展.

  第四、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向深度开发,旅游业向内涵效益型转变,推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地方特色的专项旅游和节日旅游项目,提高游客的回游率,延长停留时间,增加购物比重,扩大旅游收入.西部旅游资源开发,要与交通和经济开发同步,当前急需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建立或扩大航空口岸,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

  1.3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们走进21世纪.当新世纪的帷幕就要拉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正处于这样的时代--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凡是能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憩、游玩的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拥挤不堪.随着全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至1990年,全世界进行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总人数就已超过50亿,总收入已达到2.9亿美元,占当年世界商品和劳务总消费的12.3%.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行列中的排位,按旅游收入计,1978年居世界第41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80年代后期,跃升至第25位左右.但在同一时期内,与部分亚洲国家(地区)相比,韩国排位由第38位上升至第13位,泰国由第24位上升至第14位,香港由第17位上升至第10位.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旅游业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速度不快,地位仍较滞后.与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很不相称.

  2、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

  2.1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第一、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第二、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第三、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第四、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

  (4)、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第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第三、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第四、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第五、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第一: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第二: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第三: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2.2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是一个社会持续健康向上发展的根本支柱,是一个链条,拉动着社会.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全球化,独立的社会群体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荣,共同发展.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一个方面的过度、高速发展都将给社会造成隐患,旅游业也同样如此.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帮助.旅游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多样的,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培训掌握难度比较容易.因此,就能为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旅游业并不能作为当地政府的唯一支柱产业,无论是社会动荡、经济危机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都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

  旅游业和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保存和发扬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要对本地文化内质、纯粹性注意保护防止遭到破坏和退步;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由于旅游者来自于各种文化地域、旅游者素质高低不同,要防止破坏了当地的社会风气和安定

  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实施策略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但有这二十年间,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旅游大国悄然迈进.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环境恶化,不良思想泛滥,传统文化遗失,管理体制混乱,这些问题就像一扇紧闭的门,挡住了中国旅游业前进的步伐,而打开这扇门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1)、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

  (2)、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年仅剩下70.29万亩;着名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

  水资源锐减一方面使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消失.如有"泉城"美名的济南,由于70年代以来,该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俱增,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量日益减少,导致许多名泉干涸,并且使围绕这些名泉而修建的旅游设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水资源锐减的同时,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具体实施:  

  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对于此,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要严加限制.

  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在新建旅游区应首先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做到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严格控制在自然景区内建造人工景点,以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性;还应通过限制售票量或设置路障等方式,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防止过多的游人进入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可在景区内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暂时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区域应明令禁止开放.

  4、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和发展旅游业的相对应政策

  4.1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4年我国旅游收人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

  虽然前景十分诱人,但是,我国的旅游业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有利也有弊.比如说,全国共有6000多家旅行社,但企业规模实力小,经营管理分散,体制不活,营销手段滞后,技术依托和网络化水平低,市场尚不规范,绝大部分的旅行社为"小作坊"经营方式,只有几个员工,服务质量低下,产品创新不足,小的旅行社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大旅行社又没有动力创新,最后,在缺乏产品创新的情况下,当前的旅游业市场竞争是单一的价格竞争,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恶性无序竞争,恶性价格竞争最终导致行业利益的损失和消费者所应享受的服务质量下降.还有更多的社会弊端和隐患,具体如下:

  (1)、引起物价上涨,损伤居民利益

  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要修建或扩充饭店等旅游设施,致使地皮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矛盾,因此,旅游接待地地皮价格的上涨也是件必然的事.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初办旅游业的地区修建饭店时,用地投资只占总投资的1%;而当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修建饭店的用地投资很快就上涨到总投资的20%.而地价的上涨,又必然给当地居民的住房建设带来不利,从而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

  (2)、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发展中国家,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3)、干扰居民生活,诱发宾主矛盾

  旅游社区的扩大和旅游设施的兴起,减少了旅游接待地原有的生产和生活场地.如:农牧民担心侵占了他们的农田和牧场;渔民们害怕污染了他们的渔场和河水;北美部分地区的居民曾抱怨旅游者杀死了他们的鹿,捕走了他们的鱼;而日本的部分农民也曾因修建机场破坏了他们的家园而与开发者们发生矛盾和纠纷.

  (4)、改变社会结构,产生社会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营者通过旅游接待得到不少实惠,形成一个以旅游商为首且令人羡慕的社会群体.能否跻身于旅游业供职,成了区分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准之一.而一些本应受到尊重的社会群体或个体,其尊严、声望和地位与旅游者的金钱比,已经降到微不足道、不屑一顾的层次.在家庭成员中,父母辛苦一个整月的工资收入抵不过儿女三天得到的小费.父母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形象由此崩溃.他们对儿女那老生常谈式的说教,不仅苍白无力,而且往往是加深代沟、激化家庭矛盾的直接原因.

