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y failure,POF)主要是女性在 40 岁以前就出现了持续性闭经、促性激素升高,雌激素降低,而且性器官萎缩的综合症,这类患者常常是月经初潮正常或是延迟,第二性征发育也正常,但是患者却在 40 岁之前出现了更年期妇女才有的症状,比如失眠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此类基本所带来的雌激素的缺少,大大升高了患者患骨质疏松疾病的可能性,且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也有所增加[2].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卵巢早衰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不错,所以,将临床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病因机制
选自 2009 年 3 月~2014 年 2 月在我院就医的 58 例患者,年龄31~40 岁,平均 36.2 岁;病程 3 个月~4 年,平均 1.7 年.发病机制:西医认为相关病因涉及遗传学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酶学障碍,原始卵泡储备过少,卵泡闭锁或耗竭过快,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因素,心理因素等.但卵巢早衰病因多且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有关"卵巢早衰"在历代文献中虽没有专门列叙,统归于"经闭""年未老经水断""、不孕"等范畴.但两千多年前"年四十"这个"早衰"年龄的明确界定,与现代卵巢早衰年龄范围却惊人的一致[3].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有学者[4]将其归纳为肾虚、肝郁、脾虚、血瘀几方面.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主要与肾有关,比如,《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肾阳不足,不能温化肾精以生天癸,冲任气血不通,胞宫失于温养,月经难至;肾阴不足,精亏血少,天癸不足,冲任血虚,胞宫失于濡养,经水渐断;肾精不足,天癸、冲任失畅,胞宫失养,月水乏源.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藏真阴而寓元阳,是人体发育和生殖的根本,肾为月经与孕育之本,"肾气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妇人受孕本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所以,肾虚乃是本病产生的关键.
2 治疗方法
西医主要有激素替代治疗、赠卵辅助技术与保存卵巢功能技术、卵巢移植技术、免疫治疗等.目的是保持女性特征,保护生殖功能,改善心理状况,预防远期慢性疾病.中医一般采用辨证论治,有医家[5]将其分为肾阳亏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虚血瘀型等,各型随证加减,灵活运用.笔者有幸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朱颖教授学习,朱颖教授认为,中医学"肾-天癸-冲任-胞宫"系统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环路具有相似的调节作用.在临床辨证治疗过程中,按月经不同时期肾的阴阳变化规律配合西医序贯疗法(月经周期 d5 始口服补佳乐 1mg,1 次/d,连服 21d,后10d 加服黄体酮胶囊 20mg,2 次/d)用药,中药治疗以补肾为基本大法,分期用药.卵泡期:阴长阳消,肾精亏虚.以滋肾养血为主要治疗手段,并且配合阳气恢复的方案.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卵泡发育,让患者继续排卵.到了排卵期,要进行重阴转阳,这个时候阴精比较充沛,阴液满,而阳性躁动,这个时期的治疗重点又有变化,就是要进行补肾,并且活血行气,创造条件让患者顺利排卵.到了排卵前期,人体内的情况又有转变,这个时候阴已经慢慢转阳,胞宫经血待泄,这个阶段的治疗重点是用温和的药物来补肾,促进黄体的成熟,并且这样为下次月经奠定基础.
3 治疗结果
患者应用此方法连服 3 个月经周期后,有效率达 85%,患者满意程度较好.
4 讨 论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 40 岁以前发生的自然绝经,为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其病机尚不十分清楚.在传统中医中治疗卵巢早衰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特点在医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查阅相关资料及本研究可将其分为大致几个范畴,包括诸证、不孕、血隔、血枯等.在妇科疾病中卵巢早衰也是属于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之一,尤其是由于卵巢早衰病因较为复杂,要明确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在治疗时要以全身的症状为依据,结合全身的病理现象综合治疗,要遵循分清虚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者补中有通的机理.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即感染、酶缺乏、遗传、细胞基因和基因突变、自身免疫和特发性等,但是,由于自身的身体机能大不相同,所以,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完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本研究采用中药人工周期配合西医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在连服 3 个月经周期后,有效率达 85%,效果显着,有助于恢复及稳定卵巢功能.
卵巢早衰在临床上很常见,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在其治疗中有一些问题,发病机制研究均不够明确,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临床治疗上,中西医单独治疗都有很大的困难,西医的方法无非是雌激素代替疗法,初期效果很好,但后期就会引起很大的不良反应,所以,无法长期用,而中医的治疗虽然不良反应少,但是效果不明显,所以,利用中西医序贯疗法治疗本病临床常能收到满意效果,在 POF 治疗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值得日后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盛. 卵巢早衰的病因和机理研究进展 [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5-116.
[2]宋北剑,张学红.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1(20):3183-3185.
[3]李珂,张玉珍.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研究进展述要[J].甘肃医药,2011,30(8):464-465.
[4]龚萍,张明敏.卵巢早衰中医治疗的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4):126-127.
[5]李淑丽,薛辉.卵巢早衰的中医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