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心理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与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30 共2562字
摘要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界定

  王春光(2001)最早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他将 80 年代初次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算作第一代,把年龄在 25 岁以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及以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算作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2010 年 2 月2 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以官方身份对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做了界定,指出他们是"80 后、90 后"的农村流动人口。笔者在本文中也采用了官方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 2013 年对农民工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 年,全国农民工总人数达 26894 万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 12528 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46.6%.

  新生代农民工是从农民工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主力军,承担着城市中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是城市生活和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最终也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区别的特征,比如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年龄普遍偏低,城市融入的意愿强烈等。这些特征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市融入意愿,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遭受着社会制度、经济收入、文化心理以及自身素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无法享受到普通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也无法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权利,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于是长期徘徊在城市主流社会的边缘。

  李飞(2011)提出推进农民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重点是从制度协调、社会接纳和农民工的主观能动性三方面着手,全面协同地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融合。近些年随着媒体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社会保障、和对市民的宣传教育上都做了努力,这在融入城市的外在因素上有了一定的保证。所以笔者试图强调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能动性,从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的角度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途径:

  三、新生代农民工主动融入城市的途径

  (一)重新建构关系网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常年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 但由于社会地位的明显差异,工作、居住和生活都相对封闭, 交往仅仅局限在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阻碍了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无法建立起与城市居民相融合的生活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社会,必须打破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人际交往圈,重新建构包含城市本地居民在内的人际关系网。

  1.与城市居民通婚

  有研究指出不同群体之间的通婚率常被社会学家看着是衡量不同群体之间"社会距离"和融合的一个指标,因此不同群体之间的通婚状况能够反映出各群体之间的融合程度。因此,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居民之间的通婚行为,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从"农民工"到"城市居民"的转型。另外,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通婚行为又可以以婚姻为纽带促进双方家庭之间、亲属之间的相互往来,进一步加强农村与城市社会的联系(金萍。2010)。

  2.参与社区活动

  从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中时空上的接近性理论来看,空间上越接近的人,交往的频率就越高,越容易建立人际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生活工作更喜欢租赁城市居民的房屋居住,由于散居在城市居民中,增加了与城市居民接触的机会,容易与城市居民建立联系。另外,城市社区中都有居委会这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可以主动参与居委会的管理,成为社区农民工的代表,从而可以加强农民工和社区城市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加深相互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参与社区所开展的党(团)组织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和城市居民的群际接触。

  (二)提升综合素质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技能,提升自己的生产力,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经济收入,为融入城市打下经济基础。其次,学习城市社会的各项运行法则,如学习城市社会的各项交通规章和法纪,讲究个人卫生和爱护环境卫生,改变一些生活的陋习,试着承担和履行城市居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后,新生代农民工可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进行简单的适应性的模仿。在语言上,可以试着学习普通话和当地的语言,可以试着对城市居民的穿衣打扮进行简单的模仿,如男青年学习穿西装,女青年学习化妆打扮。

  (三)改变休闲娱乐的方式

  农民工在农村的时候,大多以看电视、串门、打牌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而城市社会的休闲娱乐方式更为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可以尝试着接受和学习城市社会较为现代化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学习上网,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团体,逛逛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图书馆,科技馆等。在城市社会较为现代化的休闲娱乐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不断积累,观念不断更新,在改变其休闲娱乐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现代性,为融入城市社会创造了条件。

  (四)建立自信,克服自卑

  在现有的政策体制下,城市居民与农民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活工作的空间,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加之一些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一些负面报道,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比如认为农村人是不讲究卫生的、野蛮的、危险的等,这些偏见和歧视的态度容易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被歧视感和被排斥感,这种被歧视被排斥的感觉不仅伤害新生代农民工的自尊心,同时也在让他们主动远离城市居民。有研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只有心理上的融入才是真正的融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应该认识到并承认和城市居民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主动从认知上进行调节,克服自卑心理,通过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增强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3 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5-12)。[2015-1-9].
  [2]李 飞。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1.
  [3]金 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04):112-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