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奢侈品牌中的文化诉求与历史传统
【绪论】服饰品牌的文化性和历史感构建绪论
【第一章】奢侈品牌的历史感与文化性特质
【2.1】国外着名服饰奢侈品牌的历史文化意识
【2.2】国外服饰奢侈品牌展现历史感与文化性的方法
【3.1】国内奢侈品消费现状
【3.2】国内知名服饰品牌现状
【3.3】中国服饰品牌缺少历史感与文化性的原因
【4.1】中国服饰有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
【4.2】提升本土服饰品牌历史文化底蕴的途径和方法
【结论/参考文献】本土服饰品牌文化内涵的提升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发掘本土服饰品牌的历史感与文化性
历史感和文化性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自主服饰奢侈品牌品牌发展的瓶颈。面对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民族文化的祖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妄自菲薄。其实,我国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少辉煌的时期,唐宋时代已是一番时清海宴、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景象。只是自明朝中叶起,封建统治制度的闭关自守造成了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并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的悲惨境遇。但也就是从自那时起,中国艰难地开始了它的复兴征程。“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最早由孙中山先生提出,经新文化运动的探索,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同志一直高举着同样的“复兴”旗帜。而在 2012 年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书记更是把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期许概括为“中国梦”,并指出,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
面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日趋稳定的增长速度,以及我国初步迈入小康社会的阶段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回归变得更为迫切与关键。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比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中国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只有当我们珍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重拾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信心,才能更为有效而快速地达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我们的服饰也应回溯历史,品牌也有责任去发掘、承载和宣扬其中精髓,复兴我国优秀的服饰文化,并在复兴上寓于新兴,以中国服饰的博大精深与时尚魅力,来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第一节 中国服饰有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
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繁衍史,为生活在中国地域内的多民族创造与传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且内涵博大精深。而伴随文明发展所形成的中国服饰,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文化资源。
1.审美特征
自公元前 21 世纪夏的建立,到 1912 年清的覆灭,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历经大大小小十几个朝代,其中每个时期服饰形制、色彩搭配、装饰图案、制作工艺的变化,及其所反映出的不同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意识形态,都为我们当下本土服饰品牌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养分。
以唐朝的女性服饰为例,前期盛行胡服,衣裙短窄裹身,头戴胡帽;盛唐之后服装日趋宽大繁缛,色彩斑斓,妆容浓丽精致;晚唐时头饰趋向繁复,簪钗满插于头.这些服饰受当时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念影响,上承历史源头,下启后世之经道,融会贯通了不同地域、国家的风尚,因而别具特色。同时,其明艳的色彩、纷呈的装饰、袒露的造型、考究的做工、精美的图案,也反映出人们开放、华丽的审美倾向,以及热情自信、大胆张扬的性格与心态(图 47)。相较于唐时的富贵,宋朝的服饰归于素雅。在宋代,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建筑讲究白墙黑瓦,陶瓷讲究单色釉,绘画讲究写意的水墨山水,就连赏花也推崇梅、兰、竹、菊等,用以借喻人的清高品格。所以当时不论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百姓,都爱穿直领对襟的褙子,因为其舒适得体、典雅大方,亦符合他们不刻意追新的观念(图 48)。通过褙子这种服装样式上,我们既可以看到哲学和美学思想对宋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能领略到宋代简约至极的物象之美。当然,中国历史远远不止这两个片段。
