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牡丹江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第一章】牡丹江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究导论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第三章】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开发潜力
【第四章】牡丹江市县旅游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牡丹江县域旅游资源开发设计
【第六章】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县域旅游资源规划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六章 牡丹江县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6.1 创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针对旅游资源分属县市、森工、农垦的体制障碍、行政分割和地区壁垒,成立牡丹江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兼任旅游委主任,与旅游相关的部门加入,同时各县市、森工、农垦旅游部门参与。组建旅游产业投资集团,由国资委直接控股,实施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实现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变。对镜泊湖等核心景区旅游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避免多头管理导致的管理职能、职责和职权交叉,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权、利益分割等混乱现象出现,应属地化管理,建立一个管委会,实现统一管理。
6.2 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 号)、《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等国家战略的精神。向上级机关积极争取免签政策、免税政策、出境互免政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生态补偿政策等特殊优惠政策。完善支持旅游发展的土地政策、金融财税政策、交通政策等。
6.3 强化旅游产业扶持措施。
多渠道、多元化筹措旅游发展资金,建立以财政预算为主、企业赞助为支持、协会与行业基金为补充的旅游投入(客源营销、基础设施建设、接待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培育从事旅游业开发的大型龙头企业,对重点旅游企业要在贷款、税收、供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植。建设小微型旅游企业创业扶持中心,对市域内小微型旅游企业进行专项扶持。做有特色的中小旅游企业。建立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投融资工具。完善旅游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打破区域封锁,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鼓励旅游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形成区域互动、人才流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赢的大客源市场。
6.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
坚持从源头控制旅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设立专门的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对所有旅游开发项目严格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牡丹江市按照生态功能区进行分区规划与管理。严格保护水资源,大力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在每个景区建设环境质量检测、实时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景区内环境质量现状。建设完善旅游区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加强宣传教育。编制旅游保护性开发规划并以规划指导旅游开发;估算合理旅游容量,引导游客分流;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加强管理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面素质,树立新的环境伦理观;注重社区参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