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当代城市青年女性的运动塑身行为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23 共4290字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深入,先进的传播媒介不仅拓宽了体育文化传播的途径,更大大地增强了体育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在今天以"个性、时尚"作为身体标签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开始审视自己的身体(精神与肌体) ,面对充满各种压力的社会大环境,现代城市青年女性已经学会如何找寻自我身心自由的途径,她们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入咖啡店去品味咖啡的醇香; 可以进入激情的酒吧宣泄一天的不快; 也可以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来释放心灵的重压。现代青年女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她们的感性与理性交织,思想充满个性,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为更好融入社会生活时刻做好积极的准备。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对人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匀称的体形会让个人魅力被外界欣赏。因此,对自我身体的管理以期更好地被社会接纳,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一代女性的共识。

  时至今日,"运动塑身"这一体育行为的时尚化和其功能的具体化已经非常明显,随着群众体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其参与群体和阶层标签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体育运动在女性对身体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于身体健康,更多的是顺应社会潮流来体现对身体外在形态的塑造。女性对美丽身体形象的崇尚亘古不变,在今天,东西方文化的高速融合为社会女性对于身体魅力设立了较为一致的审视标准---"以瘦为美",女性群体中尤以青年人为主的追随者在为实现这一标准而付出各种艰辛,她们尝试各种方法: 节食、药物、手术、束身等。在众多女性将身体健康换来了符合社会标准审美的视觉满足后,女性自我身体价值观则沦落成了"被塑造"和"被消遣"的身体价值观。本研究从身体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对当代城市青年女性的运动塑身行为与身体审美观的透视,揭示女性在自我身体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据此对女性身心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进而为青年女性健康、理性身体审美的回归提出对策与建议。

  1 "女性身体审美"正态价值观缺失的缘由

  1. 1 社会权利对身体的规训

  古代中国对于女性身体的认识是被压抑和禁锢的,而这些基于对女性身体体态的赞赏角度和评判标准大都由男性所主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女性对自己身体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当代青年女性,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由高学历成就的高姿态、对彰显自我主体意识的渴望、有较强的话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流意愿等。此时的她们从生理或是心理上都处于一个激情澎湃的阶段,也是独立个体为顺利融入社会生活而努力准备的阶段。有大量调查表明,年轻女性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 这种运动是否能让我的体型变得更加匀称? 对于女性希望对自我身形塑造不断地追求甚至是渴求的强烈动机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今后的从事某项健身运动的行为标准。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提出: "身体是被动的,是受到各种权力作用的对象,身体被权力规训、塑造、操纵,权力技术的作用手段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赤裸裸的,而是通过控制意识来控制身体。[1]

  "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提出了权力对社会身体的运作机制,当代的权力机制不同于纯粹的肉体惩罚,而是温和地作用于身体,温和权力作用于女性身体的手段主要有目光、话语等,大多数女性按照现有的外界权力去塑造自我,并让身体符合社会规范。这种权力作用并不是直接体现在身体形态也不是直接作用于女性身体,而是从女性自我意识切入,逐步将女性意识转换成作用于女性身体的桥梁。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裹足"和古代西方女性的"缠腰"就是典型的以男性审美为核心的限制女性身体自由的案例[2].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当代女性对穿着的时尚、身形的苗条的追求是被社会的温和权力---目光所制成的,这些以符号的形式在女性对自身身体改变中展现出来。

  1. 2 他人目光的主动感知
  
  当代社会,女性以外界的目光和大众审美规范来感知自我的存在意义与自信,并构建成较为完美的自我形象,使身体成为社会性的身体。而从实际生活中女性对自我身体的标准化趋势来看,大众审美目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 女性感知周围的目光和女性对自己身体状态的焦虑。

  大众审美标准作为规范女性身体有着无形的力量,女性对自我身体的焦虑似乎从未随着时间而流逝,相反,在当今社会中大多数的女性都会主动感知周围目光并以此重新定义自己身体以及相应规范的标准[3].

  尤其是当身体某些部位不符合他人审美标准目光时,外在的视觉压力会逐渐转换成自我规范的心理压力,从而将身体主动物化。现今的社会各种依赖于女性身体而兴起的身体产业正在无时无刻地为女性呈现标准身体的镜像,并赋予其美好的象征意义。若置身其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身体形象与理想身体进行比照,个体的身体越是符合当代关于身体美的标准就越能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反之则会产生焦虑和沮丧。

  社会的转型使得女性对传统身体形象被社会对其的想象所重新定义,是否标准化成了对身体形象外在表现形式的重要手段。在消费社会中,流行文化对青年女性有着巨大的吸引,例如: "瑜伽运动能很好的塑造身材和个人气质"是多数俱乐部进行宣传的主要内容,事实上这种内容所营造的重点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瑜伽的文化附加---塑造苗条的身形。这一文化附加则被青年女性所追求,从而塑造自己的身体来主动地迎合社会目光的审视。