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汇聚了最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皆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与历史。对于本土服饰奢侈品牌的创建而言,民族服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素材宝库,特别是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袭的手工制作方式,使许多古老技艺得以流传至今。如果把各民族服饰的文化精髓、百年工艺与现代的样式、时尚的风格或个性的剪裁相融合,将可能诞生出享誉国际的时尚新秀。民族的特色产物是不可拷贝,但却可以广为流传的。这一点从国外服饰奢侈品牌的运营状况中就能得到印证。今天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广为熟知并推崇国际大牌们都是在传承和宣扬自身地域、民族、时代的历史文化内涵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取得辉煌成就的。
少数民族的着装,受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类型、历史源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如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西藏、四川、重庆和贵州等省市,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因而不同民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也迥然有别。以中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之一的苗族为例,人们多生居住在山区,靠农业为生,稻作文化源远流长。苗族分布广泛,支系繁多,服饰品类丰富,服饰款式粗略统计达百余种之多。同时,其服饰区城特征明显,各地都有很大的不同。苗族服饰工艺精湛,分有常装、盛装。常装多呈简朴,盛装颇为华贵。久负盛名的银饰、苗绣、蜡染等亦在苗族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服饰形态上,苗族男子穿对襟或左祍上衣或长衫,着长裤,束大腰带,缠青布头巾,冬天缠裹腿。而苗族女子服饰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多穿镶绣、织补大襟或对襟上衣,着宽腿裤,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镶绣花边。着长或短款绣花、蜡染百褶裙或筒裙,以褶多为美。系绣花围腰或围裙,绑裹褪。妇女头饰讲究,发髻梳绾式样复杂,喜戴各种银饰物,盛装银饰重达 10 多公斤(图 49)。
民族服饰极为丰富,是无尽的文化宝藏。
2.材料
就材质而言,作为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2000 多年前,当丝绸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欧洲,它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装、饰品,更是东方古老璀璨的文明。丝绸从那时起便成为了中国联系世界的纽带。
在我国历史上,着名的丝绸品种有价比黄金的锦、光洁如冰的绫、采茸柔拂的绒、滑润光亮的缎,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比如被誉为“寸锦寸金”的云锦,因色泽光丽、状如云彩而得名,至今已有 1580 年的历史(图50)。云锦的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传统云锦品种包括库缎、库锦、妆花三类。库缎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纹有明花和暗花两种。明花浮于表面。暗花平板不起花。库锦,又名织金。其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传统的织金图案,大多采用小花纹,以充分显金为其特色。而妆花则是在缎底上突出五彩花纹。它是云锦中制造技术最复杂、最华丽的提花丝织品,其工艺每天只能手工织造 5 厘米,至今仍无法用机器代替.
3.形制
在形制上,随着时代的演进与变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会出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服饰造型。这些样式在今天或许已不为人们所沿用,但却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或为品牌带来闪光点。
