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如何提升武汉居民的城市认同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30 共4496字
标题

  城市认同感是城市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和文化归属感,是对城市独特价值、生活方式、文化气质的体悟和内化。城市认同感体现了城市对于主体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对城市发展建设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武汉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可分为"融合型"、"半融合型"以及"过客型"等三种类型。为提升武汉市民的"城市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协调推进,可以从城市文化特色、生活品质、城市品牌、宣传教育、表达和沟通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在提升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

  一、"城市认同感"的内涵

  普洛汉斯基(PROSHANSKY)探讨了"地方认同"的概念,认为个人通过对地理意义上的地方依恋,就获得了一种归属感,为生活赋予了意义。布雷克威尔(BREAKWELL)将地方认同的形成归纳为4个方面:自我尊重、自我功效、独特性及连续性。刘博认为,"城市认同感"不仅包含了城市本身的独特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心理方面的需要,是人们对特定城市产生的心理上的根植感、对环境(物与人)与生活方式的依赖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三个方面的集合。

  城市认同主要包含4个方面:个人或群体对于城市环境的熟悉感以及作为"局内人"的感知;城市给人提供情感满足以及促使个体产生情感偏好;城市成为自我的一种符号和一种象征;城市认同影响个人与群体的行为。

  本文认为,"城市认同感"是城市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和文化归属感,是对城市独特价值、生活方式、文化气质的体悟和内化。

  城市认同既表现为一种社会心理,即人们对作为一个城市市民所具有的自豪感,对自身城市发展所具有的信心;也表现为一种城市公共理性,即为市民所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的城市精神、城市规则、城市文化。

  具体说来,"城市认同感"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身份认同感。"身份认同"是指一个人对于自我特性的表现,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所共有观念(国籍或者文化)的表现。身份认同感直接反映了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市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幸福程度。

  其二,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化于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市民对城市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与发展软实力。

  第三,城市吸引力。城市吸引力是城市对周围地区和城市的吸引能力,城市对市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市民"城市认同感"的形塑和强化,是关系到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和城市软环境优化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

  二、"城市认同感"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城市认同感"是城市成员对于自己城市归属的认知和由此产生的感情依恋,它体现了城市对于主体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对城市发展建设起着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能不能在新的多元环境下形成新型的城市认同,进而形成新的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认同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城市成员高度"城市认同感"的形成,是城市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升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体对城市认同与评价的高低好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良好的"城市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优质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流入城市。

  其次,"城市认同感"是城市和谐稳定的保障。当前,我国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群体性事件频发,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武汉这样一个拥有大量流动人口的城市而言,所有居民皆形成稳定的城市认同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外来人口愿意融入本地人口,本地人口能够接纳外来人口,所有居民皆对城市具有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形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市认同感"是城市文化构建的心理内核。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认同感"是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凝聚力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城市文化的心理内核。城市成员形成高度的"城市认同感",才能真正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使国内外投资创业者向往之、建设之,使城市产生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影响力,成为人才和资金的集聚之地,形成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文化。

  三、武汉市民"城市认同感"现状分析

  "城市认同感"是城市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在城市的心理依恋感和文化归属感,良好的"城市认同感"应同时具备两个构成要素:其一,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并认同所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其二,愿意主动融入城市,对所在城市具有归属感。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武汉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融合型的城市认同,表现为认同所在城市的生活方式,且对城市有归属感;二是半融合型的城市认同,表现为不认同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但愿意融入城市,对所在城市有归属感(本研究定义为半融合Ⅰ型);或者认同目前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但对城市无归属感(本研究定义为半融合Ⅱ型);三是过客型的城市认同,即不认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主动融入城市,对所在城市缺乏归属感,认为自己只是游离于城市之外的过客。

  为厘清武汉市民"城市认同感"类型的分化情况,本文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你是否认同武汉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问题二:你认为自己是武汉人吗?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将以上两个问题做交互分类,便得出三种城市认同类型的分布情况(见下表)。本研究中,将对两个问题都持肯定态度的定义为融合型;对其中一个持否定态度的,定义为半融合型(又分为半融合Ⅰ型和半融合Ⅱ型);对两个问题都持否定态度的定义为过客型城市认同。