  1. 3 身体的焦虑与标准化的自我审视

  "身体标准化"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群体所无法规避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集中体现在对身体的体型、外表、感官体验和某些器官尺寸的手术塑造和外表修饰。当然,女性采用不同途径对身体标准化的规划过程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了在现代社会女性对身体的动态面貌要求的提高,而且也在理论的角度回答了相应的社会学命题: 韦伯"理性化"理论下有关身体理性行动与非理性后果。而将此理论的视角导向在当代青年女性群体后,这种关于追求身体标准的规划更加集中在该群体对于良好身材的持续保持和自我认同上。当界定身体标准化的大众范式被认可和追崇时,尤其是当代的城市女性,她们对于自己的身材塑造就有了一套独特的看法和践行逻辑,在这一逻辑之中,她们的个体性逐歩显现出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很少有女性能够客观、理性地考虑所谓的"标准身体"模板的参照是否真的有意义。通过对照"标准范式"的自我审视,身体的缺点将被动地被放大,进而女性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让自己身形无限接近理想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空前的渴望、无尽的追求和健康审美价值观的背离。在当代青年女性群体中便出现了: 由健康产生美和为了美可以忽略健康的二元价值取向。例如: 年轻女性为了追求社会语境下"美丽身体"的视觉标准,便会屈从于医学科技所带来的整容或整形手段的精确化,对身体的"缺陷"部位进行掩饰,而手术对身体带来的高风险伤害则会被"美丽身体"的外表假象加以蒙蔽、忽略或者选择承受。

  2 身体管理是自我改造的理性回归

  2. 1 运动塑身是身体重新规划的新途径

  体育运动以身体为主要载体,从早期与自然、生存的原始技能发展为自我欲望合理宣泄的社会性游戏。

  在充斥着消费的时代,女性对身体有着全新的认识和评价规范,当以活力、性感、时尚为标签的形象成为社会主流追逐目标,"身体消费"与"体育消费"便成为另外一种符号---为社会阶层和身份的划分提供了有力的标识。所以以运动作为塑造标准身形便理所应当地成为女性塑身的动力之一。运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身体工程,是对自我身体的一项长期的规划。在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自反"式筹划身体概念里,女性身体被当作可塑的规划对象,通过饮食调整、体育健身、护肤美容等对身体进行塑造和筹划,并且这些行为对女性自我价值认同和健康生活风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自我规划的手段来塑身让现代女性更感觉到自我权力的掌控感,主动的"自我构筑"将逐渐取代"性别权利凝视下的身体","做身体的主人"正在影响着城市里渴望通过积极方式来塑身的青年女性。而"做自己的主人"现象与相关行为的出现恰恰与后现代社会趋势紧密契合。

  通过运动对身体的改造是对青年女性群体对自我价值、自我经营、自我筹划实践过程的理性回归,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便是实质内容的外在显现。而从这一层面理解城市青年女性的运动塑身现象时,就会把它视为由单一外力决定的行为变为由本身意识与诸多社会因素共同建构的身体活动。一系列的实践和理论表明: 运动塑身行为更能体现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规划与约束能力。在经历了功利化塑身手段对身心的"折磨与伤害"后,运动塑身的健康影响逐渐凸显,这其中除了对"硬技术"受挫后的视线转移,也包括了对运动塑身价值"有效"性和"合理"性的认同[4].

  2. 2 运动减压让精神自我治愈

  当代青年女性自我意识的回归亦有另外一层含义---自我的精神治愈。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女性为了挣求属于自己的"社会平等"话语权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这些压力的重负下她们没有选择妥协和屈服,而是积极地寻找各种有效途径来释放。选择体育运动既能够很好地塑造身体,也能够在运动中减轻精神重负。

  运动塑身的这种正面积极地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女性身体的改造,在她们的身体日趋完美,心绪日益放松的同时外表的变化也让女性内心更加自信,自我认同感更加强烈。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对塑造人的心理品格起着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随着都市文明的历史积淀淀显得愈加突出[5].选择以运动作为塑造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体现了毅力与自我控制的决心,同时也是作为主体对自我负责的社会道德责任体现。大多数年轻女性选择瑜伽作为塑身的运动方式,是因为瑜伽在相对静态控制中塑造身形,同时在静态冥想中以达到身心的统一[6].
  
  3 结语

  现实生活中,人们倾向于欣赏漂亮的女人,她们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单纯的外在形态,更是个人气质与修养、积极与健康的内在状态的展示。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与和健康观念的提升,使得女性对自我身体的"包装"越来越少地受到社会权利与迎合他人目光等不平等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选择放弃药物、手术等自我伤害的"塑身"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进入健身俱乐部或者踏足户外享受运动给身体带来的积累性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刘国栋。 青年女性的瑜伽修习[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2010.
  [2]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9: 76.
  [3]王国红,张文慧。 视野转换与意义重构---对体育活动的身体社会学解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 : 5 -10.
  [4]李传奇,田雨普。 身体理论视野下体育本体功能之认识[J]. 中国体育科技,2010(6) : 100 -104.
  [5]程卫波,孙波,张志勇。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阶段的历史审视---一种身体社会学视角[J]. 体育科学,2011(3) .
  [6]赵岷,许国宝,李翠霞。 由教化身体走向解放身体---体育教育的 21 世纪猜想[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0) : 53- 5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