仅举云肩为例(图 51),对它的造型、色彩、搭配、制作工艺及反映出的审美情趣、文化意涵的梳理和探寻,都能为当代服饰的设计与品牌历史文化要素的传承带来很多启发。云肩,也被称为披肩,常以“四合如意”形或条带状呈现,辅以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用彩锦绣制而成。据目前发现的资料显示,其最早见于敦煌隋代壁画,应从隋朝以后发展而成。云肩曾在汉民族中盛行,从款式看,当初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后经中原汉民族融会贯通,升华入化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至迟在唐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已经流行“五云裘”衣、云肩盛装。而到清代,云肩普及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岁时节令和婚嫁时更成为青年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云肩的制作一般是两层八片垂云,每片云上或刺绣花鸟草虫,或刺绣戏文故事。一件精美的云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绣成,其工艺之精巧,不禁令人赞叹。云肩的绣制也有各种各样的针法,如挽针、 接针、滚针、松针、钉线、打子、圈金、抢针、齐针等,样式繁多.分析云肩的构想,与中国建筑的意境相一致。而云肩的造型,打开来,平面呈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立体地看,穿在人的身上,云肩上刺绣的“一年景”四季花果,四周垂吊着绿色长穗,恰似大自然的森林一般,笼罩住人的主体,给人的感知如天坛一般,有“天人合一”的深刻内涵。
在色彩设计上,云肩基本以五色为正色,其中点缀间色;它的穿着方式也不孤立,而是综合考虑与其他形制服饰的配套、烘托,需要整体地来审视效果。皇族妇女身穿 T 形黄云衣白裳,搭五色云肩,霞帔的高雅和谐,更增加神圣感;而民间新嫁娘的礼服、首饰一般是红色绒花钗头凤冠加银步摇,整体色彩红彤彤中,云肩四周下垂的绿色吊穗,强烈地对比下裳的石榴裙,虽不及皇家色彩的辉煌豪华,却显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
其实不只云肩,传统服饰文化中任意一种形制下所涵盖的丰富装饰图案、多彩艺术语言、精湛技艺、巧妙搭配,以及从这些服饰中反映出中国深邃的历史渊源、丰厚的文化底蕴,都可成为构筑本土服饰奢侈品牌历史感与文化性的基点。
4.工艺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在其近五千年的服饰发展中,流传下来的织染、制作工艺可谓数不胜数,品牌无论是继承哪一种手艺,都将获得一笔丰厚的文化资产。
例如,中式服装就有自己区别于西方的独立剪裁体系。中装在结构上采用平面直线的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笼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
又如结绳绝艺,形态自然且富有寓意。在历史上,结绳曾作为民间祝福的符号,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如盘扣由一阳一阴组成--阳的一端是结,阴的一端是环,结绳绝艺也为阴阳对称的结构,阴阳两端在丝丝入扣间紧密相连。还有蜡染工艺,一直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其具体工艺流程是:
先将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用煮熟的芋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然后用铜片和竹竿制成的蜡刀点画蜡花;接着投入蓝液染色,染后将蜡煮去,便能显现美丽图案(图 52)。安顺县还在蓝白两色上再用杨梅汁涂染红色和用桅子泡水涂染黄色,并能用红黄两色与靛蓝调配混染出草绿色与棕色。在贵定县一带,人们也在蓝白绞染花布上加施彩线刺绣。这种工艺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贵州苗族蜡染的图案造型,善于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大胆变化,拙稚天真而富于装饰性。而在图案造型上,各少数民族又各有特色,例如苗族有时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 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每一个几何图案都是有不同的寓意,圆圈代表粮仓,小点点代表天上的星星等,风格天真拙朴富于装饰感.“衣冠古国”服饰之渊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千千万万独特的服饰形制、面料、技艺、图案等,不仅可以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材料支撑,还能成为本土服饰奢侈品牌创立的基点。
于 2014 年 11 月在北京召开的 APEC 会议中所展示的领导人服装,就是从传统中提取素材,成功进行创新设计的最好映证(图 53、54、55)。这些服饰设计熔铸古今、会通中西,无论是在款式、面料、纹样、色彩还是工艺上,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服饰的身影,同时又有所改良、创新。于造型上,融合了中国历代经典款式。男、女领导人的服装都采取了立领、对开襟、连肩袖,女配偶为开襟、连肩袖外套,内搭立领旗袍裙。立领对襟,明代就已出现,盛行于清;开襟,商代就已出现,盛行于唐宋;而连肩袖,是中国最古老的服装结构。
面料方面,中国三大锦之一的宋锦是领导人服装的主要面料。宋锦,始于宋代,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代以来,由于工艺复杂,产量较低,宋锦多为书画装潢使用,一般不作为衣料。但与蜀锦、云锦相比,宋锦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图纹丰富而流畅生动,色彩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在纹样上,则展示了传统纹样的精华。色彩上,以女配偶服装为例,主要由象征海洋的蓝色和象征紫气东来的龙胆紫组成,辅以寓意福禄祥和的丁香色、绛红、藏青、藕荷粉,代表 APEC 各成员国以太平洋为纽带,睦邻友好、合作共赢。而工艺上,采用了盘扣、镶滚等传统特色工艺.传承基础上,设计师们也有所创新。如立领与对开襟的搭配,富有传统正装意味,同时丰富的层次也增添了生动洒脱之感;以电脑提花机织提高宋锦的生产效率,少量羊毛纤维和纱线的加入,使其更为挺阔、保暖;而海水江崖纹的创新,使其又传达 21 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