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泸西汉族传统女性服饰文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304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泸西县汉族女性传统服装特征分析 
【第一章】泸西县传统汉族女性服饰探究绪论 
【第二章】云南泸西自然、人口、历史概况 
【3.1  3.2】泸西汉族传统服饰溯源及其特点 
【3.3  3.4】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相互影响与个案研究 
【第四章】泸西汉族女性服饰文化特点 
【第五章】泸西汉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结语/参考文献】泸西汉族传统女性服饰文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永恒因素。[36]汉族经历了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服饰也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的变异、革新和创造。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都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特征。服饰的发展演变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以及与各民族的交往不断丰富。泸西汉族传统服饰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的发展和革新形成了今天的样式。从服饰中可以看到汉族冲破旧世俗,同时吸收、融合其它民族的新风,体现了汉族人们坚强不息、开放兼容的特性。

  当代社会,西方服饰由于其轻便和时尚等特性,已融入汉民族生活并成为汉族社会的主流服饰。泸西处于汉族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偏远的山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服饰文化留有遗存,而女性传统服饰属于“边缘中的边缘”成为汉族最为直观、最为根本的特征文化。服饰的造型、图案、色彩、配饰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是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性符号。既然是一种符号,它的生成、积淀、延续、转换,都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种形式--神话、宗教、历史、语言、艺术、科学的发展有关。[37]也就是说泸西汉族传统服饰能够反映出泸西汉民族的文化。

  笔者在查询文献资料时发现,《泸西县志》、《泸西风物志》中的图片展示只有少数民族的服饰,如壮族、苗族、彝族各支系的服饰,没有汉族服饰的图示,内容中也鲜有对泸西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文字介绍。通过实地考察,人们对汉族传统服饰的印象微乎其微,也有人将汉族传统服饰理解为民族服饰,而汉族传统服饰也几乎只有在裹小脚的老人身上才能发现。因此笔者大胆提出:泸西汉族传统服饰定会随着小脚老人离开而在日常生活中消失,现代文明将传统服饰埋没。面对种种困难现状,所要做的是如何让服饰在“消失”中“活”起来,防止传统服饰文化的流失。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M]. 文物出版社,2004:177.

  [2]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民族服饰教育读本[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3.

  [3] 蒋玉秋等。 汉服[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3.

  [4] 泸西县志编篡委员会。泸西县志(民族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84.

  [5] 王诤。 旗袍、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J]. 郑州:新闻爱好者,2010:102.

  [6] Susan B. Kaiser.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M]. New York: Macmillan, 1997:29.

  [7] 张立文。 民族服饰与民族人文精神[D]. 河北学刊,2006,4(26):26.

  [8] 泸西县志编篡委员会。泸西县志(民族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693.

  [9] (日) 石毛直道: 住居空间の人类学。 鹿岛出版社,转引自卜一秋: 天津大学[D], 第 3 页。王莉莉。 云南民族聚落空间解析--以三个典型村落为例[D]. 武汉:武汉大学,2010:22.

  [10] 苍铭。 云南民族迁徙文化研究[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7: 134.

  [11] 刘小兵。 滇文化史[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19: 3.

  [12] 车吉心,王育济。 中华野史(11)[M]. 泰安:泰山出版社,2000:831.

  [13] 李学勤。 周礼注疏(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556.

  [14] 陈存仁。 女性酷刑缠足考[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7.

  [15] 缪良云。 中国衣经[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204.

  [16] 冯骥才。三寸金莲[M].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63.

  [17] 张国云。 贵州侗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120.

  [18] 钟仕民,周文林。 中国彝族服饰[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17.

  [19] 徐雯。 汉族传统服饰图案的统一性特征分析[J]. 装饰,2012(230):76.

  [20] 江汝南。 论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符号象征[J]. 美与时代,2006(2):43.

  [21] 夏征农。 辞海:1999 年缩印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614. 转引自孙晔,崔荣荣。 民间服饰的辟邪现象[J]. 纺织学报,2012,33(9):122.

  [22] 蒋明智。 桃镇鬼避邪说[J]. 广西师院学报,1997(2):88.

  [23] 回顾。 中国图案史[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353.

  [24] 贾京生。 服饰色彩(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83.

  [25] 欧阳周,陶祺。 服饰美学[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21.

  [26] 夏晓春等。 民族民间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象征[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3):33.

  [27] 崔荣荣,梁慧娥,牛犁。 文化圈视野下汉族民间服饰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 创意与设计,2012(3):20.

  [28] 陈莹。 对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 大家,2010(20):75.

  [29]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0,(1):156.

  [30] 甘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靠“传承”[N]. 新京报文化副刊, 2005(5):[2014-09-05].

  [31]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6.

  [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中国人大网。

  [33] 刘锡诚。 传承与传承人论[J]. 河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103):30.

  [34] 冯敏、张利。 论民族服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N].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0(5):19.

  [35]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4.

  [36] Bronislaw Malinowski. 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e, An Inquiry into Race Relation inAfrica[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5:1.

  [37] 戴平。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 上海:上海出版社,2000:277.


  致 谢

  在整篇论文即将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郭平建教授对我研究生学术道路上的指引。导师踏实严谨的治学与为人态度深深影响着我,不仅教给了如何做学问,更教会我如何做人。感谢导师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不厌其烦的指导,从选题、构思、到最终定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甚至对词语的运用也悉心的批改。更要感谢导师百忙之中还带领我们进行田野考察,使我在考察中找到更快、更有效的方法。

  真诚地感谢弥勒市文化馆陈保舜馆长为我提供有效考察地点的,并帮助我们联络泸西县有关文化负责人,使我的考察能够顺利进行。

  在做田野考察和文献资料收集的时候,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和领导、学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是:泸西县文联杨俊主席、泸西县文化馆李姝璀女士、泸西县摄影家协会田锋先生和康关福先生、泸西县向阳乡文化站杨芬站长、泸西县白水镇老龄工作中心张贵芬主任、白水镇既庶村李总支书,以及协助我调研的各民族同胞,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杨俊主席和田锋先生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并逐一详细讲解,也感谢康关福先生的带领,找到小脚两位老人,为我展示了汉族的传统服饰。

  更要感谢徐雯老师、王羿老师两位老师为我一一解答问题、提供参考材料,使我在写作过程中收获颇多。

  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孙清和学妹付业飞跟随我同去考察,途中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促进了文章的写作。还有在两年半研究生生活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

  最后,衷心的感谢每一位真心帮助、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家人和朋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