  (5)、歪曲民族文化,腐蚀社会意识

  旅游产业的发展,既可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又能使民族文化受到歪曲和冲击.特别是在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变了味,甚至逐渐在消失.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6)、污染自然环境,败坏社会风气

  旅游产业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加,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各种旅游设施的过度兴建,不仅有"三废"污染的问题,而且破坏了原有自然景观的布局;旅游者对名胜古迹的触摸攀爬和乱刻乱画,使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及其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旅游者的增多,大大地增加了接待地的垃圾处理量,加上一些旅游者随意丢弃废物的不良行为,致使当地垃圾成堆,蚊蝇成群,昔日那和谐宁静、美丽舒适的自然环境已荡然无存;特别是外来旅游者不适当地狩猎、采集、露营、野炊以及为了寻求刺激而对旅游资源的施暴行为,接待地居民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地开山辟路、大兴土木,都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山火四起,气候恶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4.2 旅游产业的社会治理

  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既有积极功能,又有消极弊病.无论是积极功能,还是消极弊病,都是有一定条件的.一般地说,旅游产业的功能是主要的、现实的,而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是次要的、潜在的.因此,应当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发挥和扩大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抵制和清除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使旅游产业沿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而不应因噎废食.鉴于这种认识,许多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都对旅游产业社会弊病的治理想对策,提措施.如:

  有的提出,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过度发展.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因旅游产业的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社会问题.

  有的提出,进行舆论引导,提高承载能力.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产业尽心尽力.

  有的提出,健全管理体制,重视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行治理和控制.特别是要健全和完善全国性、系统性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管理条例和政策法规,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治理和控制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规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尤其要重视宣传教育,强化对旅游产业社会弊病的软控制.既要对外来旅游者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的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以便提高其思想认识,增强其思想上的免疫力.

  4.3 发展我国旅游业的相应对策

  (1)、 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

  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杜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展,关键在于"客源",它是开发整个旅游业的龙头,只有客源充沛,龙头高高昂起,则其他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作为龙身龙尾,才会随之起舞.反观我国现有旅行社,起步晚,经营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了增加客源,应扩大开放度,引进和激励竞争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国际旅行社市场,应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而改为"扩大开放,适度保护"的策略.第一步与国外信誉好、经营实力强并富有招徕能力的旅行社兴办合资旅行社,利用它们的渠道网络,广来客户,只有客源扩大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使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得益.在迈出第一步合资旅行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放宽开放度.

  (2)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以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

  西方发达国家,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我国目前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而且这情况在近几年不致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唯一可采取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时期内全面改善我国的旅游环境.

  (3)、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服务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因受国家高度保护的影响,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在管理方面,如对酒楼餐厅和娱乐场所以及在景点出售的旅游商品等,尤以对外籍和港台游客乱收费、漫天要价的"斩"客行为屡见不鲜.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其中特别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4)、 加快发展旅游商品,以诱导游客消费并扩大出口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商品已形成了包括商业、轻工和旅游三大供销系统的15大类和约5万个花色品种的商品体系,一批城市建立了旅游商品销售中心网点已达3千多个,在旅游外汇总收入中旅游商品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如此,我国的旅游商品仍是品种陈旧,花色单一,质量不高,不仅难以打入国际市场,就连海外旅游者在我国境内可供购买的也为数不多.他们多半是从本国市场随身带来,或从转口咽喉香港等地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上的高档旅游商品,如卷烟、食品、化妆品、照相器材等,有很大一部分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这与台湾、香港、韩国等不断创出旅游新产品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5)、 加强旅游宣传,招徕旅游客源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国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必须加以改进.据香港旅游协会资料,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世界旅游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宣传投资,例如美国各州的对外旅游宣传费用都相当可观,1985年纽约州的宣传费用为960万美元,佛罗里达州为900万美元,夏威夷州更高达1400万美元.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各级政府税收拨款,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群策群力,把宣传工作做好.

  (6)、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旅游地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游客的迅速增长,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对国际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保安工作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可仿效澳大利亚的对日本团体游客,派保安人员随队护送以确保安全的做法.同时,必须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特别要责成风景点所属的主管政府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业,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还有重要的一条,要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熟悉国际旅游业务、外语水平高和作风过硬的旅游导游和相关的领导干部,这是实现各项任务的保证.

  结束语

  总之,旅游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旅游消费即将成为我国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品位高的旅游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张波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张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再次要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胡老师,胡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受益无穷之道.对胡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我有了心灵的归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 姚雪景 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的发展 [N].中国旅游报,1991-03-07

  [2]郭为. 景点景区规划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J].旅游学刊,2001,(4).

  [3] 彭一万 旅游资源学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王克起. 浅论社会旅游资源 [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8,

  [5]郑小琦. 为开发旅游资源觅良策 [J].了望新闻周刊,2000,(2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