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23 共6143字

  与西方城市群不同,中国城市群在理论和现实中主要受制于"时间"要素。首先,与戈特曼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总结不同,我国城市群研究主要是西方理论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其次,与西方城市群主要是城市地理与经济自然演化的结果不同,我国城市群规划与建设的主要动力是人工的规划、设计和推动。因而,在我国的城市群理论和实践中,必然更多地加入了时代特征、当下诉求等"时间性因素",或者说,很多紧迫性、当下性的需要和愿望很容易混入并主宰我国的城市群发展。这些时间性的因素,有些符合城市群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但毋庸讳言,更多的是在违背城市群"自然历史进程"的前提下,揠苗助长、人工催化甚至是过度刺激的结果[1].

  在我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中,如何充分照顾城市群自然成长和演化的内在规律,顺应全球都市化进程的主流趋势和基本原理,既是我国城市群研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决定我国城市群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由于城市群代表了当今城市化的主流与趋势,这个问题与矛盾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层次的城市化进程中。

  五、关于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群建设"的过渡问题

  古罗马哲人有一句话,叫"服从命运的跟着命运走,不服从命运的被命运拖着走".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群建设的转型,也基本上不超出哲人的逻辑。在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大背景下,主要会有两种过渡方式:一是主动转型发展,二是在付出很大代价之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过去也有一些"血的教训".

  如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城市对兵临城下的城市化大趋势毫无觉察,依旧将主要精力和资源投入农业战线,等他们觉悟过来,很多机遇早已不在,由此造成的与其他城市的发展差距,更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弥补的。从城市到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的一次新升级。对此如果不能有自觉意识并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一些现在看起来还不错的城市,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就会"沦为乡下".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红利降低的现实,当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还要看到,在"单体城市"发展模式中,必然有很多资源和政策由于配置不合理和制定不合时宜而被低效使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城市群意味着可以在更大区域内实施资源和政策的有效配置,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城市群规划做得好,完全可能弥补城市自身在经济发展、人口资源配置等方面日趋严峻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六、关于国家城市群规划对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影响问题

  2005年,在《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作为国家综合竞争力最高代表的"城市群"概念,并明确要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该建议还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2].此后,我国城市群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并陆续向社会发布。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的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发展规划,之后又发布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十二五"时期以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规划编制持续发力,其中最重要的是2011年海峡西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正式成为国家三大战略。此外,分别以承接产业转移、蓝色经济发展为"专项特色"的皖江城市带、山东半岛等也有斩获。这些都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编制全国性的城市群规划做了必要的铺垫。据媒体报道,全国性城市群规划主要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9个区域性城市群(哈长、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关中、中原、江淮、北部湾)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呼包鄂榆、晋中、宁夏沿黄、兰西、滇中、黔中)[1],其中既有政府和规划部门的执着探索,也有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通盘考虑,因而可以看作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战略性整合与系统性设计。

  由于国家城市群规划尚未公布,所以目前关于它们在空间、产业布局等方面所发挥的实际效果还不好评价。但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原来主要为三大城市群独享的好处,平摊到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这就等于在政策层面上让所有的城市群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初步实现了所谓的"程序公平".而这对其他二三线城市群,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群,将会起到巨大的鼓励和推进作用,当然对三大城市群,也会有所刺激和警示。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最新推出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由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与其他城市群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巨大"不平等",所以在短期内其他城市群还是不可能超越三大城市群的[2].此外,一些媒体热议的国家级城市群上升为5个,其实并不确切,其中的成渝城市群早在2011年就成为"国家级",不过当时的名字叫"成渝经济区".而其他的城市群规划也不是"一张白纸",同样经历了多年的反复推敲和修改,并在一些局地和层面上进行过长期探索。只是由于名称一直"改来改去",所以给人的感觉比较混乱而已。

  七、关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模式问题
  
  从现阶段看,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城市群的内涵和本质,对中国城市群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做出科学判断和战略选择。根据我们的研究,当今世界的城市群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传统以经济、交通和人口为要素的"经济型城市群";二是重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的"文化型城市群".前者虽然"貌似"城市群,但在本质上遵循的仍是"唯我独尊的大都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所以不仅没有发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功能,本身正是城市化区域结构失衡、功能失调、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城市群走的都是"经济型城市群"发展道路,尽管在短期内经济总量、交通基建和人口规模增长很快,但也导致了"物质文化"与"人文精神"、"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严重失衡和不协调,以"文化型城市群"取代"经济型城市群"发展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理想的城市群在本质上是一个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就此而言,推进城市群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西方城市学家已经意识到的、偏重于空间和人口的"合理的城市层级体系和分工协作机制";二是"文化、生态和生活质量"这个更加重要的、决定城市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性问题。但受西方城市群理论和中国经济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当下关于城市群的研究和认识,却主要停留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上,即把城市群规划简单等同于"经济"和"交通"建设。不仅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规划中,在其他各城市群或经济区也都是如此。这种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必须引起重视并得到纠正,否则很可能在城市群之间形成更大规模的"同质竞争"和"结构趋同".而这与城市群的本义--建立区域内合理的层级分工体系、解决单体城市间的恶性竞争以及提供丰富和美好的文化生活--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紧密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提出和实施"文化型城市群"发展模式,有助于协调城市群的交通、经济、人口增长和文化、生态、生活质量改善的矛盾冲突,带动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以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目标的良性循环阶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