  武汉居民城市认同的三种类型分布(样本总数=196)(注:表中的百分比为选项频数与样本总数的比率)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对两个问题的回答方面,表示认同"武汉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的有145人,占比74.0%,其中96人对自己作为"武汉人"的身份认同持肯定态度,49人并不认同自己是"武汉人".在196个样本中,51人表示并不认同"武汉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占比26.0%,其中认为自己是"武汉人"的21人,不是"武汉人"的30人。将两个问题的答案交叉分析,可得到武汉居民城市认同的三种类型分布:对两个问题都持肯定态度的融合型有96人,占样本总数的49.0%;对其中一个问题持否定态度的半融合型(包括Ⅰ型和Ⅱ型)有70人,占比35.7%;对两个问题都持否定态度的过客型城市认同有30人,占总人数的15.3%.

  四、提升"城市认同感"的路径选择

  市民"城市认同感"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协调推进,可以从城市文化特色、生活品质、城市品牌、宣传教育、表达和沟通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在提升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与综合竞争力。

  1.促进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与认同。

  促进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与认同,首先应在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包容的心理氛围。针对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群体,要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和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在本地人口中大力宣传外来人口中的先进典型,让市民消除偏见,了解外来人员对武汉发展建设的独特贡献。其次,要扩大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积极倡导"谁创造,谁受益"的公共产品分配机制,尤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应制定使他们融入、享受公共服务的计划,使得在城市居住的人们不论出生地、不论户籍所在地,都可以享受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保证在武汉居住的人们享受公共服务的公平性。第三,进一步完善市民公共参与和表达机制。应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工青妇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并依托外来人口集聚的企业、社区、网络等,发展外来创业人员组织,规范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实发挥其在自我服务、反应诉求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外来人口顺利融入城市。

  2.全方位开展市民公共文明教育。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城市认同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市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不间断地灌输和引导。一是要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通过地方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途径,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讲文明、守规矩的浓厚氛围,使践行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的自觉共识和日常习惯,使各种不文明行为受到市民的自觉抵制。二是抓好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塑造合格的现代城市市民。三是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在宣传教育活动当中,应尽量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主题与内涵,使活动让市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有所收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加大监管力度,有效规范和约束市民行为。

  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约束和惩处也必不可少。一方面,职能部门的执法工作应当加强,严格惩处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不文明行为,各级政府也应针对"不讲公共卫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爱护市容市貌、不维护公共秩序、不服从城市管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集中精力和人力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全面规范和约束市民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正视目前很多行政手段实施难度大、"法不责众"的现状,以及例如不恪守文明礼仪等无法用行政手段予以规范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共同推动市民素质的稳步提升。例如针对突出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在新闻媒体上运用照片、电视镜头和文字等形式给予曝光,促进市民自律;设立社会监督热线,聘请道德巡访员、文明劝导志愿者,参与对不文明行为的暗访、监督、制止和规劝活动。

  4.以提升城市硬实力保障市民认同感。

  市民认同感的提升,归根结底要以城市硬实力作为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文化繁荣程度、环境宜居程度是影响市民"城市认同感"高低的重要因素,城市经济越发展、文化越繁荣、生活越有序、生态环境越优越,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宿感则越强烈,城市的向心力也就越强。 另一方面,市民对城市认同感的提升,会促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城市的发展建设,自觉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因此,必须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升城市的硬实力,为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奠定物质基础。

  5.发展社会组织,提升市民公共参与意识与水平。

  市民"城市认同感"的提升,要以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提升为基础,必须通过市民政治参与实践、日常民主生活实践、非政治性社会生活实践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全体市民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互动中相互融入、彼此认同、共同发展。为此,必须大力发挥社区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各种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除党组织、团组织、妇联、工会、少先队等常规组织外,还可鼓励成立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科技协会、读书协会、青少年发展协会、邻里互助会等有助于邻里和睦、个人发展及社会稳定的群团组织,力争使每一个人都至少置身于一种组织之中, 在参与中使市民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