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般大型施工企业下属单位较多, 也会面临诸多的经营管理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 存在风险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从业人员缺乏主动性、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如果能以考核为导向, 用积分制思路设定考核细则, 引导各下属单位实施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考核; 积极性; 主动性; 针对性; 风险防控; 目标考核;
笔者根据多年的风险管理工作发现,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虽然全面、详实, 但在下属单位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考核为导向、适度下放权限、利用政策引导等措施来提升员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一年的运行实践证明, 该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原有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措施很多, 针对性不强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包含诸多文件和流程的一套风险防控体系, 强调风险的事前防控, 坚持将风险防控融入日常业务流程的原则。尽管如此, 因为企业业务种类繁多、流程较长, 依然存在措施很多, 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中, 从业人员往往感觉风险管理工作无从下手, 眼里的工作很多, 却很难说清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完成标准。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强, 往往让从业人员感觉平时无事可做, 迎检时处处有责, 让风险管理工作本身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2. 难见成效, 积极性不高
企业风险管理从业人员普遍反映此项工作很难见到成效。风险管理工作属于以事前预防为主的工作类型。不出事, 看不出成效;出了事, 就是工作失误。基于上述原因, 从业人员压力较大, 工作积极性不高, 甚至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
3. 兼职工作,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各单位的风险管理从业人员多是其他岗位员工兼职, 此前基本没有系统学习过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尽管企业每年都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但培训范围较小, 依然有大量的风险管理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 对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可以说, 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是制约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以考核为导向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笔者提出以考核为导向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思路, 力求通过考核的方式, 实现风险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作为的转变。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年度工作重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考核内容, 设定分值, 鼓励下属单位提前开展相应风险管理工作;同时改变以往的半年度考核频率, 通过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年终评比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督促下属单位积极采取风险管理各项措施, 从而实现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
1. 根据工作目标设定考核内容, 必选自选相结合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构建并全面实施, 但在历年的工作中均会发现需要改进的内容, 同时, 考虑到下一年的工作重点与上一年有所不同, 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因此, 有必要针对年度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 突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内容。基于上述考虑, 企业历年风险管理考核细则的内容也可有所不同, 这并不影响风险管理考核细则的权威性。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是把各单位全年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明确地罗列出来, 使工作方向清晰明了, 工作内容具体可行, 从业人员只要完成考核细则中所有工作, 即可保证达到企业的风险管理目的。如果在企业范围内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就可能获得风险管理的先进荣誉。
2. 实施积分制, 鼓励先到先得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企业的风险管理考核应实施积分制, 并且按月度公示。各单位完成具体考核项目后, 将实施证据上报风险管理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证据实施记录来判定该项工作的完成程度, 给予相应的分值, 并记录该单位积分。每个月的月末, 主管部门公布各单位风险管理工作的积分, 鼓励各二级单位提前推进各项工作措施, 先完成先得分。适度地将工作权限下放给各下属单位, 允许各下属单位按照自己的工作部署开展相应工作, 并不强求所有下属单位步调一致地开展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给下属单位更多的自主空间和权限。
在适度下放权限的同时, 实行月度公示机制, 让各下属单位不但对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同时对其他单位的工作完成程度也有充分了解。这不仅有助于各单位积极推进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还可以通过对比来促进竞争, 激励各单位积极推进“销项”、“拿分”工作, 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开展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大对培训的考核力度, 引导各单位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针对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在历年的绩效考核中, 坚持设定有关培训的考核项, 并且设定相对较高的分值, 鼓励和督促下属单位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同时,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 要求各下属单位对培训做好相关记录, 确保过程真实、有效, 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达到培训目的。
三、实施效果
1. 以考核为导向, 将风险管理措施落到了实处
以考核为导向, 让从业人员对所要开展的工作有了极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考核细则中对风险管理工作措施的描述简单、清晰、操作性强, 有利于工作人员按图索骥, 找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切实将风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该措施经过一年的运行发现, 各下属单位基本能够按照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的引导, 完成企业设定的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损失事件库增量较上一年明显减少。
2. 考核成绩月度公示激励了员工开展工作的主动性
风险管理考核成绩按月公示的机制, 可以每月提示各下属单位从业人员检查本单位风险管理工作的进展, 从而督促其及时推进各项管理工作进度。同时, 月度公示的机制, 不仅让大家充分了解本单位的成绩, 还能了解企业所有单位的考核成绩, 对本单位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所处的位置有非常直接的认识。这一机制, 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每月考核前, 各单位都积极踊跃地提交工作实施证据, 成绩公布后, 领先的单位想办法保持领先的地位, 成绩不够理想的单位则努力推进工作, 想方设法缩短差距, 实现超越。
3. 鼓励培训, 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
企业在风险管理考核细则的必选工作中设定了风险管理培训事项, 各下属单位自行组织风险管理培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不仅主动派人参加企业统一组织的各项风险管理培训班, 还积极开展自培工作。
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 企业所有下属单位全年至少组织了一次风险管理的自行培训工作。这些多点开花、规模不一的各项培训工作, 有效地扩大了风险管理培训的范围, 不仅使员工树立了风险管理理念, 还使各下属单位兼职风险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结语
面对各单位风险管理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强, 员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企业在风险管理工作中以考核为导向, 采取引入积分制, 月度公示考核成绩等措施, 在适度下放权力的同时, 引导和督促各下属单位积极按照企业总体布局、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将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并收到较好的成效, 提高了各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这些措施在同类企业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